“眼眶是由多块骨骼组成的锥形结构,保护着眼球及周围组织。当外力作用于眼部时,可能导致眶壁骨折,即眼眶的骨壁发生断裂。这类骨折常见于交通事故、运动损伤、暴力撞击或跌倒等情况。”近日,济南市眼科医院(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眼一科副主任医师杨振指出,眼眶骨折是颅颌面损伤类型之一,一旦眼眶出现骨折,不仅会造成外观的缺陷,还可能会对眼部功能造成影响。
眼眶骨折的类型
杨振介绍,爆裂性骨折为最常见类型,通常由直径大于眼眶的物体(如拳头、球类)撞击眼球,导致眶内压力骤增,眶壁薄弱处(如内侧壁或下壁)破裂,但眼眶边缘完整。多见于眼眶下壁(通入上颌窦)或内侧壁(毗邻筛窦);直接性骨折外力直接击碎眼眶边缘骨骼(如颧骨、上颌骨),可能伴随面部其他骨折。
典型症状
眼部肿胀、淤血“熊猫眼”状。复视(看东西重影),因骨折导致眼外肌嵌顿或神经损伤;眼球内陷或突出:骨折后眶内容物移位或出血所致;眼球运动受限:尤其是向上或向下看时困难(下壁骨折常见);麻木感:眶下神经损伤可能导致面颊、上唇或牙齿麻木;鼻出血:若骨折累及鼻窦,可能引起鼻部出血或皮下气肿(按压皮肤有捻发音)。
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CT扫描(高分辨率):确诊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骨折位置、范围及是否合并软组织嵌顿。X线或MRI:辅助评估,但敏感性较低;眼科检查评估视力、眼球运动、眼压及眼底情况,排除视神经损伤或眼球破裂。
治疗原则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眼球运动障碍、无严重眼球内陷或视神经损伤的轻微骨折:冰敷:伤后48小时内减轻肿胀。抗生素:预防鼻窦来源的感染(如合并鼻窦骨折)。避免擤鼻:防止气体/细菌进入眼眶导致感染或气肿。观察随访:2~4周后复查CT,评估恢复情况;手术治疗手术指征:眼球运动受限(肌肉嵌顿)。明显眼球内陷(>2mm)影响外观。复视持续2周以上无改善。视神经受压导致视力下降。手术方式:通过内窥镜或开放手术复位骨折,植入人工材料(如钛网、可吸收板材等)修复骨缺损,释放嵌顿组织。
并发症与预后远期
眼球内陷:眶内脂肪萎缩或移位导致。永久性复视:肌肉或神经损伤未及时修复。视力丧失:罕见,但可能因视神经损伤或青光眼引发。感染:鼻窦相通时需警惕眶内感染。多数患者经及时治疗可恢复良好,但严重骨折或延误治疗可能遗留外观或功能问题。
预防与注意事项
运动或工作时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外伤后用力擤鼻、打喷嚏或剧烈咳嗽。若出现视力下降、剧烈头痛或呕吐,需立即就医(警惕颅内损伤)。“眶壁骨折并非单纯的‘眼眶受伤’,其治疗需综合考虑功能与美观,早期诊断和个性化处理是关键。”杨振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