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趁着天气稍凉,胃口转好,王大伯家按老规矩“贴秋膘”。那天晚上,鸡鸭鱼肉等美食上桌,73岁的王大伯吃得满嘴溢香,然后又习惯性地喝了一大杯浓茶,希望能“刮刮油”。
浙江省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沈国樑解释说,大伯很多年前听说喝浓茶可以化解油腻,是预防结石的“土方”,因此自从出现了胆道结石,更是习惯性地每天喝浓茶,其实浓茶不仅不“刮油”,还是结石复发的高危因素之一。
喝茶一直是中国人的传统爱好,而很多人偏爱“浓茶”,觉得浓茶喝起来味道更加浓郁。其实,饮茶之于人体来说是有好处的。不过这只是在适量饮清茶时,浓茶反而过犹不及,反而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吉林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欣指出,浓茶中的含氟量偏高,长期饮过浓的茶,反而易引起龋齿,同时还会使牙齿表面沾上一层釉黑色。
常饮浓茶易骨质疏松。这是因为浓茶中的咖啡碱含量较多,而咖啡碱既可抑制十二指肠对钙的吸收,又可加速尿中钙的排出。由于抑制吸收和加速排泄这双重作用,导致体内缺钙,易诱发骨中钙质流失,天长日久,便会出现骨质疏松症,容易发生骨折。
饮浓茶可促使胃酸分泌过多。因为茶中的生物碱可降低能够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分泌出大量胃酸,久而久之易形成胃、肠溃疡或使已有的溃疡面难以愈合。
常饮浓茶可能会引起便秘。茶叶中的茶多酚对肠胃黏膜具有较强的收敛性,浓茶中的茶多酚含量高,收敛性就更强,会减缓胃的收缩和肠道的蠕动,因而影响到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易引起大便干结甚至便秘。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介绍说,目前对浓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茶中的主要功能成分有茶多酚、咖啡碱(因)和茶氨酸,其中茶多酚让茶呈现出涩感,咖啡碱给茶带来苦味,茶氨酸则让茶喝起来更鲜爽。当茶叶放得过多时,茶汤的苦涩感会增强,鲜爽感相对减弱,茶汤的颜色也变得更为浓重,这便是人们常说的浓茶。但茶水的浓淡与个人口味和感受有关,并没有绝对的衡量标准。比如,饮茶多年的嗜茶者,已经适应了茶水的苦涩口感,普通人眼中的浓茶可能对他们来说并不算浓。而平日不常饮茶者或者习惯了喝淡茶的人,稍微泡浓一些他们就会接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