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根·根在松江 | ⑩ 古今交织下的松江棉布拆条中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群众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深厚情怀和干事创业的热情,为推动松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松江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近期广泛发动机关党员、青年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围绕“上海之根・根在松江”主题,聚焦探源、红色、文化、人物、行走、品味等关键词讲好松江故事。经前期组织征集和筛选,在“1号先锋”公众号等媒体平台集中展示一批优秀作品。
本期讲述人:松江区审计局电子数据科 副科长 金铭
上海之根,根在松江。大家好,我是来自松江区审计局的金铭,今天为大家讲述的是松江棉布。
在我的儿时记忆中,小时候的床单就是松江棉布做的,结实耐磨,样子板正服贴,睡在上面冬暖夏凉,十分透气。前一阵子在家里翻到一块棉布,它是我妈妈结婚时的嫁妆,所以这块布的岁数比我还大。今天正巧借着机会让这里的老师帮我看看这是什么样纹样的松江棉布。
可能小时候觉得松江布有点土,但随着对本土文化认同感的提高,越发觉得这些带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棉布是极具生命力的,上面独有的颗粒感,让我深切感受到淳朴劳动者的辛劳以及背后对于亲人美好的祝愿。
说起松江的棉纺织业,不得不提到一位松江人,她就是黄道婆。宋末元初时期,黄道婆因生活所迫,流落海南,在那生活的30年里,她向当地黎族同胞学习棉纺织技术,回到家乡后,她融合了黎汉两族人民的棉纺织技术对棉纺工具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发明了脚踏式三锭纺车,同时将积累了几十年的纺织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周边乡民。黄道婆不仅对松江一带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得松江赢得了“松郡棉布,衣被天下”的美誉。
如果你对织布感兴趣,不妨可以从简单的织带开始入手,只需要这样的孔栅织板、梭子、棉线就可以操作起来了。看!这是我刚做好的织带,它可以作腰带或者包带使用。如何让传统的松江棉布焕发出新活力,馆内有许多用棉布制作的服装、箱包、文创产品等。
如果你对松江棉布感兴趣,不妨来这里的松江布展示馆走走,一同感受松江布文化的古韵悠长。
■来源 1号先锋
■文字编辑 周正豪
■栏目责编 周正豪 ■栏目主编 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