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松江 > 文章详情

丁申阳:《平复帖》与中国书法鉴赏之道 | 昆冈文会

转自:上海松江 2024-04-25 20:37:16

4月23日,在以“为有源头活水来”为主题的“昆冈文会”上,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科特聘资深教授葛剑雄,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熊月之和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丁申阳分别以《中华文明中“二陆”和江南文化》《松江气象的人文底蕴》《〈平复帖〉与中国书法鉴赏之道》为题作主题分享。在此,“上海松江”特整理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平复帖》与中国书法鉴赏之道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 丁申阳

《平复帖》只有80多个字,现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平复帖》之所以称为“中华第一帖”,因为它是用毛笔写在麻纸上的章草字帖。《平复帖》和王羲之的《兰亭序》都是天下名帖。《兰亭序》大家知道是“天下行书第一帖”,第二行书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第三行书是苏东坡的《寒食帖》。《平复帖》属于章草,我认为章草有三大名帖。之前就有《急就章》,这个称之为章草更有味道,它的很多笔画,比如说像捺、勾、点都有隶书的味道,到收的时候都往上挑一挑。

章草的特点是字字独立,每个字分开。索靖《出师颂》的特点是行距比较大,字与字比较独立,是草书最早的样子。索靖还有一件《月仪帖》刻在碑上。《平复帖》是写在麻纸上的,麻纸的特点比较粗糙,不像现在的宣纸,比较光。毛糙容易出现艺术的效果,因为当下书法已经成为纯艺术了,我们可以从美学上分析,也可以从哲学上分析,它的特点就是字形比较漂亮,书法主要看用笔,这些字的用笔都是很规范的。

陆机比王羲之早出生,他们的字形也差不多。到了王羲之的《十七帖》就变成今草了。草书分为章草、今草、狂草、大草,今草又叫小草,其特点是字字独立、气韵生动,上下有一点连带关系,孙过庭的小草以灵动著称。章草体现优雅古朴的精神,闲云野鹤,那个时候楷书还没有完善,但章草里已经有楷法笔法了。

现在我们学书法都学“二王”或者孙过庭,进入到草书的学习,虽然字不太认识,但练习的时候可以参考边上的释文。书法讲究四个法,即章法、笔法、墨法、字法。松江很多的书法家一开始都会写《平复帖》,写过章草,再写小草。

再后来就是大草。张旭的《古诗四帖》就很狂放了,虽然写在纸上,但是有古代碑文的意思,不像王羲之落笔比较轻,《古诗四帖》用笔比较厚重。现在的书法已经不仅仅需要技法,而且一定要有文化修养,有情感在里面。我觉得大草是最能体现个人心情的一种书体,因为它来去比较自由,自由之间还有草法的支撑。

草法是草书特有的一种写法,约定俗成的写法就叫草法。现在评选一幅作品,首先看草法对不对,草书有草书的写法,多一笔、少一笔就变成另外一个字。王铎是明代的大书法家,他的字比较符合当代的审美意趣,现在很多人学王铎。像徐渭的草书,他完全是把自己的诗情画意体现在书法上。王铎和徐渭本身就是大画家,因为有画的感觉支撑,才会有书法整体的感觉。

松江书法源远流长,松江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的重镇,即中国书法城,这个很不容易,全国没有多少。最近上海的很多书法展或比赛上,松江有很多选手参加,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松江举办过三届全国性的《平复帖》杯书法大赛,对推动松江的书法发展有很多益处。

再来看看《平复帖》。过去人写字都用很小的毛笔,握笔的时候握得很低,不像怀素或者林散之先生,他们握笔都很高,过去用这么小的笔,握在前面,写起来的时候笔锋的来路都是圆转的,来龙去脉不一定能交代清楚。不要以为一定要练完楷书以后才能去写草书,其实你先写隶书或者篆书,通过这两个字体训练以后写章草更方便。因为它的字形结构虽然有点歪歪斜斜,但是总体气韵生动。

书法讲究正雅古静,“正”就是写得方正;“雅”是写得雅气;“古”是古人的古,看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静”指写字一定要讲究安静,不能狂野。虽然我们很多人写得狂野,还在地上写,但这不是主流,安静是主流。主流是从哪里来?多读书,要有文化的教养,不能光为写而写,书法到最后不是技法的问题,而是精神的东西。《兰亭序》和《平复帖》的书法成就不仅仅是字的价值,还有文章的价值和诗文的价值。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一定要跟它的印章结合起来看,没有印章的话这幅作品一定是不完整的。

草书我建议一开始还是从《平复帖》《急就章》入手,特别是要把草法记住。草书的特点就是把一个字简化了,通过自己笔法运用,中锋或侧锋都可以,熟练以后才具有美感。现在很多人写草书,每个字、上下都会连续起来,而且大小区分明显,有些写得很大,有些写得很小。像过去的章草是不允许这样的,因为本身纸幅就小,所以每个字大小形状都要差不多。

文字整理:贾丽

编辑:陆怡怡 周正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