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减重,很多人会本能地避开豆类食物,认为它们“能量高”“碳水多”。但其实从营养学角度来讲:豆类可以说是减重期的“隐藏王者”!只要掌握科学吃法,这些“小圆粒”不仅能提供持久饱腹感,还能帮助改善代谢,堪称天然减重助手。
01
豆类食物的分类与营养
豆类食物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营养宝库”,根据其植物学特性和营养构成,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大豆类(黄豆、黑豆和青豆)
营养特点:含有高量优质蛋白质和有益脂肪;优质蛋白质占比35%-40%,包含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含量特别突出;富含大豆异黄酮、卵磷脂等生理活性物质,脂肪成分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亚油酸比例超过50%)。
▼杂豆类(如红豆、绿豆、鹰嘴豆等)
营养特点:富含碳水化物及高纤维成分;碳水化物比例达55%-65%,包含抗消化淀粉(具有类似膳食纤维的作用)以及钾、镁等多种矿物质,较低的升糖指数有助于稳定血糖水平。
▼鲜豆类(如豌豆、荷兰豆、扁豆、四季豆等)
营养特点:高水分、高维生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膳食纤维,有助于抗氧化和促进消化,水分含量较高,热量比干豆类更低。
02
吃豆类食物的好处
最常见到营养建议或膳食推荐中提到的“多吃豆类及其制品”,常指的是大豆类及其制品,也就是特指黄豆、黑豆和青豆这三种豆子。
大豆被誉为植物性蛋白的优质来源,其特有的大豆异黄酮具有调节雌激素水平的功效,对女性健康尤为有益,特别是处于更年期的女性群体。
其他豆类(如红豆、绿豆、鹰嘴豆、芸豆等)因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通常作为主食的补充。这一特性也使它们成为控制体重的理想选择。
豆类与谷物搭配堪称蛋白质互补的完美组合,氨基酸互补效果显著(可达90%以上),使蛋白质吸收率提升近40%。虽然这些豆类碳水含量不低,但相比精制谷物(如大米、小麦),其热量更低,且富含更多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尤其是高膳食纤维含量,能延缓糖分吸收并增强饱腹感。
例如,煮饭时用豌豆、红豆等替代部分大米,既能减少热量摄入,又能增加饱腹感,还能补充日常容易缺乏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谓一举多得。
对于素食者而言,豆类(尤其是大豆制品)的摄入至关重要。由于缺乏动物性蛋白,大豆提供的优质植物蛋白成为重要营养来源。此外,发酵豆制品(如腐乳、纳豆)还能提供维生素B12等营养素,帮助预防素食者常见的营养缺乏问题。
03
食用豆类食物的注意事项
豆类虽营养丰富,但食用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
痛风人群需谨慎
黄豆嘌呤含量较高,建议选择经过滤浆处理的豆腐等制品,或优先食用绿豆、红豆等低嘌呤豆类。
2
烹饪与食用量
食用扁豆等豆类蔬菜时务必彻底煮熟,避免食物中毒;普通成年人每日建议摄入干豆25-50克。
3
减重陷阱
警惕“芥末青豆”“蒜香青豆”等零食——它们多经油炸加工,脂肪、盐、糖含量飙升,虽口感上瘾,却不利于体重管理。
科学搭配豆类——这份天然的营养宝藏,既能健康减重,又无需忍饥挨饿。
小常识:
1.毛豆实为未成熟的黄豆(青豆),同属大豆类。
2.荷兰豆本质上是豌豆的嫩荚形态,两者在植物分类中属于同一物种(拉丁学名相同),仅是食用部位与品种差异。
资料丨中国疾控中心
编辑丨李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