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深度 | 连线3天:东盟系列峰会看点几何
分享至:
 (1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安峥 2021-10-25 22:13
摘要:如何建立可持续、各方都接受的地区安全架构,已成为东盟以及东亚各国的关切所在。

本周,国际舞台大戏连连。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将在意大利罗马聚首,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在那之前,东盟系列峰会将率先于10月26日以视频形式拉开帷幕。东盟国家以及中国、俄罗斯、美国、印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伙伴国领导人将参加会议。

在新冠疫情时有反复、全球经济复苏“分化”、“伪多边主义”甚嚣尘上之背景下,本轮系列峰会将聚焦哪些议题?中国和东盟将上演怎样的互动?东亚区域合作未来方向何在?

局势之变

东盟峰会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10月26日至28日,第38届、第39届东盟峰会以及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将以视频形式并期举行。作为今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文莱为东盟确定了“共同关注、共同应对、共同繁荣”的主题。越通社指出,会议将聚焦东盟后疫情时期的复苏、提升解决共同挑战的能力,把握新机遇,实现共同繁荣,维持合作,实现地区长期目标等问题。

东盟峰会之后,东盟国家将与地区伙伴举行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其中包括第24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第24次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第16届东亚峰会。在此期间,各方将围绕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密集开会10余场。

与去年相似,这是疫情肆虐、经济下挫双重阴影下的特殊峰会。但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早些时候,东盟国家普遍经历较严重的疫情反复,经济备受冲击;美国一边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外交攻势,一边推行“改头换面”后的“美国优先”,使得本不平静的地区局势平添波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周方银指出,今年的地区局势出现几点新情况。其一,疫情出现新变化,变异病毒来势汹汹,东盟抗疫形势严峻,各国信心下降。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比去年显著增大,去年以来的乐观情绪正在减退。其二,缅甸政局生变,东盟国家内在不稳定性正对地区合作产生影响。其三,自拜登上台以来,东盟国家对美国的对外政策、中美关系进行重新评估。东盟原本对美国抱有期望。但受阿富汗撤军、美英澳结成新安全伙伴等事件影响,东盟认为拜登政府的行为模式仍是“美国优先”的老一套,仍用联盟安全的传统方式解决问题,美国对东南亚的重视程度并没有显著回升。

发展之思

特殊背景下,本轮系列峰会将聚焦哪些议题?

舆论认为,抗疫、复苏、地区安全以及缅甸局势将成为中心议题。其中,东盟在本月中旬决定不邀请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主席敏昂莱与会,只允许一名非政治代表出席,引发外界关注。有东南亚媒体称,美国和欧盟对东盟施压,要求其对缅甸采取更强硬的立场。有日媒发现,冷落缅甸领导人是东盟54年历史上首次公开为成员国代表设定参会“门槛”。也有批评称,这一决定存在争议,东盟似乎正为了维护所谓的“信誉”,抛弃传统的不干涉政策,也加剧了内部分裂。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认为,系列峰会将围绕三方面话题展开。首先,东盟的发展。东盟已确立2025年实现一体化的目标,每年的峰会会对政治安全共同体、经济共同体、社会文化共同体三大支柱的进展做出评估和审核,为下一步行动制定计划和展望。其次,抗疫和复苏。各方可能会围绕疫苗共享、灾害应对、数字经济等具体合作领域展开讨论。再者,东盟与域外国家的关系。美国继续推行“印太战略”,与英澳结成小团体,对地区和平与稳定造成威胁。本次会议是否会讨论这一议题值得关注。

至于缅甸问题,许利平认为,东盟内部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因为各国发展阶段和水平不一样,认知存在差异。缅甸变局属于东盟内部事务,需本着协商一致、尊重主权的原则妥善处理,但不一定会成为公开讨论的热点议题。不过,受美国因素的不断冲击,以及一些域内外问题的凸显,东盟的团结确实受到严峻挑战。

“疫后复苏是最眼前的问题。”周方银指出,东南亚国家原本在抗疫方面具备一定优势,民众总体配合度较高,一些岛国能与外界形成一定隔离,但现在疫情对经济复苏造成较大冲击,中小国家的脆弱性进一步暴露。其次,缅甸领导人被排除在峰会之外,东盟团结出现问题,缅甸局势也将成为讨论议题。再者,东盟面临不少发展挑战,比如自身凝聚力问题、来自美国的压力、领导人换届危及政治稳定和政策延续等,可能都会在峰会期间有所涉及。

合作之机

值得一提的是,危机也孕育着契机。面对内外部的不利条件,东盟国家和地区伙伴也在努力探索、开拓合作空间,向外界展示区域合作的强劲动力。

比如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和东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守望相助、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精神。一方面,中方将东盟作为抗疫合作首要伙伴,迄今已提供1.9亿多剂新冠疫苗,并援助大批急需的抗疫物资。另一方面,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逆势上扬,东盟去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前三季度,双方贸易额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今年恰好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过去30年里,中国和东盟关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利平说,贸易规模扩大85倍,自贸区建设“落地”,95%以上的商品零关税;人文交流取得飞跃式发展;政治安全领域的机制化建设日趋成熟,形成领导人、部长高官等多层级磋商框架。在此基础上,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等多项倡议,聚焦东盟自身的发展议题,也为地区和平稳定起到推动作用。此外,中方已通过对去年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审核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RCEP的如期生效。可以说,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已成为中国和周边国家命运共同体的一块样板,也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试验田”。

“中国相当重视与东盟的伙伴关系,也是唯一一个一直支持东盟发挥地区合作中心作用的国家。”周方银指出,与之相对,美国在这方面并不明确,它试图用自己的“印太战略”对地区构成冲击。

自拜登政府上台以来,美国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笼络力度,副国务卿舍曼、防长奥斯汀、副总统哈里斯先后巡访多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东盟同行进行多轮磋商,但“套路”如出一辙:一边摆出合作姿态,一边肆意抹黑其他大国。有评论称,美国“葫芦里的药”无非是打着“合作”的幌子,将地区国家拉上“围堵遏制”的大船。

对此,《日本经济新闻》称,美国以南海问题为中心散布中国威胁,但获得的支持并不多。东盟对美国干预的怀疑态度根深蒂固,美国构筑对华包围圈的目标尚未达成。

专家指出,东盟国家需要得到与大国合作的更多机会,也欢迎美国等其他大国在东亚地区发挥积极因素,但不是以污蔑其他国家和挑拨离间的方式,发挥干扰作用、进行对冲式合作。“大国平衡战略是东盟国家一贯的外交原则,它们不会以损失自身利益、选边站队为代价。”许利平说。

置身于区域合作的大平台,“东亚地区一直以10+1、10+3等经济合作框架为重心,东盟可以从中发挥优势。”周方银指出,但现在,东亚合作之所以停滞不前,一大症结在于美国过分强调安全因素、依靠其同盟体系行事,安全问题对其他领域的合作产生外扩性的负面影响,导致经济合作受阻、危机管控不畅。因此,如何建立可持续、各方都接受的地区安全架构,已成为东盟以及东亚各国的关切所在。

“东亚是世界经济的重要风向标和增长极,东亚合作已积累丰富经验。”许利平指出,未来如何推进合作关键在于几点,其一,按照现有框架推进,尊重东盟的中心地位,坚持多边主义,而不是另起炉灶;其二,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等原则,照顾彼此舒适度,而不是一家说了算;其三,聚焦协调发展和共同防御风险,进一步促进贸易便利化自由化,推动地区合作互利共赢。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