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大众日报 > 文章详情

涨幅远超金价!可可豆变身“金豆豆”?

转自:大众日报 2024-04-16 21:08:38

风口财经记者 赵冲 实习生 张磊

可可豆飙出历史天价,巧克力要吃不起了?

近期,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价格一路“狂飙”,涨幅堪比金价。根据国际可可组织(ICCO)的最新数据,可可现货价已达10526.38美元/吨,屡破新高。而去年同期,这一价格仅为2799.41美元/吨,涨幅超276%。

或是天气惹的祸?

可可豆价格为何一路飙升?

国联期货研究所农产品事业部分析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根据相关气象机构预计,至2030年西非部分地区都有可能长期处于高温干旱,所以短时间科特迪瓦和加纳的可可产量很难恢复,尽管巴西或厄瓜多尔等其他生产国希望增加产量,但新种植的可可树需要几年时间才能结出果实,因此可可供需结构将在近几年都处于偏紧的局面。

国际可可组织(ICCO)预测,由于主要生产国预计将受到不利天气条件和疾病的影响,这些国家的可可豆产量可能将大幅下降,与2022/2023可可年度相比,全球可可供应预计将下降近11%,至444.9万吨。全球可可需求预计将下降近5%,至477.9万吨。供给数量将低于市场需求。

据了解,可可树的种植条件较为苛刻,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新树自种下至结果大约需要3—5年的时间,而其寿命一般在25年左右。与此同时,当前的可可主要种植国的可可树树龄普遍较高,产量相应下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可可的产能。

展望后市,花旗银行分析师称,可可价格创纪录的上涨可能不仅仅是昙花一现,因为不利的天气条件和强劲的需求趋势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支撑价格。同时,花旗研究分析师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称,未来三个月,纽约可可期货价格可能进一步升至每吨12500美元。

原料上涨,企业担忧

伴随着全球可可豆的减产价涨,可可制品的成本也大幅提升。为应对原材料的涨幅带来的压力,不少企业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方式控制成本,这在巧克力生产商上表现更为显著。

例如,为降低成本压力,美国巧克力巨头好时近期宣布,将推出焦糖夹心巧克力、柠檬味巧克力棒等新品,通过添加更多风味的原料,降低巧克力糖果所含可可的比例,来避免产品涨价;雀巢公司在英国推出了榛子口味的起泡巧克力,其重量仅为同类巧克力产品的三分之一,空心的设计让该款巧克力使用的可可量大幅减少。

好时巧克力公司官网

瑞士某有机巧克力品牌负责人表示,通过从本地原料供应商采购奶油、黄油、鲜花和鸡蛋,这部分采购价格要远低于以前合作的外国中间商,这个办法也帮助其节省了很多成本支出。

“全球多家巧克力企业宣布涨价,是市场供需失衡和成本上升背景下的必然结果,反映了巧克力产业的现实挑战和发展趋势。”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巧克力大部分来自进口,随着可可价格不断攀升,消费端应该会陆续涨价。”

青岛某售卖巧克力的门店内

近年来,我国国内可可产业快速发展,多家企业在可可产业链有业务布局。其中,新三板企业兴光可可主营业务为可可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在公司生产成本中,原材料可可的成本占比达到90%以上。

“最近可可原材料进货价涨了近10倍,我们企业压力很大”,兴光可可相关人士接受风口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的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大中型食品加工企业,国内客户催货催得紧,尽管可可原材料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也不能暂停进货。”

“我们近期可可的进货量和往期相比会少一些”,兴光可可相关人士告诉风口财经记者,进货价上涨导致公司的产品成本也会提高,传递给下游,公司出产的价格会有所上涨。

面对可可的价格上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只有涨价一条路。业内人士表示,除了涨价,企业还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应对冲击,比如供应链的优化与多元化,企业应深入分析供应链,寻找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方法。同时,多元化供应渠道可以降低企业对单一来源的依赖,减少供应风险。

终端产品价格与销量或受影响?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风口财经记者表示,“可可市场需求依旧旺盛,加剧了供应与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在此背景下,供求矛盾推高了可可的价格,并进一步传导至终端巧克力产品的零售价格。”

随着可可价格上涨,以进口巧克力为原料的相关产品涨价了吗?带着这个问题,风口财经记者走访了青岛多家销售巧克力的门店。其中,GODIVA歌帝梵的店员告诉记者,因可可豆涨价部分产品的价格在3月份进行了上调;VENCHI闻绮的店员则表示店内巧克力价格全国统一,近期没有收到调价通知,暂时也不会因可可涨价而进行调价。

青岛GODIVA门店

2023年《利乐指数》报告显示,截止至2024年2月的一年中,中国市场巧克力销售额线下和线上也分别减少了0.2%和0.5%。

相关数据显示,美国2023年巧克力销售额增长5.8%,显著低于非巧克力糖果12.1%的全年销售额增幅,巧克力的全年销量不增反降,较2022年萎缩5.3%。这表明,在高通胀的环境下,消费者对食品价格的波动尤为敏感。

据媒体报道,在人均巧克力消费量排名第一的瑞士,2023年人均购买巧克力近11公斤,较2022年略有下降。比起价格不断走高的进口巧克力,瑞士消费者更倾向于味美价廉的国产巧克力。据报道,瑞士人消费的巧克力中,有多达60%是国内生产的,在十年前这一比例仅为20%。可以看出,消费者对于价格的变化还是比较敏感的。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短期看巧克力的价格面临上涨,但涨幅很难预测,一方面巧克力本身属于高毛利产品,企业可能会内部消化一部分涨幅;另一方面,本身期货走势会有波动,而且行业大企业正常会采取多种方式控制采购成本波动,因此具体情况还有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