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宗局介绍,根据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民委)的统一部署,上海市于2025年4月18日至7月6日携手西藏自治区,共同承办位于北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2025年第二期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上海与西藏合作的本次展览主题定为“浦江潮涌连雪域,中华同心共融生”,上海体验区展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何以上海”“海上风华”“山海情深”三个篇章展现。上海各区还将分别承担为期4~5天的参展任务,特别安排了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建党节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多个重要节日的特色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详见↓
中华民族共同体体验馆坐落在拥有600年历史的蒙藏学校旧址,这里不仅是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之一。上海与西藏合作的本次展览主题定为“浦江潮涌连雪域,中华同心共融生”,上海体验区展览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主题,通过“何以上海”“海上风华”“山海情深”三个篇章,生动展现了上海的红色基因、海派文化与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以及上海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丰硕成果。
走进展区,一幅由海派剪纸非遗传承人李守白创作的剪纸长卷作品《百年上海·剪绘申韵》映入眼帘。这幅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精心打造的作品,以灵动的剪纸艺术开启了上海各族人民和谐共融的幸福家园画卷,成为整个体验区的序曲。
走进“人民之城”展厅,观众可以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等六大板块,了解上海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温度,让各族人民共享高品质生活。黄浦江与苏州河的滨水空间规划、城市绿地共享等项目,成为上海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生动体现。
移步“光荣之城”展厅,这里则着重突出上海的红色基因。通过中共一大、二大、四大会址及612处红色景点的介绍,见证了城市历史的光荣时刻。上海传承这些红色传统,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进入“海上风华”篇章,在“百工·智造”展厅,非遗与智造交相辉映。黄道婆纺织技艺、徐行草编等非遗项目展现了传统工艺的匠心传承,而C919大飞机、“新海鲨”深海装备、全球最大LNG运输船等现代制造业成果,则彰显上海先导产业的创新实力。青浦区太敬集团的机器人舞蹈更带来科技与艺术的沉浸式体验。
“市集·商贸”展厅以多媒体机械墙演绎老字号传奇,大白兔奶糖、上海牌手表等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展现“三转一响”到国货新潮流的时代变迁。“时光卷轴”串联城市与品牌大事记,见证上海从华亭古县到国际大都市的沧桑巨变。
“丝竹·交响”展厅里,上海音乐学院的丝弦五重奏《映山红》悠扬响起;传统戏曲与西方交响乐交融的《梁祝》;谭抒真先生1935年制作的中国首把专业小提琴,这些展品都诠释着海派文化“海纳百川”的品格,更是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山海情深”篇章聚焦上海与对口地区的携手合作。展厅通过产业合作、文旅融合等多维度展示,呈现了上海如何助力西藏日喀则、新疆喀什、青海果洛及云南全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从春秋航空的“蓝天筑梦计划”到上海医疗团队的远程医疗服务,生动诠释山海情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据了解,本次体验区活动为期3个月,将持续至2025年7月6日。上海各区还将分别承担为期4~5天的参展任务,特别安排了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建党节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多个重要节日的特色体验活动,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
此次上海与西藏共同承办的中华优秀文化体验项目,将为广大观众带来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着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编辑:潘乔雨
资料:上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