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普通工艺工程师成长为带领团队攻克航天、轨道交通等零部件防腐难题的技术带头人,上海达克罗涂复有限公司的丁卯用13年时间诠释了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
记者见到丁卯时,他正和团队讨论一款产品涂复工艺的改进方案。2011年,刚毕业的丁卯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设计专业,投身当时国内尚属新兴的防腐涂复行业。“以前国内防腐大多是电镀方式,能耗高也不环保,毕业招聘时了解到这个环保工艺就想去试试看。”丁卯说。
从零开始并不容易。为了掌握核心技术,他硬是靠“早到半小时、晚走半小时”的笨功夫,从最简单的作业指导书学起,甚至跟着维修师傅爬进烘烤炉,研究燃烧室结构和升温速率。“只有摸透设备‘脾气’,才能制定精准工艺。”他说。
这种“死磕”精神让丁卯快速成长,一路从普通员工成长为技术研发部门负责人。2018年,他带领团队攻克航天神舟返回舱关键零部件防腐难题——既要耐受极端环境,又需保证气密性。面对3000小时的严苛要求,团队屡败屡战。“我们团队反复实验、推倒重来,中间失败过六次,最终使用自主研发的涂料解决了防腐和气密性能要求,最长的防腐蚀时间达到7000小时。”丁卯介绍。
“721法则”炼就“钢铁团队”
“工匠不能单打独斗,要让团队人人能打仗。”丁卯独创“721”培养模式:70%岗位实战、20%导师辅导、10%理论学习,制定培训计划,通过轮岗、实操、定岗锻炼、挂职锻炼等多元方式炼就“钢铁团队”。
“他总说‘问题在现场,答案就在现场’。”同事宋瑞涛回忆,为攻克地铁隧道预埋件防腐工艺,丁卯带着团队泡在潮湿隧道里找问题,最终通过运用抗碱涂层方案解决水泥碱水对预埋件的腐蚀影响。“当时夏天天很热,丁总就带着我们钻隧道。隧道很深,我们在隧道里面一待就是一天,吃饭也是人家给我们送到下面,坚持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我们把这些问题全部总结好,回来再从工艺上去改进,最后把这个问题给解决掉。”
专利“裂变”8600万产值的背后
一路走来,丁卯始终将技术研发作为重中之重,跟踪行业最新技术动态,参与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与改进,站在行业前沿,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涂复解决方案。
公司荣誉墙上挂满专利证书。其中,丁卯团队研发的“尼龙锁紧螺母锌铝涂复工艺”格外醒目。这项技术不仅填补国内空白,三年间更创造8600万元产值。截至目前,他带领团队申请20余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两项行业标准。个人先后获得第三十三届上海市优秀发明入围奖、第五届“宝山工匠”提名奖等荣誉。
“在这么多年当中,他带领团队攻克了许多技术上的难题,包括一些国家的重点工程,这些项目都为企业带来很大的价值,不单是经济上的收益,也为我们企业在行业里的技术领先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企业工会主席杨勇介绍。
采访中,丁卯反复提到“敬畏技术、敢为人先”。在他看来,“工匠精神”不仅是精益求精,更是用创新解决真问题:“首先要敬业,要干一行爱一行,第二要有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同时还要坚持不懈。失败不可怕,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一直坚持下去,攻克一个个难题。”
记者:孙子璎 仲昱峰
编辑:颉廉杰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