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民声 > 民声直通车 > 文章详情
申城突降大雨,浑身淋个湿透的市民拨打“12345”提出了这个建议……
分享至:
 (62)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郑朕 刘晓庆 2021-08-20 16:20
摘要:如对公共空间功能或景观有提升,是有可行性的。

天气说变就变,有时走在健身步道,前一秒还在悠闲吹着江边微风,下一秒就可能大雨如注。“一次同家人散步,突然下雨躲避不及,能不能在滨江步道沿线增设一些避雨亭?”

近日,市民杨女士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提出了建议。她说,黄浦江浦东段滨江步道是非常好的公共空间,饭后她常和家人出来走一走,不仅对身体好,还增进家庭感情。不过美中不足的是,步道沿线可以躲雨的地方太少,一些回廊虽有顶棚,但却是镂空的,没办法躲雨,一场雨下来,全家人都被淋得狼狈不堪。

申城“一江一河”贯通后,黄浦江滨江步道既是城市地标,又是市民钟爱的公共空间。真的缺少避雨设施吗?记者选取了数段滨江步道实地探访。


记者体验:部分滨江段遮雨设施略少

8月11日,记者从丰和路、滨江大道交叉路口向西南方向进入浦东段滨江步道。步道分为骑行道、慢行步道和跑步道。江边风景很好,不少市民在此散步、跑步、蹬单车健身。

△一位市民在步道骑车时突降暴雨。

上午11时,天气转阴,豆大的雨点突然砸下来,越下越大,步道很快积出一块块小水塘。确如市民所言,步道可供挡雨的设施并不多。记者虽然撑着伞,但由于风雨交加,仅步行十几分钟,鞋子里已经灌进雨水,裤子也有一半浸透。1公里后,一小段步道上方终于出现了数十米长的玻璃顶棚,可供躲雨。

△一处可躲雨的步道。

走到商城路,记者看到许多市民挤在“望江驿7号”内外“望雨兴叹”。有的市民是冒雨冲过数百米来此躲雨的,头发湿透,裤腿还在淌水。在抵达望江驿7号前,记者走了约2公里长的滨江步道,能躲雨的点只有上述玻璃顶棚处、3处公共卫生间以及两小块天桥下方。

△暴雨天气下,望江驿7号挤满了躲雨市民。

再从其昌栈码头到歇浦路渡口,约3公里长度内的步道,遮雨设施比前一段密集了一些。有两个“望江驿”可供休息,3处灯塔下方可以躲雨,还有1处比望江驿稍小些的望江亭。不过,从3号灯塔到望江亭中间的滨江步道,虽然每隔数十米就有一块大面积长椅休息点,但其上方的顶盖结构是格栅状,无法休息避雨。

对岸是徐汇滨江。8月13日,记者从凯滨路尽头向东北方向进入徐汇滨江。相较而言,这段步道商业设施较为丰富,名为“水岸汇”的服务功能区域也较为密集。咖啡店、“RUNBASE”跑者休息室等都可供避雨。

△杨浦段滨江步道的凉亭。

8月15日下午大雨刚歇,记者又从东方渔人码头处向西进入杨浦段滨江步道。下午5时,已有很多市民、游客在江岸边散步、拍照,还有很多装备齐整的跑者正伴着江风挥洒汗水。朝西走约300米,3个大约两三平方米的凉亭映入眼帘,下方设有一排座椅。但凉亭的椅背和顶棚均是方形木条做成的镂空格栅,雨水还顺着镂空处滴滴答答地往下滴,显然也无法避雨。顺着杨浦滨江步道行走约800米后,一个跑者驿站为市民提供了难得的避雨点。驿站由一间玻璃房和一条有屋顶的长廊组成,内部设置了两排座椅和一台自动贩卖机,可供二三十人同时避雨,不过玻璃房目前并未开放。


是否要增设?多数居民表示赞同

对于“步道沿线建小微雨亭”的建议,杨浦滨江步道的“常客”张女士认为很有必要。每天晚饭后,她都会和爱人一起在步道散步,对于上海频繁的降水她深有同感:“上海雨水很多的,说来就来,上次我们是运气好,下大雨的时候跑几步就是一个屋檐,不然就只能干干爽爽出门,湿湿哒哒回家了。”

△市民在望江亭外避雨。

“有时候下那么大的雨,打伞根本没有用,身上都湿透了,找了好久才能找到一个躲雨的地方。”市民赵女士认为,健身步道与街区不同,没法随时躲进商铺,如果就近没有遮风挡雨的建筑,一旦下雨,体验感就会很差。她建议,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适量增加遮雨设施的密度,来提高市民走在健身步道、公共绿地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这段路只有一个跑者驿站可以避一避雨,确实有些不方便!”在杨浦滨江步道,一位丁阿姨说。她的话也引起了旁边躲雨市民的附和:“上次我带小孙子来江边散步,突然下阵雨,躲都没处躲,我们又跑不动,硬是淋了不少雨。”“要是能多点躲雨的地方,雨来的时候,我们就不会这么狼狈了!”

△下着小雨,仍有很多市民在步道健身。

不过,也有不少市民看法不一。在徐汇滨江绿地跑步的市民卢先生认为:“如果能有一些,当然更好。不过现在资讯获取途径多,也可以查好天气预报再出门锻炼。”有市民则认为,跑步需要开阔的场地,没有雨亭也可以接受,偶尔淋淋雨,也是在锻炼自己意志力。


“会客厅”虽讲究多,但配套会不断完善

以滨江浦东段为例,“步道沿线建小微雨亭”的建议有没有可行性?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的规划建设、维护管理部门。

浦东新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表示,作为城市里的“会客厅”,滨江区域的公共空间对建筑样式、布局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单单为了躲雨是不难的,但还要兼顾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不过,从贯通开放到现在,我们已经采纳了很多老百姓的意见,对滨江好的建议,我们会采纳。”他向记者介绍,目前,东岸滨江步道全线22公里,本着“先贯通,再提升”的思路,为了方便市民,贯通后已增加了不少配套设施。自2018年底开始,沿线陆续建成了22座望江驿,内部有公共卫生间、无线网络、还可以借阅书籍,同时室内室外都有休息区域,承担了临时避雨的功能。步道边已建设了3座望江亭,属于缩小版的望江驿,兼有休息、观赏、卫生间功能,可以为市民遮风挡雨。此外,沿线56间公共卫生间也能在大雨时提供庇护。

△休息点镂空设计的顶棚起不到遮雨效果。

针对市民反映的一些建筑设计成镂空格栅状无法避雨的情况,东岸集团一位曾负责规划设计的工作人员则解释,其设计初衷是紫藤花架,需要几年的生长才能出效果。花架并非用于遮雨,所以不会封顶。且如果有顶,由于高度太高,养护工人很难爬上去进行日常的养护,维护费用会大大增加。

△东岸滨江步道一处未开放的建筑。

可供避雨的设施是否缺少?她告诉记者,整个公共空间的方案经评审满足规范要求。市民之所以觉得可供避雨的设施少,原因之一是贯通工程还在验收阶段,没有收尾,很多配套建筑设施并没有开放。等到全部开放后,在一些区段,每200米左右就有可供避雨的建筑设施。在公共空间新增小微雨亭等建筑,由于涉及到占用绿地指标,实施起来比较慎重,但是如果对公共空间功能或景观有提升,则是有可行性的。此外,从徐浦大桥至浦江镇1.8公里滨江步道正在开展前期的设计规划,会考虑市民的建议。

栏目主编:毛锦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