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1月7日,公益品牌“音乐午茶”在上海音乐厅首次亮相以来,这座“城市音乐客厅”在工作日午间进一步开放。自其诞生之日起,音乐厅便开启了“日间模式”,打破了剧场白天关门的常规,也使上海音乐厅成为全国第一家且唯一一家工作日白天定期举办对外小型音乐会的音乐厅。

13年间,“音乐午茶”已成功举办了2410场音乐会,吸引了8300余位艺术家登台献艺,上演了14000多首作品,观众人数达35.6万人次。自2024年起,“音乐午茶”每月常态化直播,助力这杯“午茶”突破地域限制,走出上海,让更多人领略到“音乐午茶”的魅力。

在“音乐午茶”13周年之际,今日午间举办了一场特别企划音乐会,向伟大的作曲家J·S·巴赫致敬,并开启了纪念J·S·巴赫诞辰340周年系列的首场演出。

本场音乐会由“午茶”的多位新老艺术家朋友:马勇、刘娜、花卉、李秉璋、王素行、施宇成、解柳佳、钱博文、姚海威共同登上舞台演奏,与在场的“午茶”观众共同庆祝“音乐午茶”13岁生日。

为了让更多乐迷共享13周年的精彩现场,“音乐午茶”13周年特别企划音乐会通过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官方视频号全程直播,与无法亲临现场的线上观众一同为“午茶”庆生。错过直播的观众可扫码进入视频号观看回放。
此次13周年特别企划音乐会惊喜不断,除了精彩的演出,还特别企划了两场“音乐快闪”活动,并为观众准备了“音乐午茶”13周年纪念饼干。“音乐午茶”入场时,观众们便沉浸在13周年的生日氛围中。拿到“音乐午茶”13周年纪念饼干后,纷纷拍照留念,可见大家对饼干的喜爱。
“音乐午茶”13周年之际,观众“小李”表示:“从大学时代起,我就一直关注‘音乐午茶’,它陪伴我度过了许多午休时光。每次走进音乐厅,聆听美妙的旋律,都让我感到无比放松和快乐。‘音乐午茶’不仅为我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也让我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另一位观众“张阿姨”感慨道:“退休后,我开始参加‘音乐午茶’,它让我重新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在这里,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欣赏音乐,交流心得。‘音乐午茶’就像一杯醇香的茶,滋润着我的心灵,让我的退休生活更加充实和有意义。”“音乐午茶”13周年音乐会以J·S·巴赫的《双长笛与通奏低音奏鸣曲》(BWV 1039)开场。这首奏鸣曲是巴赫为双长笛与通奏低音创作的杰作,长笛演奏家马勇教授、青年长笛演奏家刘娜双长笛演奏出清晰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线条,相互呼应、交织,仿佛两位舞者在优雅地共舞。大提琴演奏家解柳佳教授所奏通奏低音部分为音乐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使整个作品的结构更加稳固。《D大调第五号勃兰登堡协奏曲》(BWV 1050)是巴赫六首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乐器组合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著称。现场小提琴、长笛、羽管键琴、弦乐合奏与通奏低音共同参与,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音乐对话。第一乐章快板开端为充满活力的全奏,而后羽管键琴独奏开启了这一乐章的华彩部分。羽管键琴演奏者姚海威,凭借其精湛的技艺和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高度赞誉。第二乐章柔板,将舞台完全留给了长笛、小提琴和羽管键琴。第三乐章快板,跳跃的音符构成轻快且充满歌唱性的主题旋律,严谨的赋格手法贯穿乐曲前后。《G大调第四号勃兰登堡协奏曲》(BWV 1049)以其独特的乐器配置和鲜明的音乐风格而备受喜爱。全曲共三个部分,开始主题节奏明快,旋律线条明朗,长笛以牧歌似的开场呈现出主题,随后独奏小提琴接过接力棒,对其进行细腻的演绎和发展。之后,小提琴不仅是它们的引领者,更是美妙华彩乐段的表现者。终曲部分,巴赫以庞大的赋格酝酿出全部的爆发力,成为全曲最壮观的时刻。音乐会最后,各位音乐家携手合作,为“午茶”献上由青年钢琴演奏家姚海威融合巴赫风格改编的《生日快乐歌》,将午茶庆生现场推向高潮。现场掌声经久不息,观众们脸上的笑容点亮了午后的南厅。“音乐午茶”前,第一场快闪活动在音乐厅北厅以青年长笛演奏家刘娜《G弦上的咏叹调》的旋律拉开帷幕,当天走进音乐厅“来探殿”自助参观的观众现场体验了“音乐快闪”活动。
紧接着青年小提琴演奏家花卉演奏了《沉思》。两位演奏家拾级而上,长笛与小提琴的清亮音色在穹顶与走廊间回荡。
“音乐午茶”后,两位青年演奏家在咖啡厅合作了第二场快闪活动,为午茶“特典票”观众与“来探殿”观众带来了耳熟能详的《梁祝》(节选)。伴随着熟悉的旋律,大家一同打拍,轻声哼唱。演奏结束后,两位青年演奏家在热烈的掌声中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今日“音乐午茶”圆满落幕。如今,这杯“茶”已经浸泡了整整13年,惠民之心始终如一,上海的音乐氛围也愈发浓厚。午间一小时,茶香飘申城,悄然间滋润了魔都人民的美好生活。编辑:森森
审核:片片、虎虎
演出 / 推荐
ARD大赛吉他首奖匡俊宏与耶鲁大提琴才子潘畅,共奏十弦传奇!
中国第一位唢呐博士刘雯雯,吹奏传统与爵士的跨界生命力
亲子推荐:家庭音乐会“好吃的音乐”亲子音乐厨房限时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