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新闻 > 文章详情

昆仑古道综合科考纪行(12)探秘中国古代拜火教墓地

转自:大众新闻 2025-05-01 07:33:43

4月30日上午9时40分,科考队一行离开塔县县城住处,驶入314国道,来到提孜那甫乡吉尔赞喀勒(塔吉克语“鹰站立在岩石的地方”)墓地。该墓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位于曲什曼村边缘,又被称为曲什曼拜火教遗址,距今2500年左右。

墓地海拔3050米,由靠近塔什库尔干河沿岸的四片墓地组成,共发现52座墓葬,呈圆坑状,环绕着圆形鹅卵石石围。

A区和B区的墓地残存有黑白条纹石遗迹,呈放射状,象征太阳明暗光线。随行专家介绍,这些黑白石条排列的朝向,正好跟夏至日落和冬至日初的角度相吻合,也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和最短的一天。这些黑白条纹石加上部分出土文物,该墓葬被定义为琐罗亚斯德教的遗存,具有早期琐罗亚斯德教的特征。因此,吉尔赞喀勒被认为是中国新疆唯一的琐罗亚斯教大型墓葬群。

琐罗亚斯德教,又称祆教或拜火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拜火教起源有波斯或中亚说,吉尔赞喀勒墓地的发现,支持了中亚起源说。墓葬内发掘出的丝绸、竹梳、箜篌等文物,说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帕米尔高原已经成为世界文明十字路口,在亚欧大陆各文明活跃的交流中发挥着突出且无可替代的作用。

(大众新闻记者 张环泽 曹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