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病、后付费,办住院、免押金……今后,这样的场景将是淄博人就医的常态。随着近日淄博市医保“信用支付”工作推进会召开,淄博首批29家医疗机构已上线了医保“信用支付”。截至1月3日,淄博近20万人开通授信,实际结算超5000人次,淄博在山东省内率先实现了住院可用医保“信用支付”。
何为医保“信用支付”?这是淄博市医疗保障局牵头,淄博医疗机构、金融机构共同打造的“银行垫付、无感支付、离线结算”便民服务新模式,服务范围是淄博市参保且年龄在18-60岁之间的公民。参保人开通“信用支付”后,交通银行授予3000元至20000元的授信额度,就医时可用授信额度支付个人负担的门诊、住院费用,最长59天免息期限。其他年龄段人群可开通“信用支付”亲情付功能,符合条件的公民与其配偶、子女、父母共享信用额度。
▲近日,一位患者在淄博市市立医院详细了解信用支付政策并开通服务。
医保“信用支付”实现了信用体系与就医服务的融合。开通医保“信用支付”后再住院,住院押金可直接从患者医保“信用支付”虚拟账户内扣除,患者直接办理住院。出院结算时,患者可先离院、再还款。与传统结算方式相比,“信用支付”减少了垫付押金、出院医保结算、退押金等繁琐环节,办理业务平均时间较之前缩短约60%,缓解经济压力的同时真正实现了就医过程“无感支付”。
截至目前,淄博市中心医院、淄博市市立医院等淄博市29家医疗机构上线该服务,淄博市近20万人开通授信,授信总额超21亿元,实际结算超5000人次。至此,淄博在山东省内率先实现了住院可用医保“信用支付”,授信人数、授信率多项指标居全国前列、山东省第一。明年,淄博医保部门将扩大试点范围。
医保“信用支付”是国家重点推进的“三电子两支付”事项之一,是充分发挥金融赋能、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2021年起,淄博市率先试点推行医保“信用支付”就医工作,今年下半年创新推出“银行垫付、无感支付、离线结算”惠民就医服务,实现了信用就医服务升级。“目前,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医院运行稳定、群众体验良好。该模式旨在形成群众看病减负、医院效率提升、医保服务提质、银行业务扩面的多方共赢局面。”淄博市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陆汉明说。
大众新闻客户端 刘文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