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日报 > 文章详情

融媒体工作室中摄影记者的角色转型

转自:大众日报 2024-04-26 16:34:30

作者:邓伟

来源:《全媒体探索》2024年3月号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用静止影像传达新闻信息,定位单一明确。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媒体融合,视觉传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影像维度的需求也不断扩大。时间上,从静态图片扩展到动态影像甚至直播;空间上,从人眼镜头视角扩展到了空中、水下、太空及微观世界。这对于摄影记者来说意味着发挥空间不断扩展。

同时,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大众传播去中心化的巨大变革,对依赖渠道垄断的传统媒体造成巨大冲击,也给媒体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摄影记者需要面对的是人人皆可拍、机器人拍摄、人工智能图像技术等多种竞争压力。

摄影记者从新闻摄影向可视化信息枢纽转型

在媒体转型大环境下,摄影记者的转型有着多元化、专业化的路径选择,但对于自身职能的扩展是业界共识,无论是从静态到动态,还是进一步提升产品专业性,都是在传统的拍摄、发布照片基础上进行突破升级。

业界对于摄影记者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备的升级和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促使摄影记者成为一专多能的全媒体记者。”摄影部也不再仅仅局限于生产静态图片,开始通过内部的业务拓展及参与传媒集团融媒体发展实现自身的转型。

在这种形势下,摄影记者的职能定位从单一的新闻摄影转型升级为融媒体环境中更宏观的视觉表达,即以图片、图表、视频、互动产品等视觉形式传达信息并参与传播互动。

这不是简单地从拍照片到拍视频,而是将对静态图像的理解延伸到可视化传播的方方面面,用影像去认知、表达、交流,将自己置身于新闻传播链条的每一个环节,成为可视化信息的生产与交换枢纽,能够搜集、生产、加工、融合、传播、反馈各种视觉内容。

从个人层面看,摄影记者应提高对数字化传播渠道的理解与认知,分析把握移动互联网受众对影像的需求特点,从模式化守旧的图片拍摄中跳脱出来,发现新的拍摄选题方向和角度,充分运用无人机、运动相机、全景相机等新型设备进行拍摄,利用数字影像编辑技术根据发布平台需求对素材进行深度加工,不断学习适应新观念和新技术。

从融合协同层面看,摄影记者应积极参与机构层面的融合进程,加强跨部门协同作战能力。在媒体转型中,摄影部逐渐转型并参与整合,升级为视觉新闻部、视觉中心,打通从采到编再到发布的全流程,融合图片、视频、插画、信息图表等多种产品形式建立起信息传播的影像中枢。日常操作中,项目制、工作室等形式将更多部门记者、编辑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卫星式工作组团,摄影记者在其中应具备更强的沟通能力,加强对全流程的认知,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身优势。

摄影记者在融媒体工作室中的视觉表达实践

中国媒体在探索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样化尝试,其中融媒体工作室的设立及推广成为众多传统媒体在组织架构上的融合创新。

在融媒体工作室的实践中,视觉表达是不可或缺的环节,这也是摄影记者参与媒体融合的重要切入点。在融媒体工作室中,摄影记者的角色不是单纯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可视化语言的翻译器,而是从策划到发布全程参与的共同组织者。

以北京日报社“跟我GO”融媒体工作室特色栏目《搭地铁逛北京》为例,摄影记者在其中不仅承担拍摄工作,在选题、策划、文案、编导、剪辑、发布等方面都要发挥作用。

《搭地铁逛北京》栏目始于2021年末并持续更新,以北京地铁为线索,以短视频为主要形式,在“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微信公众号、北京日报客户端及B站、小红书等新媒体端发布。节目涵盖探访地铁新线建设、地铁沿线景点探访、交通出行生活服务等内容,短小精悍,风格活泼生动,突破传统媒体严肃死板的视频新闻形式,成为极富“网感”的新媒体产品,连续两年获得中国晚报最高奖——赵超构新闻奖一等奖。部分节目在地铁站内显示屏播放,传播覆盖数百万通勤人群。

“跟我GO”融媒体工作室由北京日报社城市新闻部和视觉新闻部联合发起,创办的《搭地铁逛北京》栏目从栏目定位、画面风格到语言特色均由两部门记者共同策划确定,并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统一风格和操作流程,展现出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不同身份碰撞带来的火花。

在选题阶段,摄影记者需要对选题的可视化呈现效果进行预判筛选,寻找适合进行可视化操作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选题内容设计具体可视化呈现形式,更好地展现选题特征,强化传播效果。地铁新线开通是《搭地铁逛北京》栏目重点关注领域,具体又可细化为新车站、新车型、新服务、新换乘、新路网、新商圈等选题方向,而具体选择哪个方向进行可视化操作、如何操作,就需要摄影记者参与前期调研和资料收集,明确目标。

2021年底,北京地铁17号线南段开通,栏目推出《抢先试乘地铁17号线!台湖次渠进城大测速》。为展现17号线快速连通亦庄新城区这一亮点,工作室成员协商设计视频呈现三路人马搭乘地铁新线、旧线、公交车进行速度对比的节目架构。在可视化呈现形式上,画面采用三路画面穿插混编,利用不同主题色进行区分,在结尾加入图表对比,利用影像和色彩直观新颖地展现出了新线的快捷优势。

在拍摄阶段,摄影记者直接控制器材,把握拍摄时长、角度,以适合的器材和高效的手段生产高质量可视化素材。信息要素呈现、画面美感营造、高效生产、成本控制都需要摄影记者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主观创新能力。由于栏目主要面向都市人群,要想在五花八门的旅拍攻略、美食探店、商圈体验等视频中脱颖而出,生动活泼、有吸引力和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不可或缺。北京地铁新线开通前的拍摄时间安排紧张,站内环境一天一变,能拍到什么、应该从什么角度拍都不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拍摄出高质量画面也具有一定挑战性。

2021年底北京地铁8号线三期北段开通时,栏目推出《北京地铁8号线最美车站竟是它!探秘“地下中轴线”》,用直观生动的视觉语言多角度呈现前门、王府井、金鱼胡同等地铁站的特色装饰设计,展现古都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前门站,广角构图展现雕梁画栋的楼梯结构的空间感;在王府井站,中央对称构图让王府壁画化身T台背景与主播形成互动;在金鱼胡同站,旋转镜头展现游鱼壁画的灵动。节目拍摄过程中,角度、构图、主播走位和动作设计都是摄影记者根据现场场景随机应变、精心设计,在半天内快速完成的。

在配文和配音阶段,摄影记者与文字记者共同结合画面调整文案,确定文案风格和节奏,让视觉元素与文字紧密配合,同时细化节目架构,实现音、画、字幕的有机结合。

比如,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夕,《搭地铁逛北京》栏目推出了《安定门站冰壶奇遇 | 二环边就能学冰壶?主播从头摔到尾揭开冰壶真面目》,诙谐的音效和文案让略显陌生的冬奥项目更有亲切感,增加了受众的观赏乐趣。

在剪辑发布阶段,摄影记者也是具体操作人,利用丰富多样的剪辑手段增强画面丰富性。2023年北京地铁上线“时光列车”,栏目推出《地铁“时光列车”再出发,1号线八通线各站均可偶遇》,利用变速剪辑衔接的形式制造出车厢连贯穿越效果,模拟一镜到底,让主播在不同年代主题的车厢多次出现,展现了“时光列车”承载地铁发展历史的特色,也给观众带来新奇体验。

可见,在《搭地铁逛北京》栏目的工作流程中,摄影记者的职能范围全面扩展,成为工作室的可视化信息中枢,全程参与各环节工作。实际工作中,不同部门记者之间的协作和配合相比以往更加深入,这对于传统上辅助作用更强的摄影记者来说也更容易适应。

摄影记者转型的比较优势

在融媒体工作室中,每一个角色都要求一专多能,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都要变成“万能记者”。事实上,这种没有专业分工的形式主义融合模式早已不再被业界认可,被形容为“心力交瘁加实际效果的乏善可陈”。

融媒体工作室人员精减,每个人都可依据自身比较优势来承担任务,分工明确但又协作无间。从摄影记者的角度看,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对可视化呈现的高度视觉敏感能够帮助工作室发现优质选题。摄影记者常年外拍,拥有丰富的视觉经验,能够判断选题的视觉呈现效果,从而在选题阶段发现线索并对线索进行可视化分析,方便发现有潜力选题、及时淘汰不合适的选题,以提高团队工作效率。

对于静态画面取景构图的把控延伸到动态画面也有着重要价值。相较动态画面拍摄,静态画面拍摄的取景和结构更加谨慎和精致,这是摄影“决定性瞬间”的传统要求。将这些经验从照片转移到视频,能让画面拥有更多的信息量和美感,这是摄影记者相对于视频记者的比较优势。在拍摄时,主播出镜的位置、空镜画面的选择、光线的运用、特殊视角拍摄,都可以从传统摄影中汲取灵感,让节目整体视觉效果提升一个层次。

影像技术的发展脚步不会停滞,更快掌握新的影像设备技术是摄影记者安身立命的关键,也是摄影记者最大的比较优势。新型相机、手机、无人机等设备带来的视角拓展和画面效果提升让传播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新设备的灵活运用是摄影记者的看家本领。只会举起相机摁快门的摄影记者就像只会做预制菜的厨师,在面对人工智能的冲击时没有还手之力。因此,在融媒体工作室中,技术特长和学习潜力既是摄影记者的必备素养,也是不可替代价值的来源。

除了拍摄技术,可视化素材的处理技术正成为摄影记者的必备技能,包括图片和音视频素材的处理、剪辑及融媒体产品的制作。在传统分工中,采编分离和采编合一的模式本就有着争论,但在互联网时代,采和编需要更好的前期后期配合,而最好的配合方式就是操作主体的融合,即拍摄、编辑由同一主体完成。同时具备可视化素材拍摄和编辑技术,可以让策划得到更好的落实,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搭地铁逛北京》栏目制作中,高效的剪辑能快速实现拍摄时的镜头设计,而拍摄时的安排也充分考虑了剪辑的需求,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摄影记者优势转化的边界

融媒体时代是技术进步快速推动社会发展的时代,但技术进步也带来更多风险和诱惑。具体到视觉传播领域,摄影记者也面对着技术带来的新的可能性,虚假拍摄、侵权拍摄、合成照片视频、AI生成、低俗血腥画面等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在融媒体时代被放大,成为摄影记者转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互联网发布平台是媒体和自媒体、个人用户同台竞争的场地,平台审核标准与新闻伦理法规标准有着一定的落差。在可视化传播领域,“照骗”“滤镜”等现象已经成为一种风气,“眼见为实”在一些平台不再适用,这让用户沉浸在虚假信息的包围中,逐渐生活在虚假的美好中。在这样的环境里,一些媒体机构和记者为了流量也有意无意参与到了虚假信息的传播中,损害了媒体的权威性。

新闻照片、视频应用于新闻报道代表着“眼见为实”,摄影记者也是新闻信息真实性的重要见证人,但融媒体时代的技术进步让图片和视频影像都可以轻易被编辑篡改,互联网平台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也让摄影记者面对着流量的诱惑,动动手指就可以“换天”“换景”“换人”,简单操作拼接就可以让事件更有戏剧性,从而获取大量关注转发。面对诱惑,新闻真实底线是摄影记者转型中要严守的边界。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数字技术的应用逐渐深入,在新闻传播领域,AIGC等新的概念开始落地,人工智能可视化、大数据分析推送等新的传播形式为影像传播带来更多可能,人工智能修图、“一键成片”式剪辑也开始应用,智能机器大有取代记者编辑工作的趋势。

但与此同时,过度依赖技术也带来各种问题,机器加工思维削弱了内容生产的丰富性,“缺乏现实基础的情感元素的机械表达,难以引起人们的感同身受、情感共鸣”。因此,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机器替代人类不可能简单实现。

技术进步浪潮中的摄影记者,不仅要全面拥抱新技术、新方法,也要处理好人机关系,坚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充分运用人本身的智慧,勤于思考和创造,不过度依赖技术,让自身创造力和机器强大算力配合,创作出结合两方优势的优秀新闻产品。

结 语

在融媒体工作室的探索中,摄影记者既要从融媒体改革中看到冲击和挑战,也要看到机遇和未来,发挥自身优势,在改革中找准转型角度,严守新闻伦理道德规范和人机关系边界,努力成长为融媒体时代的可用之材。

(作者为北京日报社视觉新闻部记者)

本文刊于《全媒体探索》2024年3月号,原标题为《融媒体工作室中摄影记者的角色转型——以北京日报社《搭地铁逛北京》栏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