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根·根在松江 ㉚《云间邦彦画像》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怀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动松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近期广泛发动机关党员、青年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围绕“上海之根・根在松江”主题,聚焦探源、红色、文化、人物、行走、品味等关键词讲好松江故事。经前期组织征集和筛选,在“1号先锋”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集中展示一批优秀作品。
本期讲述人:松江区博物馆副馆长王效玮。
上海之根,根在松江。大家好,我是来自松江区博物馆的王效玮,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反映松江深厚历史底蕴的一件作品——《云间邦彦画像》。
徐璋,是娄县景家堰人,出生于康熙末年,擅长画肖像画。他在乾隆年间完成了代表作《云间邦彦画像》。从全思诚这位明初90多岁的大学士开始,到陈子龙这位著名的抗清英雄结束,基本按时间顺序介绍了有明一代的松江先贤。有状元进士,也有举人秀才,有首辅名宦,也有忠臣烈士,有文学奇士,也有平民百姓。《邦彦画像》以一人一像一传的方式,“绘其貌而性情出焉,读其传而行谊著焉。凡其文章政绩品概丰采皆可得之意想之间”,被称为是可以与杜甫“诗史”媲美的松江“画史”。
从乾隆年间徐璋完成《松江邦彦画像》,松江人便将这部画坛杰作视为家乡珍宝。无数人瞻仰临摹,汲取精神力量,感悟艺术魅力。其中以改琦的摹本最佳,被称为“改本”。从改琦的代表作《红楼梦图咏》和《先贤谱图》中,可以看出他在绘画内容、形式、旨趣等多方面收到徐璋的影响。目前,徐璋所绘《邦彦画像》藏于南京博物院;在光绪年间,松江名士顾莲、陈士翘等,还将画像重摹刻石,目前,这些刻石被安放在醉白池公园。
近代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兵燹人祸等沧桑巨变,很多人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保护珍藏《云间邦彦画像》。松江收藏家沈慈、韩应陛,以及地方官员何士祁、县立图书馆馆长雷君彦等,他们都为画作的保存、流传付出了心血。这部画作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是浓缩的明代松江史,也成为松江人民热爱先贤、传承文化的历史见证。
■来源 1号先锋
■文字编辑 周正豪
■栏目责编 周正豪 ■栏目主编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