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静安 > 文章详情

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分类协同探索育人新模式

转自:上海静安 2025-05-01 12:04:37



2025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近年来,静安区立足“国际静安、卓越城区”的发展目标,高位谋划、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出一条具有静安特色的内涵发展之路。在新的历史阶段,为扎实推进静安区教育强区建设,静安区教育局特推出巡礼专栏,全面展现静安教育发展成就,努力擘画静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静安区教育党工委注重党建引领下的高质量区域教育体系构建,立足“双新”背景,坚持党政协同、内外协同、上下协同,围绕“激活学生创造力”总主题,高位高品质引领学校教学深度变革,以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为落脚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回应市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强化社区“宝宝屋”建设、“三段式”课后服务常态化运行、智慧助老、终身教育发展等实事项目,有力带动了党建工作整体提升,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高中教育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静安区创新性提出普通高中分类协同发展的思路,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等为载体,探索高中阶段育人新模式,致力于让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适合自己的教育。同时,瞄准“双优”建设,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持续优化专业布局。

高中分类协同

特色多样发展

2021年1月5日,静安区教育局根据区内高中类型基础和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发布了《静安区普通高中分类协同发展的建设要点》,创新性提出了普通高中分类协同发展的思路。近年来,区学术性普通高中、特色普通高中和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三类高中的办学特色日趋彰显,呈现出“办学立意高远”“发展生机勃勃”“样态百花齐放”的新气象。

市西中学积极创建学术性普通高中,推出了面向人人的拓展性论文、每周学术探究日、每天早晚锻炼、每年学术节等重点项目,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研究院实验室课程,培养学生的学术性素养。

市西中学第一届学术节学生拓展性论文交流

市西中学早晚锻炼

市西中学学术探究日静态模型社团活动

风华中学紧密围绕“全国首批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建设,探索特色实践课程的实施,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生实践活动。积极推进市特色普通高中创建,注重特色彰显与整体融合,全面推进科学教育,不断焕发办学活力。

风华中学探索特色实践课程,全面推进科学教育

以“成功教育”闻名的闸北八中在信息化应用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体系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不断优化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引领示范作用。

2025年1月,闸北八中举行“智能引领 自主成功”——闸北八中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专家指导会

聚焦核心素养

推进“双新”落实

静安区教育局制定了《静安区普通高中“双新”实施方案》,系统谋划“双新”计划,高品质实施国家课程,深化跨学科课程建设,创新课程实施形态和实施方式,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综合素养。

2021年4月8日,“围绕核心素养 设计单元教学 引导深度学习——上海市高中‘双新’推进区域联合教研活动(艺术专场)”在上海市新中高级中学举行。活动聚焦高中艺术课程教材、课堂教学及教研质量的提升,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单元教学引导深度学习研究主题,以落实高中艺术课程教材为重点,以深化单元教学研究为途径,发掘艺术课程的育人价值,着力发展学科核心素养。

上海市高中“双新”推进区域联合教研活动(艺术专场)

2023年11月30日下午,静安区近百位语文老师齐聚育才中学,参加育才中学语文组“新茶馆”育人模式区级教学研讨活动,信息赋能,构建课堂新生态。

育才中学语文组教学展示课

2024年12月26日,静安区举行普通高中“双新”践行展示交流会暨静安区义务教育“双新”推进工作会。此次活动以“高位高品质 长效长视野”为主题,探索“双新”实施的有效路径,分享实践经验与智慧成果。

民立中学英语组教学展示课

2024年12月30日,以“跃动排球 以体育人”为主题的上海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双新”实践青年教师研修团队教学展示活动暨静安区高中体育专题研讨活动在市北中学举行。活动不仅为上海市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青年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也为推动“双新”实践在全市范围内的深入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北中学《排球(18-9):传球组织进攻》教学实践课

拓展培养渠道

探索育人新模式

静安区积极健全普通高中与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常态机制,以特色课程建设、项目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等为载体,探索育人新模式。

市西中学引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航天八院等专家团队,创建数学与物理、化学与生命科学、天文与地理、工程与技术、文史哲五大研究院,形成聚焦学术性素养培育的系列课程。市北中学19名学生入选中国科协与教育部主办的中学生英才计划,在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开展科研活动。新中高级中学的数学建模课程在市级课题申报与研讨活动中,得到多位院士的直接指导。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专家的指导下,参加全国中学生结构设计大赛。上海戏剧学院附属高级中学的艺术专业课,由来自上戏的专家级教授亲自授课。上海大学市北附属中学的学生参加上海大学基础教育集团主办的“综合与实践”夏令营等。

同济大学教授给市西中学环境科学实验室学生授课

专家指导上戏附中学生艺术专业课

瞄准“双优”建设

中职校提质加速

聚焦产教融合,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指引,按照“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总体发展思路,引导资源配置,使得优势专业品牌效应更为突出,重点建设专业的特色更加鲜明,培育建设专业的质量更有保障。同时,稳步推进中高、中本贯通专业点建设,推进高水平贯通专业建设。“十四五”以来,区域中职校新增贯通专业2个,新增中职专业1个。

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持续发力提升关键办学能力。2024年5月,逸夫职校正式获评“上海市优质中职学校”,学校工艺美术、首饰设计与制作以及市北职高应急救援技术专业均获评上海市优质专业建设项目。

市北职高应急救援技术专业学生训练

多元多维培养,校企合作不断深化。两所区属中职校目前与数十家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并在引企入校、深化产教融合上进行了探索性实践。逸夫职校通过引入企业大师建立校内工作室,持续打造校内产教融合实验园,目前已引入3家工作室并开展多项工作。2024年4月25日,在北京国际汽车展上,逸夫数字交互创意工作室与智己汽车品牌合作,联合设计了结合AR技术的数字艺术作品商业展示。市北职高也通过设立校内产教融合中心,深化与鹏博士集团、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持续优化人才培养路径。

逸夫职校产教融合实验园首批入驻工作室授牌

发挥专业优势,“双创”教育硕果累累。逸夫职校基于文创专业集群优势,积极探索“创意+创业”全息融合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开启专创融合课程试点改革,并成功构建起聚焦“创新实践能力”培育的专创融合课程体系,目前已形成百余门特色课程,相关成果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拥有市级三星级实用美术开放实训中心,有力地支撑了学校“创意+创业”人才实践培养。十年来,学校开展了超20000人次的学生实践、职业体验,接待了十多个国家的教育参访团,分享学校“双创”教育成果,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持续提升。

逸夫职校“逸想秀”创新创业大赛决赛

国赛铜奖暨市赛金奖项目《立衣——中高端服饰定制品牌》路演答辩

市赛金奖项目《艺秒——服药改善装置》路演答辩

编辑:徐悦琳
来源:静安教育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