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民声直通车 > 文章详情
“Prada”网红潮褪去后,乌中市集留下了什么?
分享至:
 (1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栗思 李曼 2021-10-22 15:59
摘要:网红潮褪去,乌中市集逐渐回归了原本的轨道。

十月已过去了大半,可这场关于“Prada菜场”的讨论却经久未绝……

作为上海老牌网红菜场,乌中市集从不缺关注。9月底,一场来自国际时尚大牌Prada与乌中市集的“跨界合作”,更是将这里的人气推向了新的高潮。

菜市场墙体贴满Prada印花图案,摊位上的花束瓜果穿上一层“Prada”外衣,购满20元即可获得“feels like Prada”特供购物袋……“时尚高冷”的奢侈品牌和烟火味十足的网红菜场的一次碰撞,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接连半个月,“精致妆容、时尚穿搭”的潮男靓女们纷至沓来,与“精挑细选、讨价还价”的上海阿姨爷叔在菜摊前比肩。

反差感的营销确实吸睛又吸金,但不少人对此活动并不买账。除了被媒体爆料的一女子“买椟还珠”之举饱受诟病,上海12345市民服务热线也收到不少市民吐槽:“菜场人满为患,老年人无法进入买菜”“门前的一条路是华山医院急救车来往的主干道,道路拥堵严重”“此活动并没有任何公益意义,既不关注菜农利益也没有关注到居民与社区的关系,还周围居民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

随着“Prada”离场,网红潮褪去,乌中市集逐渐回归了原本的轨道。喧嚣过后,乌中市集究竟留下了什么?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去乌鲁木齐中路318号走了走。


拍照者仍有,买菜客流尚待回温

10月19日上午10时,一位身着黑红相间连衣裙、戴着墨镜的阿姨瞅准人流空隙,站在了乌中市集的门口,摆好姿势等待对面的男子按下快门。伴随着男子的一声“好了”,阿姨迅速转身,给同行的另一阿姨留出位置。


△一身着红黑相间衣服的阿姨,正在市集门口等待对面的男子为她拍照。

拍照的男子是这条街的老住户。几年前因房屋动迁搬离此处,一直没再回来。听闻乌中市集大变样,还联名Prada开办了活动,他特意带着爱人和姐姐一家前来“逛逛”。“前几天人太多,我们想着等活动结束过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

墨绿色的门框、浅黄色的墙面、透亮的落地窗、暖色系的灯光……就算脱去了Prada的印花外衣,乌中市集依旧靠着自身的独特风格,在乌鲁木齐中路的诸多热门店铺中占据着一席之地。不少逛过乌中市集的人,都为它区别于传统菜场的干净、整洁而惊叹,再加上装修风格的加持,这个新型菜场早就成为了“魔都”的网红打卡地。几天前的周末,记者曾路过乌中市集,同样看到门前的几个小姑娘举着手机不断挪动,正在寻找最佳的拍照角度。


△市集门前,仍旧不乏拍照的年轻人。

可以说,Prada快闪活动将乌中市集拍照打卡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据二楼杂货铺的摊主回忆,“活动刚结束那几天,还有不少年轻人过来问我们,还有没有手提袋。”

当拍照打卡功能占据主要地位,菜场原本的功能属性反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一楼菜摊摊主方先生告诉记者,由于活动期间客流量大,每天涌入菜场的人成千上万,一些原本要来买菜的老顾客客源反倒流失。“不少老顾客看到这里人特别多,买菜不方便,就转去别家了。”例如住在附近的饶先生就曾为了躲避拥挤,选择走到一公里以外的延庆路买菜,他还特意拨打“12345”,希望管理方加强管理。而随着活动落幕,拍照打卡的年轻人不复再来,可老顾客却有了新的消费习惯,这让方先生颇为头疼。

可喜的是,客流正在回温。相比较17日屈指可数的客流量,10月19日上午,记者在乌中市集看到,菜摊前围着买菜的人多了不少。“萝卜多少钱?”“丝瓜怎么这么贵?”爷叔阿姨们讨价还价的声音此起彼伏,让市集重新多了几分烟火气。不过,买菜的人中鲜少看见年轻人的身影。


△19日,市集的客流回温不少。


“我希望别再搞这种活动了”

回忆起这次为期14天的联名活动,菜摊摊主小邹的第一反应就是“累”。

活动前几天,管理方采取严格的限流措施,加上Prada每天给的袋子数量也少,小邹和姐夫连同爸妈共4人齐齐上阵尚能应付。可后期,限流被取消,Prada发放的袋子数量有所增加,大家几乎都没有休息的时间。“一下子来了很多人,也不知道是真想买菜还是拍拍照,但是有人在你就不能歇着,从凌晨两三点开始,进货、铺货、卖菜……需要超长待机。”

另一家菜摊摊主方先生则对记者直言,“我希望别搞这种活动了。”在他看来,整个活动期间真正买菜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借菜”拍照的人。“袋子数量有限,发完了,大家就拿着带有包装袋的蔬菜摆拍。”而这个行为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要么菜拍着拍着不见踪影,要么旁边原本要买菜的人看到菜品被翻了多次后,干脆放弃购买,“造成了不少浪费。”刚刚送完菜回来的刘师傅还透露了个细节,不少从外地赶来的游客买完菜、拍完照,因为不方便携带,干脆直接送给楼上的摊主或者住在附近的人。“之前那个把芹菜扔掉的小姑娘就是从我们这买的,她不是直接就扔进垃圾桶的,是因为没送出去……”

比起摊主们,更加反对这场活动的,是乌中市集的大部分消费群体。作为市集常客,许阿姨每周二都会到2楼售卖火锅食材和半成品的蔡阿姨摊位上买上点促销的半成品。可回想起活动期间市集的拥挤程度,她不由得叹了口气,“本来很快就能买完,结果人太多了,挤进来就要很久。” 随之而来的,还有“占用民生资源”“人车无法正常通行”各种各样的吐槽。蔡阿姨声称,某天晚上9时左右,对面还有住户嫌吵闹推窗大骂。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类似Prada这样的国际品牌主动联合菜场做活动,对丰富消费体验、提升消费层级是有益的。从国际消费趋势来看,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与传统消费场景结合,走向民间,这是大势所趋,也是优化城市商业环境一次尝试。而且,活动确实吸引来了大客流,也的的确确增加了摊主们的收入。2楼售卖鲜肉的师傅坦言,“生意相较之前确实好多了。”售卖火锅食材的蔡阿姨,收入更是翻了个番,这让他们对这次活动多了几分肯定。而更有意思的是,多位摊主在采访中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一点,“你们年轻人都不进菜场了,一些菜都不知道也不认识,能吸引现在小年轻逛市场也是不错的。”


△菜场的烟火气正在回归。


专家:跨界合作应形成长期互利效果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教授晁钢令看来,这样的快闪活动根本不能称之为“跨界合作”。“所谓跨界合作,必须要有长期的合作模式,形成互利效果。”反观此次活动,策划者深谙流量密码,前来打卡的人收获了社交资本,活动双方以低成本的方式获得关注,知名度有所提升,可对菜场本身而言,“骤增”的流量并未带来相匹配的利益提升和客源拓展,可谓收效甚微。

近年来,为了谋求转型,吸引客流,申城各大菜场卯足了劲,争当网红,这次与Prada合作的乌中市集仅是一个现象的缩影。层出不穷的巧思吸引了年轻人的注意力,可距离转化为菜场新的消费力还远远不够。我们不由得要问:菜场究竟应该怎么做?

在许多论坛上,不乏对菜场功能属性的讨论。“菜场是为附近老百姓服务的,老百姓喜欢的是物美价廉、实惠便利的菜场,而不是用国外名牌来装饰的菜场。” 对此,晁钢令深以为然。他介绍,相关研究显示,中国绝大多数老百姓,对性价比的追求比对品质的追求更高。换句话说,价格上的优惠才是消费者购物的主要需求。因此,相当一部分依靠个体商贩经营的传统菜场,首要工作仍旧是满足民众对菜品新鲜、价格低廉的追求,“政府部门也应当考虑保持类似菜场的合理布局。”

当然,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菜场也被赋予了更高的期待。晁钢令认为,如今的菜场布局正在呈现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结构。“现在面向一些中高收入人群的生鲜超市、菜店等,价格稍高,但环境更好,也满足了相当一部分人的需求。”很长一段时间内,菜场的发展将以功能的多元化和综合化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就像现在一些综合性的商场,消费者不仅可以买菜,还能满足其他的日常需求。”

想要为菜市场注入新的生机,光吸引来客流还远远不够,还得想办法延长消费者的停留时间。晁钢令建议,乌中市集可以结合周边居民诉求,在功能多元化方面予以拓展。“如果能提供和目标顾客实际需求相一致的、其他方面的一些供应,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可能对顾客的吸引力会更强、更久。”

栏目主编:毛锦伟 文字编辑:毛锦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