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风云 > 文章详情
汪道涵之子:习马会是两岸一大步
分享至:
 (8)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秦红 2015-11-07 09:11
摘要:今天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既务实又有创造性,相信未来两岸关系一定会大步向前发展。

1993年4月首次“汪辜会谈”后,两岸关系实现破冰;今天下午,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将在新加坡历史性会面,开启历史新页。

 

“从‘汪辜会谈’到‘习马会’,这是两岸关系历史的一大步!”当年两岸破冰功臣汪道涵之子汪致重,在接受上海观察专访时感慨良多。他透露,汪老生前一直期盼两岸领导人能够会面,但这个愿望在汪老生前一直未能实现。

 

汪致重说,今天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既务实又有创造性,相信未来两岸关系一定会大步向前发展。

 


从“汪辜会谈”到“习马会”

 

上海观察:两岸领导人今天将历史性会面,您作为汪老的后人,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感触很深?

 

汪致重: 1993年“汪辜会谈”后,两岸关系在“九二共识”、一个中国原则下实现了从破冰到融冰,交流日益加深,从海协海基两会协商到两岸事务主管机关直接接触,层级在不断提升,执政党之间的交流不断,但两岸行政领导人一直没有实现面对面交流。这次两岸领导人在第三地历史性会面,互称“先生”,这样的安排非常务实,更具有创造性。

 

我认为海峡两岸需要更多地相互加深了解,因为两岸毕竟是兄弟一家亲。我很佩服习主席,他对两岸关系的节奏把握得非常准,处理非常睿智。两岸关系从创造性的模糊到逐渐清晰,真正是智慧之举。我坚信两岸关系一定会大踏步地向前发展。

 

上海观察:从1993年“汪辜会谈”到“习马会”,您想过会相隔这么长的时间么?

 

汪致重:当时确实没想到会相隔这么久,但今天也没想到会这么快。记得“汪辜会谈”后有一天,我问父亲“新加坡会谈后,两岸问题完全解决还要多少年?”父亲听完我的问题,朝窗户外看了一会儿说,恐怕没个二十年看不出结果。

 

那时我对两岸关系完全不了解,就觉得怎么要这么长时间啊!不仅仅我自己,其实许多人都把解决台湾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两岸关系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伤痕,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深刻的关系,急是急不来的。

 

上海观察:许多人都是从新闻报道了解“汪辜会谈”,后来汪老有没有跟您提起过一些幕后细节?

 

汪致重:父亲到新加坡之前压力很大。他到新加坡那天,跟辜老一起吃饭,由于大家兄弟之情心思相通,饭桌上开怀畅饮。当时辜振甫先生由于身体原因,其实是不能喝酒的,但是那天辜老也喝开了。我父亲见状就说辜老您不要喝了,抢着喝酒,结果越抢越多,越喝越多。

 

从喝酒这个细节也可以看出来,会谈前头一天晚上的接触,两岸人员心里已经在相融,所以大家把酒言欢。最后所有参加晚宴的人,都在菜单上签字,各执一份作为纪念,高兴得不得了。

 

 

上海观察:就您的观察,“汪辜会谈”和“习马会”,为何不约而同放在新加坡?

 

汪致重:首先要感谢的应该是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他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工作。李光耀跟大陆领导人关系很好,跟我父亲的私人关系也非常好,同时与台湾地区几届领导人的关系也不一般。其次,在第三地举办这样一次破冰的会面是最合适的,新加坡是一个华人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间地。

 

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国,能够巧妙地斡旋于大国和地区之间,能够把所有人都变成自己的朋友,且不失尊严,真的是了不起。尤其在海峡两岸的交流中,李光耀和李显龙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上海观察:首次“汪辜会谈”以来22年间,两岸交流的政治基础就是“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您如何看待这样的历史选择?

 

汪致重:如果没有当年的“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作为政治基础,就不会有之后两岸日渐频繁的交往。正是因为“九二共识”空间很大,可以求同存异,因此两岸才能交往起来,两岸的交流才得以发展到今天的密不可分。

 

上海观察: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空背景下,您如何看待汪老在推动两岸交流上的努力?

 

汪致重:我父亲的墓碑上刻了八个字,“报国有心,爱国无限”。前几天台湾中评社的社长来陵园为汪老扫墓,我就跟他讲,老人给我们留下的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爱国。我们一定要爱这个国家,爱这个国家的百姓,当然也包括台湾同胞,能够为他们做多少就做多少。

 

2013年《联合晚报》采访我,问我能否评价一下我父亲。我说,首先要说的是邓小平先生“知人善任”,而我父亲则是“不辱使命”。这四个字,再加上他的“报国有心,爱国无限”。其他再多的评价都是多余的。我父亲的后半生,就是认认真真把两岸交流这件事做好,真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年连战主席和宋楚瑜主席访问大陆,父亲已病重,化疗导致头发全掉了,但他还是硬撑着和他们会面。见完宋楚瑜先生,第二天就进了手术室。父亲这么忘我,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时日不多,能做多少做多少。我们天天和他在一起,难道会没有触动吗?这就是为什么我现在花这么大的精力去推动两岸交流的原因。

 

 

马英九印象:温文尔雅为人谨慎

 

上海观察:2013年台湾纪念“汪辜会谈”20周年活动上,您曾经与马英九先生见过一面,您对马先生的印象如何?

 

汪致重:我跟马英九先生见过面,也交谈过。单单从人的角度来说,我认为马英九先生是一个好人,非常中规中矩、温文尔雅,为人非常谨慎,说话非常小心。

 

在那次纪念活动上,马英九先生对我说“你跟你父亲长得非常像”,我回说大陆不少人夸你是美男子。马先生在致辞结束后,向辜振甫夫人辜严倬云和我分别致赠了寓意“轻舟已过万重山”、“山高水长”的木雕作品。这个木雕作品是马英九先生特别请台湾一位雕刻家雕刻的,寓意是:一路惊涛骇浪已经过去了,“轻舟已过万重山”。用的是台湾特有的牛樟,香得不得了。

 

上海观察:也是在这次活动上,您提到汪老和辜老“以两岸百姓的长久福祉为根本、以对历史与民族的责任”为唯一动力,您为什么特别讲到责任两个字?

 

汪致重:我讲这番话的意思,是说两岸六十多年时间,两岸其实都是各自在走各自的路。我们有各自的辛酸坎坷,也有各自的成就。但是我们两岸有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能让我们的后代变得更坚强,如何能抵抗得住外界来的暴风骤雨。两岸是兄弟,虽然现在分家过日子,将来如果我们的子孙碰到了困难,谁来帮?是不是兄弟携手,全力以赴互相帮忙?我的重点是在这儿。

 

后来我又讲到了两岸现在面临的世界格局。在这个格局下,两岸到底应该共同来做什么。我说,这个时代要求我们,以更明确的责任与更多的思考,以不断创新的思维方式与理念,以更宏大的心胸与格局,来看待亚洲与世界的变化与发展,来把握我们共同面临的发展机遇,来分享我们彼此的经验与教训、探索一条两岸共荣之路。

 

台湾大部分朋友,其实他们都是非常赞成我这个讲话的。我那天的讲话,后来所有的人在场底下长时间鼓掌。

 

 

谈两岸交流:用心体会,以情感人

 

上海观察:去过台湾的人都说,台湾是一个很美的地方,百姓热情淳朴。除了观光旅游,两岸之间的交流如何才能更加深入?

 

汪致重:2010年,也就是我父亲去世五年之后,我才第一次去台湾,感受非常强烈。我所到之处,不管是北部还是南部,当听说我是汪老的后人时,不分男女,所有的人都非常恭敬,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还站起来向我鞠躬。我当然知道他们是向长眠地下的汪老表达敬意。

 

我父亲曾跟我讲,两岸交流一定要“用心体会,以情感人”。如果不用心去体会,你怎么能知道人家心中的苦?不用情去感人,你怎么能够让别人觉得你是他们的兄弟?我父亲讲过,两岸分隔已有六十几年,可能需要差不多相同的时间,才能够真正地相互理解相互接受。我个人觉得两岸人民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不能说我们到台湾自由行,阿里山、日月潭转一圈就了解台湾了,不是这样的。要用心去体会,要用情去感动,只有这样,我们海峡两岸才能真正地去相互了解。

 

上海观察:这样的了解和理解是双向的,两岸双方都有责任去推动交流。

 

汪致重:所以我常常跟台湾的一些朋友讲,台湾如果没有过去悲情的历史,就不会走到今天;但如果一直保持着悲情,台湾就不会有明天。台湾人一定要走出悲情的阴影。台湾朋友听完以后,都觉得这个话讲到他们的心里。

 

我还跟台湾朋友说,我们的历史造就了我们的思想方法,你们的历史造就了你们的思想方法,但是你们和我们,都不应该停留在昨天,我们应该朝着明天走。所以两岸一定要相互了解,才能真正懂得彼此。

 

上海观察:相互了解,应该也包括对两岸历史的认知吧。

 

汪致重:只有了解历史,才能对两岸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我们不能盲目评断这个好,那个不好,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有着它本身的历史背景与社会背景。我们要看到海峡两岸的真实情况,要努力去挖掘去思考事件的原委,要去想怎么样使它变得更好,怎么样把不利因素转变成有利因素。我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两岸人民能够重新走到一起来。

 

上海观察:您刚才特别讲到,台湾南部的乡亲对两岸交流很期待。“习马会”之后,不管内外环境如何变化,两岸交流、和平发展交流应该还是会坚持下去。

 

汪致重:两岸交流不仅要继续保持下去,而且会规模越来越大,联系会越来越紧密,这是大势所趋。

 

去年12月,我在台南走访一家做糕点的小作坊,老板跟我讲,他们现在给大陆出货,每天都忙得不行,但是他们不敢扩大规模,因为害怕两岸关系有变化。我就跟他讲,未来海峡两岸的关系只会越来越好,而不会越来越坏。台湾任何一个领导人如果破坏了老百姓的利益的话,他怎么会有选票呢?所以我说你们大胆地去做生意,两岸关系是不可逆转的。

 

上海观察:您这些年在农业等各方面和台湾广泛交流,未来如何实现大陆和台湾在产业、技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和合作?

 

汪致重:我曾经跟宋楚瑜先生有过交流,他讲到的一个数字给了我很大启发。宋楚瑜告诉我,台湾上世纪50年代时的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约为73%左右,现在这个比例连8%都不到。要让我们国家真正地变成一个富强的国家,发展农村经济至关重要,万众创业是关键。在这方面,台湾地区的技术和人才对大陆就很有帮助。将来如果大陆农村发展起来了,农业人口走进城市服务业,台湾的经验技术都有了用武之地,台湾人也能找到平台,也能得到发展,这是互利共赢的事情。

 

我们现在在桂林、滁州等地做农业、观光、旅游休闲综合体试点,这些试点毫无疑问一定会用上台湾的一些技术力量。比如我们在桂林龙胜县潘内乡试种台湾屏东科技大学的红藜麦种子,现在已经发芽了。我们就是想让这个山村的农作物,既有景观又有经济价值,真正让当地山里的瑶族农家实现脱贫致富。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图片来自网络,本文编辑:洪俊杰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