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上海新记录到一种萤火虫,只有3种“土著”的结论要改了?
分享至:
 (4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刘再骋 2022-07-26 06:01
摘要:知道它们在上海有了一片乐土,心里默默支持就好。

上海有3种“土著”萤火虫:黄脉翅萤、条背萤、天目山雌光萤,但现在可能要再加一种——端黑萤。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7月25日从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获悉,该园近期记录到端黑萤,其多项特征均明显区别于此前园内广泛分布的黄脉翅萤。

长期跟踪研究萤火虫的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教授付新华告诉记者,上海记录到端黑萤的时间还可以往前追溯3年。

2019年,受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委托,他曾带领团队摸过该园的萤火虫“家底”。当年7月的一个晚上,他曾记录到十几只端黑萤。

“此前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只有黄脉翅萤的记录,而端黑萤与其区别很明显,所以一看就辨认出来,我印象非常深刻。”付新华表示,端黑萤和黄脉翅萤主要可以通过体型大小、发光颜色及频率等来分辨。

端黑萤为棘手萤属萤火虫,无论雌雄,体型均大于黄脉翅萤。端黑萤雄萤体长0.7厘米,雌萤体长1厘米,黄脉翅萤雄萤体长0.5厘米,雌萤体长0.7厘米。

发光颜色上,虽然乍一看都是黄绿色,但端黑萤明显偏黄,黄脉翅萤明显偏绿。

发光频率上,端黑萤闪光节奏相对缓慢,当温度为23℃、湿度为89%时,雄萤闪光0.9秒会“歇”2.8秒。黄脉翅萤雄萤的闪光节奏更快,大约闪1秒“歇”1秒。

除了上述特征外,端黑萤和黄脉翅萤集中“演出”的时间也有区别。

端黑萤每年7月至8月成虫羽化,成虫盛发期为7月底至8月中旬。黄脉翅萤每年5月至9月成虫羽化,成虫盛发期为6月。

由此推断,当6月中下旬在上海邂逅绿色萤火时,大概率遇到的就是黄脉翅萤。7月至8月如见到黄色萤火,那要恭喜这位市民,遇到了难得一见的端黑萤。

端黑萤  来源:付新华

黄脉翅萤  来源:付新华

相比成虫阶段,幼虫阶段的萤火虫更难被观察到。

如果有幸见证幼虫捕食,可以将捕食对象作为分辨端黑萤和黄脉翅萤的依据:端黑萤幼虫陆生,捕食蚂蚁等小型昆虫,也取食死亡的昆虫尸体;黄脉翅萤幼虫陆生,对蜗牛、螺等“情有独钟”。

端黑萤幼虫  来源:《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

黄脉翅萤幼虫  来源:《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

付新华表示,端黑萤属于萤火虫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在我国湖北、湖南、浙江、四川、河南、江苏、安徽、福建、台湾等地均有分布,但在上海并没有明确的记录。

“没记录不等于没有,不能据此断定端黑萤不是上海‘土著’。”付新华坦言,可能因为原本分布在上海的端黑萤种群数量稀少,加之萤火虫本就是较难观察的物种,如果地区萤火虫的监测、调查工作不足,是很可能错过的。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目击到端黑萤后,曾多次尝试用手机、相机拍摄,但拍出来一团漆黑,“这种萤火虫走位飘忽,往往闪一下就‘消失’了。”考虑到人工光源会严重干扰萤火虫的“婚配”,因此科研人员使用设备时极其谨慎,不用闪光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记录。

6月中旬,黄脉翅萤飞舞,由于数量明显多于端黑萤,拍摄相对容易  来源:上海滨江森林公园

黄脉翅萤  来源:上海植物园

既然端黑萤在浙江、江苏等邻近省份有分布,有没有可能上海滨江森林公园这些端黑萤是外地“搬”过来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似乎应该先在嘉定、青浦、金山等区记录到端黑萤,而非上海东北角的沿江地带?

对此,付新华表示,不能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本地就有分布,只是一直没记录,这种可能性更大”。

此外,专家呼吁,不要过多关注萤火虫的新记录,有新记录并不是一件值得太高兴的事情,一方面说明这个种群本就脆弱,好不容易才被记录到,另一方面也说明相关科研监测活动开展得不够多、不够深入。

城市荒野工作室负责人郭陶然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指出,今年所谓的“上海萤火虫迎来大年”其实对萤火虫并非好事,可能反而引发非理性的追逐热潮,进而影响、破坏萤火虫的生境和生活,把现有的脆弱栖息地找出来、保护起来,不去打扰萤火虫,才是当务之急,“知道它们在上海有了一片乐土,心里默默支持就好。”

天目山雌光萤,雌萤为幼虫形态,有31个发光器,雄萤不发光,虽然是上海“土著”,但在上海的罕见程度不亚于端黑萤,目前记录极少  来源:《中国萤火虫生态图鉴》

题图来源:付新华
题图说明:端黑萤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