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造岛神器”“神州第一挖”背后的大师,说起曾经的失误仍感痛心
分享至:
 (8)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海华 2018-04-09 06:01
摘要: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设计不过一年半载,船东却要用上几十年。

中船七〇八所副总工程师费龙给人的最大印象就是低调。他的名字和“造岛神器”“神州第一挖”“神州第一吊”紧密联系在一起,2013年被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授予“船舶设计大师”称号(全国目前只有24位),采访中他很少提及自己,只因“船舶设计靠的是团队合作,一个队伍至少10多人,宣传‘国轮国造’更加有意义。”

国轮国造,这正是几代船舶人心之所系的梦想。沐着海风,枕着海浪,费龙和七〇八所的同事们改变了我国大型挖泥船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使我国挖泥船设计水平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技术性能国际先进,造价节省了约30%

 

去年11月3日,由费龙领衔设计的新一代自航绞吸挖泥船“天鲲号”成功下水,被誉为“造岛神器”。其长达140米、宽27.8米的庞大身躯,可搭载更多设备。功率为6600千瓦的绞刀,可以挖开坚硬的海底岩石,最大挖掘深度达到35米,不到一周,就可在海上搭起一个水立方大小的沙石堆。从2000年以前我国80%挖泥船依靠进口,到如今商务部对大型挖泥船限制出口,费龙带领团队闯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道路。

道阻路长。到底是自己研发还是从国外买船,一直就有两种声音。一艘3万吨载重量大型耙吸挖泥船的造价在1.6亿欧元以上,从国外买船还需支付船舶设计开发费,约占船价的10%。买船太贵,但自己研发是否有这个实力?上世纪90年代末,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启动,急需大型耙吸挖泥船,上海航道局领导提出了“货改耙”的大胆设想。当时,大型耙吸挖泥船在我国尚属空白,散货船改耙吸挖泥船也无先例。国际权威疏浚船厂商曾断言,中国尚不具备研制4千方以上耙吸挖泥船的能力。2001年4月,费龙“临危受命”作为设计主管主持货改耙12000方大型耙吸挖泥船开发设计。从设计到建造成功,仅用了10个月。

 

我国有大小疏浚企业近百家,拥有疏浚挖泥船舶千余艘,但船龄普遍较长、设备陈旧,实际生产能力逐年下降。2005年,上海航道局决定建造13500方耙吸挖泥船,起先考虑由国内外联合设计,但外商提出所有疏浚设备必须由他们供货,否则不同意提供基本设计。如此一来,预算需增加2千多万欧元,上海航道局转而寻求国内独立设计。虽然七〇八所已有不少小型船的技术储备,但毕竟是首次大型耙吸挖泥船的实船设计,许多棘手问题都是第一次遇到。要想多装泥,船身就要变胖,但阻力也就增加了,怎么办?一般船身最前面的球鼻艏占整船长2%,他们开创性地把球鼻艏做到了占比6%,从而大大减少了阻力。这样的创新不胜枚举。费龙带领团队研发出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艘大型耙吸挖泥船“新海虎”,被业内誉为“神州第一挖”,其技术性能同国际先进水平相当,而造价比进口船节省了约30%。

 

自主创新没有捷径可走。一次次画图,一次次计算,费龙还带领团队设计了“神州第一吊”4000吨回转式起重打捞工程船。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大的起重工程船,在这之前从未自主设计过1000吨以上全回转起重船。

 

海上风电安装,10年走过欧洲30年的路

 

“我们10年走过了欧洲30年的路,实现了并跑。”在很多人并不看好海上风电业时,已在疏浚行业功成名就的费龙,同时开辟了“第二战场”。

 

正是依靠对市场的深刻洞察力,即使第一个民间投资人失去信心,这块业务也一直没有什么收入时,费龙领衔的海上风电装备团队一直没有散。2014年,海上电价政策落地,带来了新的业务增长点,七〇八所自然占得了先机。他们研发的第二代产品去年交付,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第三代产品已经看齐欧洲主流产品。如今,已有7个订单在排队。

 

过去,由于漂浮式起重船容易受风浪影响,只能在相对风浪平静的3月到10月安装风机,费龙团队开发出了升降平台,该平台可以高出水面十米,不受波浪影响。这种新的作业方式突破了传统安装季的限制,也提高了安装效率,原来一个月只能安装4台,现在最快可以安装8台。相应地,安装费也从过去的500万到800万,降低到了300万。

 

在费龙带领下,通过持续的创新突破,七〇八所正为用户开发1200吨、2000吨风电安装船,形成了从250吨到2000吨系列船型全覆盖,受到市场广泛赞誉,开启了我国专业海上风电安装船建设的序幕。

 

“设计不过一年半载,船东却要用上几十年”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费龙工作31年来一直追求和坚持的。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设计不过一年半载,船东却要用上几十年。

 

这位船舶设计大师说起曾经的失误,至今仍感痛心:没有正确估计重量,船一下水就触底漏了;一个浪打上来,船艏外板变形了;一处节点没处理好,油漏了。“那时候,一接到船东电话就心慌,交了不少学费。”正是这样的殚精竭虑,费龙的头发变成了花白。

费龙(左5)和同事们在探讨工作。

 

室外楼梯如果悬空是否会增加船员心理压力?为掌握第一手资料,费龙经常上船采集现场数据,听取船员意见。试航时,他在海上一呆就是两个星期,一路颠簸,半夜广播不停,有时还得打地铺,遇到台风更是恶心呕吐。

 

在他看来,只要还停留在图纸阶段,任何合理要求都应该尽可能满足。2008年,费龙主持开发了我国第一艘18000方超大型耙吸挖泥船“通程”轮。该船原来的舱容为15000方,在详细设计接近尾声、船厂生产设计已开展的情况下,船东提出要加大舱容。船厂坚决反对修改,设计人员也有想法,改还是不改?费龙提出在船中泥舱段插入一个分段,通过增设横向浮力舱控制纵总弯矩,并不增加原来舱段结构强度。既为船东着想,也考虑到船厂利益,这一创意受到各方赞赏。后来在设计“通途”轮时,当船东提出20余条修改意见,300多页的图纸修改了五分之一,费龙也总是尽力一一满足。

 

2016年底,由费龙领衔的“大师工作室”正式挂牌。“国外的挖泥船已经做到了4万6千方,我们只有2万方,还需迎头赶上。”在费龙平和的语调中,透着他惯有的决心。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费龙在海洋38号风电安装船前。
图片来源:中船七〇八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