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杨浦 > 文章详情

低空经济“摆渡人”: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准时着陆

转自:上海杨浦 2025-05-01 15:44:41

五月的上海,春意盎然。一架架装载着美团外卖的无人机,从五角场商圈起飞机场轻盈升起,精准避开楼宇间的障碍物,沿着预设航线稳定前行……

而在互联宝地的上海美团无人机低空运行管理中心,主任机长张浩天正紧紧盯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这已是他当天监控的第68单配送任务。

“假期订单量比平日增长不少,但我们的无人机配送依然保持着较高的准时率。”这位戴着眼镜的“95后”工程师笑着说。随着低空经济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少人都像张浩天一样,每天和无人机打起了交道,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劳动者用代码与算法在百米空中编织着智慧城市的物流网络

“民航人”转身 

从“大飞机”到“小飞机” 

翻开张浩天的履历,处处透露着与蓝天的不解之缘。航空院校科班出身,民航系统五年从业经历,本应继续从事专业对口的民用飞机管理调度工作的他,却在2023年毅然转投低空经济赛道,从管理载人的“大飞机”,转而研究起了商业物流的“小飞机”

作为美团无人机上海运营团队创始成员之一,面对前方的未知,张浩天坦言,在转行初期,自己也经历了“技术重构”的阵痛,承担着不小的压力和挑战。“我一直对无人机很感兴趣,但入行之后发现,从兴趣发展为职业,这背后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支撑要求很高。”

民航系统的工作与无人机配送运营管理在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全新的业务流程、技术架构以及运营模式等着他去学习和适应。“那一刻感觉自己又像是回到了一张白纸,每天都在抓紧时间啃书。” 他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一方面,深入研究无人机飞行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在配送领域的应用;另一方面,加强对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的研究,确保无人机配送业务在合规的框架内健康、有序发展

 低空“织网人”的进化论 

 “让每一份期待都能准时着陆” 

无人机配送并非“飞过去送东西”那么简单,它涉及到航线规划、飞行安全、运力调度、应急处置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跨行”的张浩天说,“民航运输是万米的高空艺术,而低空经济则是在数百米以下开辟出了全新航道,它就像城市‘毛细血管’,需要更精细的运营智慧。” 

彼时的“新手”张浩天深知,只有不断学习和探索,才能在这个新兴领域站稳脚跟。每天,他都会和团队同事们召开复盘会议,仔细研究航线运行中的各类问题。

送单时效性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和实际飞行测试,不断优化航线规划,寻找更高效的飞行路径,以确保外卖能够以最快速度送达用户手中。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飞行策略,保障无人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稳定飞行。

此外,应急处置能力也是无人机配送系统至关重要的一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如机械故障、通信中断、恶劣天气等,张浩天和团队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他们模拟各种极端场景,进行应急演练,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做出反应,保障无人机的安全以及配送任务的顺利完成。

在日常工作中,张浩天和他的团队展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他们曾发现其他属地的一处外卖收储柜地点选择存在缺陷,导致无人机配送效率降低。团队立即向上级详细沟通反馈这一问题,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经过反复论证和评估,最终促使收储柜地点得以优化改设,这一改变不仅提升了航线配送效率,更为无人机配送业务的拓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劳动价值 

 演绎新时代的奋斗故事 

三年前,人们觉得无人机送外卖像科幻片一样遥不可及,但现在杨浦的公园绿地、科技园区、大学校区,来往人员都会对着收储柜屏幕扫码下单了。”张浩天骄傲地说道。2023年12月,美团无人机在上海中心城区的首条航线开通,截至目前,美团从杨浦区五角场商圈起飞的外卖,可以顺利“空投”到黄兴公园、互联宝地、复旦大学

这个“五一”劳动节,张浩天和同事们依旧在岗位值守。当被问及职业归属感时,他说:“以前觉得民航机长最酷,现在发现能在城市森林里编织空中走廊,同样是种浪漫,我们运送的不是货物,而是热气腾腾的生活。

当低空经济打开“第三维度”的想象空间,无数像张浩天这样的新兴从业者正以技术创新重新定义劳动价值——他们用代码提高效率,用算法温暖城市,在离地百米的舞台上,演绎着属于这个时代的奋斗故事。 

文字丨宋玥

图片丨朱良城

视频丨左原野

编辑 | 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