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六中全会《决议》序言开头,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段话?
分享至:
 (1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曾峻 2021-11-25 06:31
摘要: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问题,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的认识。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在序言开头写了这么一段话:“中国共产党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来,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已经走过一百年光辉历程。”这一表述开宗明义,进一步回答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问题,深化了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和历史使命的认识。

正确党史观的重要维度

由于环境条件、目标任务不同,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政策导向也会有所不同。基于对差异性的理解,人们将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这种做法对于把握不同时期的特点、认识历史的变迁十分必要。但是,如果把历史阶段固化甚至推向极端,则有可能把历史割裂开来、对立起来,进而导致思想混乱和行为偏差。《决议》明确提出,要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在看到历史的阶段性特征的同时,重视历史的承继性,把历史贯通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是新时代历史观、党史观的一大特色和贡献。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从中华民族5000年、社会主义500年、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历史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由、中国共产党的实践。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指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有重大区别但又相互联系,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用一个时期否定另外一个时期。同年12月,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他明确强调:“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这种正确党史观在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得到更充分体现。在今年“七一”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立为党百年奋斗的主题。尽管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所从事的一切工作有所不同,但其出发点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作出了贡献。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继续贯彻正确党史观,在分别回顾和总结四个时期的历史任务、历史成就和历史贡献之前,首先提出了贯穿百年始终、居于统领地位的主题。比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把党的历史视为连续性与飞跃性的统一体,反映的是一种对待历史的实事求是态度,也反映了一种大历史观。“大历史观”之“大”不仅在于历史跨度之大,而且在于对历史内在动因体悟之深。

中国共产党的独特禀赋

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两个始终”标注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担当和远大追求。

作为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政党从一开始便代表着特定社会成员的利益,用特定纲领和组织化形式影响政治运行和决策,以实现自身及其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最大化。Party(政党)的词根是Part(部分),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换言之,政治诉求的“内向性”是一般政党的特征。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群体范围由“阶级”而扩展至“人民”乃至“民族”。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又将幸福、复兴与人民、民族联系起来,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这就表明,中国共产党的追求具有显著的“外向性”特点,即以人民大众的最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最伟大梦想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如果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着眼于现实的追求,那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则着眼于远大理想,使实际作为拥有强烈政治底蕴和“长期主义”导向。

无论是初心使命还是理想信念,都成为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内驱力,也成为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支撑。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一场社会革命接着一场社会革命,我们永不懈怠;为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实现理想,以大无畏精神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化解一个又一个风险,我们永不气馁。在推进伟大社会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主动推进自我革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人民的主心骨和伟大复兴的中流砥柱。

新“赶考”赋予新内涵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是贯穿党的百年历史的两大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宣告第一大任务圆满完成,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70多年不断努力,我们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方面取得举世瞩目成就,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迎来”还不是“完成”,“进入”也不是“走完”。现在,向着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新的“考卷”已经展开。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句话中,“全面”意味着领域、范围、受益对象的广泛性,“建成”意味着完全达到的决心和意志,“社会主义”意味着更高水平的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现代化”意味着经济社会形态的转型跃升,“强国”意味着更高质量的发展和全球性的更大影响力、感召力。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将在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新征程上写下新的光辉诗篇,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