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路街道“多格合一”打破传统墙内(居民区)、墙外(街区)治理“责任孤岛”问题,通过网格联勤联动串联起职能部门、居民区、街区等多元主体,重塑“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实现“未诉先办”,以“居民举手、网格联动、部门约请”的共治模式,加快了问题解决速度,让群众获得感增强。
临汾路街道安业综合工作站范围北起汾西路,南至场中路,西抵岭南路,东到阳泉路。综合工作站以党建引领为核心,构建"网格+支部"的精细化治理体系,覆盖8个居民区及300余家沿街商户,涵盖了27家区域化单位,汇集了餐饮、服务、零售、驿站等各种业态,通过党组织触角延伸,实现商户管理、居民服务、特殊群体关怀的深度融合,有效激活基层治理效能,促进辖区和谐发展。
3月14日,在安业街区综合网格工作站日常联动巡查中,网格巡查员发现临汾路380弄出入口存在一处路面凹陷。该隐患点位于小区外区域。
修理前
蔡龙珠是临汾路路段长,也是沿街馄饨店的店长,街区党支部书记姜琍莉,通过向路段长了解情况得知,前段时间,市政施工挖开道路更换水管,由于在填平时未考虑到窨井凸出的高度和路面沉降形成的落差与周边形成视觉盲区,给过往居民带来极大安全隐患。
当天,附近几个小区的居民也先后向几个居委会反映,阴雨天气或夜间照明不足时,经过此处有被绊倒的风险,尤其是老年居民和小朋友,风险更大。
为尽快解决这个问题,居民区寻求综合网格资源和支持。发现当日,临汾路街道安业综合网格站立即联勤联动,管理办联系市政部门现场踏勘,确定为市政设施管理范围。市政部门迅速行动,次日就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施工,采用热沥青同步封层工艺,对受损路面进行整体修复,并增设警示标识。施工期间,街道社区工作者、小区志愿者、沿街路段长共同处理协调物业做好现场引导,确保修缮作业未对居民生活造成干扰。
修理后
从发现到修复仅历时48小时,该处路面恢复平整,视觉盲区彻底消除。居民王女士推着婴儿车经过时感慨:“前一天经过这里还要当心,绕道过去的,现在心里踏实多了!”这次居民区举手,网格力量联勤联动,并约请条线部门进行及时处置,是一种“问题主动发现(人工+智能)-网格响应(联勤联动)-处置效果评价(居民满意)”网格联勤联动闭环工作机制,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开展筑牢了防线。
(资料来源:临汾路街道采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