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济南市章丘区曹范街道的群山间,隐匿着一座古村——聘贤峪村。它始建于清雍正年间,最初,牛姓族人迁居至此。
因坐落于双峰山西麓的陡峭峡谷,村庄便以“僻狭峪”为名。然而,这名字似乎预示着村庄与外界隔绝,难出人才。这让村民心生隐忧,乾隆年间,村民们将“僻狭峪”改为谐音的聘贤峪。聘为招揽,贤即人才,一字之变,体现了农耕文明中“耕读传家”的理念。当地有齐桓公“聘贤峪”“古贤柏”的传说,更为这个小村庄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相传,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曾到此体察民情。他见此地风景秀丽、民风淳朴,便停留了三日,与贤才俊彦相谈甚欢。为广纳贤才,齐桓公从收割后的高粱地里拔出一个高粱茬,在悬崖上写下“聘贤峪”三个大字,并在悬崖顶部种下一棵侧柏。这棵侧柏的一条树枝指向东方——齐国都城临淄的方向,仿佛在为贤才的归附指引道路。
这棵古柏屹立至今,已被列为济南市古树名木。它虬枝盘曲,宛如一位沧桑的守村人,默默见证着村庄的变迁。村民们视其为“贤才树”,每逢节庆,在此祈愿子孙勤学成才,反哺家乡。
(大众新闻·农村大众记者 衣春悦 通讯员 孟凡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