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汗水书写历史
百川入海成汪洋,群星闪烁耀星空
上海市四岔河监狱“劳模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以深挖犯罪、惩罚犯罪以及改造罪犯成效明显而闻名,既排除了大墙内外的“定时炸弹”,更让余罪无处遁形,彰显了法律正义,工作室曾5次被评为“上海市深挖犯罪先进集体”。如今,劳模创新工作室随着新一代的民警加入,已经进入2.0时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劳模创新工作室第二任领衔人
康宏
2021年,康宏从吴桂堂手中接过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接力棒,成为工作室第二任带头人。
自成为工作室的“掌门人”后,“如何让‘劳模创新工作室’跟上高质量发展的大潮,在新时代有新的作为?”一直是萦绕在康宏脑海里的一个问题。
经过一番思索,工作室借助监狱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的东风,赋予工作室新的使命——打造“114X”实战团队,即1名团队带头人、1名高级矫治师,教育矫治、深挖犯罪、民警实训、理论研究4个功能小组,以及x名社会领域专家。
多年来,工作室先后引入现代矫正技术,配备生物反馈仪、心理沙盘、音乐放松仪、宣泄治疗仪等多套教育矫正设备;创建监区折纸等多类艺术矫正项目。完善内部运行机制,制定基础业务、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8大类管理制度,提升工作室日常管理水平。新一批工作室成员正在茁壮成长,逐渐能够独当一面……
个别教育工作的不动青松
姚岩松
姚岩松,现任上海市四岔河监狱教育改造科一级警长。主要承担罪犯个别教育、难改造罪犯转化、教育改造案例编报及案例库工作。2016年获聘监狱矫治师,2018年至今连续获聘局高级矫治师。
姚岩松结合自己分管工作,精心准备了《“个别教育工作规定”制度解读》《如何认识罪犯的心理防御机制》《教育改造案例库与案例编写》《个别教育与个案撰写》《服刑人员个别谈话教育》等课程,将谈话教育、周记批阅、生检会等基础性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进一步夯实监狱个别教育工作的基石。
扎根一线的局高级矫治师
刘冰
刘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局高级矫治师,现任上海市四岔河监狱一级警长。主要承担罪犯个别教育、心理矫治、改造评估、狱内侦查、安置帮教以及难改造罪犯的教育转化工作。
刘冰在工作中积极研究新形势下监管改造工作规律,为监狱、部门工作提供罪犯改造研究成果和意见建议。指导监狱初级矫治师、中级矫治师开展专业工作;常态化深入推进罪犯行为规训;探索完善罪犯分级梯度管理;推进无违纪监组、楼面、监区创建活动;积极探索实施罪犯矫正项目工作;撰写有实践应用价值的理论文章或工作个案,多篇文章在中文核心期刊《犯罪与改造研究》等发表……
攻坚克难的陷阵先锋
包雪文
包雪文,上海市四岔河监狱基层监区副监区长。虽然年轻,但包雪文有着丰富的管教经验,先后两次获得“个教能手”称号。“所改监”十年间,一直从事管教条线相关工作,先后四次获得监狱级“优秀侦查员”、一次局级“优秀侦查员”称号。
“监管安全,狱侦工作系于一半”。包雪文作为深挖线索工作的骨干成员,与团队一起,先后成功破获跨省盗窃案等大案要案,为监管安全保驾护航。在严管监区,包雪文在全面分析个体的情况下,做到“一人一案一策”,先后成功转化罪犯15人次。
新生代的清音雏凤
张振
张振,现为监区党小组组长、楼面警务组警长。张振自工作以来,一直扎根在监管一线,矢志不渝深耕狱侦工作,曾获2021、2022、2023、2024年监狱优秀侦查员,2022、2024年局优秀侦查员等荣誉称号。
多年的狱侦工作实战,让张振积累了一套自己的隐患问题“预知预警”经验方法。他分阶段确立狱情犯情排查重点,发挥狱内侦查的预警机制,积极探索狱侦与犯情“双反馈”“双跟进”工作实践,创新工作方法,确保狱情犯情信息准确全面收集和排查,为监狱安全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感谢你们的付出
四岔河监狱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新生代成员,正用汗水浇灌梦想,用智慧攻克难关,用奉献诠释担当。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用执着与热爱,书写着属于奋斗者的壮丽诗篇,也为更多人点亮了前行的道路。未来,他们将继续携手并肩,在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续写新的传奇!
为您推荐(点击阅读)
1、@罪犯亲属、监护人:上海监狱2025年5月会见日安排,请查收!
2、【世界读书日】“书”香有路,“阅”见新生,倾听那些穿越高墙的文字
3、上海监狱召开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暨审计工作会议
编辑:郭 伟
供稿:四岔河监狱
长
按
关
注
了解更多上海监狱“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