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紫禁城的地基有多稳?故宫地下还有宫殿!故宫负责人在上海揭秘故宫地下故事
分享至:
 (8)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2021-01-04 16:55
摘要:故宫背后是一代代“故宫人”的守护。

紫禁城的地基是怎么样的,牢不牢固?传闻中故宫地下还有宫殿,真的是如此吗?日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在上海参加上海广播电视台《书声》2020年度文博盛典时揭秘:除了巍巍宫殿和186万件精美的文物,故宫“地下的故事”同样精彩。

赵国英说,故宫背后是一代代“故宫人”的守护,让故宫考古工作得以传承。

紫禁城的城墙非常牢固

去年刚刚过了600岁生日的故宫,城墙能否经得起岁月侵蚀?

赵国英给出的答案是“没问题”。随着故宫博物院工作的开展,需要进行一些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建设前必须要进行专业的考古,以确保工程本身对紫禁城的建筑没有损害。2014年一次工程建设时,故宫的考古人员曾对紫禁城东城墙的墙基进行过一次非常专业的考古考察。

城墙的地下,埋藏着五层基础,每层基础由一层砖和一层夯土构成,“是非常扎实的地基。”赵国英透露,通过这次发掘,可以告诉大家,“紫禁城的城墙非常坚固,大家可以放心。”

故宫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前都有专业考古检查以确保不对故宫造成伤害

故宫下还有宫殿

2015年,故宫曾对慈宁宫的花园进行过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一个磉墩。磉墩一般是建宫殿时需要立起大柱、有柱础时才会出现的东西。这一发现意味着过去这里不是一个空地,而是曾经存在过巨大的宫殿。

“当时如果大家来慈宁宫花园参观就有眼福了,能看到我们正在考古工地现场进行发掘。当时我们边发掘、边展示、边开放。”不过赵国英透露,当时的考古现场现在已经按照专业规定,将其恢复为后来的花园了。

据介绍,当时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的考古调查发现,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考古工作者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发现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

从此处大体量墙基在层位关系、施工工艺、出土遗物等方面看,该墙基与慈宁宫花园东侧发现的明早期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基本一致,可以判定其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

赵国英还透露:去年11月,故宫工作人员在紫禁城清宫造办处遗址发现大量钟表零件,并再次发掘出磉墩。“这意味着这一地域地下也有大型宫殿。”

2016年故宫对外宣布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

故宫守护离不开一代代考古人

赵国英展示了一张2014年的照片:当时南大库区域发现了一个御用瓷器埋藏坑,明清的瓷器都有,且量非常大:“这个现场按规定已经复原了,就在故宫家具馆附近。”

发掘现场,除了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还有一位拿着拐杖的老人,他几乎出现在每一张故宫考古挖掘现场的照片里。

“只要故宫有考古发现,他必然亲临现场。”据赵国英介绍,老人是第四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张忠培,毕业于北大考古系,是著名的考古专家。赵国英展示了一张1990年张忠培在任时的照片:“故宫考古工作是他一手规划建立的。”另一张照片是张忠培去世前10天在紫禁城拍摄的,当时是他去医院检查后回家途中,他说“我可能再也见不到紫禁城了”,于是留下了这一张照片。

“张先生的学生纪念他,说他对故宫有一股‘未了情’。”赵国英记得,去年11月紫禁城清宫造办处遗址发掘现场,因为不允许用无人机,考古工作人员爬上房顶、铲车拍下全貌。“故宫考古‘仍未了’,年轻一代考古人正在继续工作,并且队伍越来越强大。”

栏目主编: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