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经信委 > 文章详情

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创造”!上海以“智慧工匠”为尖兵,持续发力智能经济|发力智能经济 对话智慧工匠

转自:上海经信委 2025-04-30 21:05:25

高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上海聚焦科技前沿和产业风口,大力发展智能经济,布局未来产业,加快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转型,始终坚持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着力激发基层一线的创新创造活力。

2016年起,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和市总工会推出“智慧工匠”选树和“领军先锋”评选活动,今年进入到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一批知识领先、技能卓越、创造领航并且具有快速迭代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各自领域的创新引擎,涌现出丰硕成果,激发广大一线产业工人、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创新创业者勇闯无人区、致胜新赛道,燃起新型工业化向新图强、向高攀登的强劲动力,开启智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为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和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与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联合推出《发力智能经济 对话智慧工匠》系列报道和融媒访谈,展现智慧工匠们的成长经历,创新活力和引领示范作用。

上海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力智能经济,坚持人才引领。2016年以来,通过“智慧工匠” 选树活动,发现并凝聚了一大批创新骨干和领军人才,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和痛点难点,持续攻坚突破。这一举措犹如星星之火,在智能经济领域迅速燎原,成为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

和美国网红“甲亢哥”一样,很多初到上海的外国游客,都会惊叹于流畅稳定的手机网速。其实,再宽的信息高速公路也免不了堵车,而一旦能够预测拥堵,排堵保畅的效率就能有质的提升。

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工匠、上海电信大数据和AI专家吴强首创的5G+AI预测负荷技术,可以巧妙地将天气预报等数据纳入考量,使网络负荷预测准确率升至96%,大大缩短了处理用户负荷感知问题的时间,从3小时直接降到分钟级。这一技术应用于5G基站节能领域,在上海每年可节约成本近1亿元,并已推广到全国多个省市。

上周,瑞金医院的两台主控机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信号,与五台手术机器人无缝对接。医生远程操作,为在福建三明、云南迪庆等五地医院的患者成功实施手术。

把“手术搬出手术室”的背后,是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领军先锋”、瑞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赵艳带领团队搭建的数字化底座。赵艳表示,下一步他们希望推动垂类大模型在更多医院落地,“这两天我们病理大模型发布了,运算率准确率会越来越高,希望能够给其他医院用,因为这个东西是服务于人类, AI这个东西是越用越好。”

这些只是上海 “智慧工匠” 众多成果中的冰山一角。十年来,“智慧工匠” 选树活动已累计评选出355名涵盖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低空经济等20多个领域的杰出人才。

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司梦蛟观察到,选拔比拼,不仅是个人能力的展示,更让企业创新实力得到专业检验,进而吸引众多 “伯乐”。例如,2020年一家新材料企业曾因检测能力不足被挡在大飞机供应链外,两年后,随着该企业技术负责人进入智慧工匠评选通道,事情有了转机。在政府牵线搭桥之下,企业不但成功加入商飞的数字孪生项目组,成为C919独家供应商,并主导了航天材料3D打印标准,从技术追随者一跃成为跨越者。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劳动创造。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工作党委书记程鹏表示,“智慧工匠”选树将进一步紧扣产业脉搏,紧跟科技前沿和产业 “风口”,创设竞赛赛道,探索赛马机制,将单一技术评价升级为综合考量融合创新能力、产业贡献度,通过细分赛道精准对接未来产业需求,激励工匠们在关键技术攻关、专利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形成良性循环。

十年间,上海在多个领域组织高水平竞技,让技术创新与产业重点同频共振。同时,注重从 “选人” 转向 “造生态”,以创新工作室、跨领域协作平台、政策资源协同等举措,构建“人才—产业—制度”协同发展的生态。

此外,通过“智能工厂+实训基地”模式,实现生产与技能提升无缝衔接,比如通过智能工厂建设专项支持企业实现“生产即实训”,每年培养万名数字化技能人才;联合高校定制“智能经济微专业”,如上海交通大学“工业互联网”课程体系,定向输送复合型骨干;构建“人工智能+技能培训”新模式,鼓励开展“人机协同技能竞赛”,培养复合型“数字工匠”。政策方面,设立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元宇宙等领域,2025年计划投入50亿元用于关键技术攻关与人才团队孵化。

上海还积极吸引海外顶尖人才参与本土创新。程鹏透露,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将于7月26日至28日举行,聚焦国际化等四大发力方向,举办AI黑客马拉松、青年创业项目路演等活动。此外,推出“国际人才服务包”,集成居留、财税、教育等100项服务,让海外人才安心扎根。后续“智慧工匠”选树等活动将向国际人才开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从“汗水经济”转向“智慧创造”,由“制造执行”变为“创新主导”,上海工人阶级不断适应时代变革,以创新为驱动,在智能经济浪潮中奋勇争先。而“智慧工匠”选树活动将继续紧扣产业脉搏,为城市数字化转型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构建起人才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生态。

欢迎转发,但请注明出处“上海经信委”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