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音乐谷转型升级还需跨过几道坎?
分享至:
 (2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 周楠 2016-08-13 18:50
摘要:28万平方米的上海音乐谷,地处虹口港腹地,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了完整水系格局的历史文化风貌地区。自2011年作为主题式街区整体开发后,逐步成为一个由历史建筑、老厂房、石库门民居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城市更新样本。不过,要在上海众多的文创园区中形成独有特色,上海音乐谷恐怕还需跨过三道槛。

夏日夜晚,在上海音乐谷周围走走别有风情。1200多米的河道,蜿蜒成“人”字,八座百年历史的桥梁跃然水上,绿色爬山虎爬满了红色砖墙,不时可见竖琴、音符等音乐元素装饰其中。不远处,1933老场坊里上演着左岸话剧,哈尔滨路上书店、茶馆、照相馆内的灯光烘托出文艺的情调。

 

28万平方米的上海音乐谷,地处虹口港腹地,交汇了俞泾港、虹口港、沙泾港三条河流,以海伦路、溧阳路、四平路、周家嘴路的围合区域为主体范围,是目前上海唯一保存了完整水系格局的历史文化风貌地区。自2011年作为主题式街区整体开发后,逐步成为一个由历史建筑、老厂房、石库门民居等多种元素构成的城市更新样本。

 

不过,如何真正实现老城厢的完美转型升级,并在上海众多的文创园区中形成独有特色,上海音乐谷恐怕还需跨过三道槛。

 

如何更加名副其实?

1933老场坊内举办的久久动物园复古集市

前不久,上海音乐谷忽然涌入粉丝,一位位头戴绿色牛角的时尚青年排起长龙……什么情况?原来,全国首家O2O音乐教育平台线下学习中心——牛班音乐学校在音乐谷开业了。牛班的校长,是知名音乐人胡彦斌。

 

牛班音乐学校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11间装修考究的教室都辅以专业录音棚声场设计,号称打造“五星级学习环境”。开班当天,近1000万人线上收看了直播。

 

随着牛班音乐学校落户,音乐谷内的“音乐势力”也日趋壮大。

 

六年之前,国家音乐产业基地正式落户虹口区辽宁路46号,这是全国首个国家级音乐产业集聚区,其中集聚了上海新汇文化娱乐集团、上海声像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音像有限公司、上海高瞻音乐剧剧团等一批业界龙头、特色企业及行业协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音乐产业链。

 

五年之前,虹口区经过专家规划论证,正式提出打造“音乐谷”的想法: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为中心,1933老场坊、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在内的八大园区为依托,形成一个以原创音乐为主题,涵盖音乐制作、艺术人才孵化、演艺会展、衍生品交易和文化消费在内的产业集聚地,同时也是一个主题式街区整体开发项目。

老友记咖啡馆

目前,已入驻的企业包括全球华语区规模最大的偶像团体SNH48、全新互联网独立音乐互动平台“看见音乐”,和致力于打造国内最大规模演绎资源管理服务商的东方·21文化集团等,这些企业从音乐文化交流、音乐产业交易、艺术培训等多层面打造产业发展,丰富音乐谷的主题内涵,进一步扩大了产业集聚度。

 

不过,从整体看来,上海音乐谷中的业态仍然是广义上的文化创意产业,吸引的音乐大咖还尚未能形成规模。

 

对此,上海音乐谷文化创意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萍表示,目前音乐谷所做的,主要是创造氛围、并通过政策扶持,形成音乐相关产业的集聚。

 

她告诉记者,区域内的很多音乐项目之间本身就形成了良好互动。像刚落户的牛班,就与区域内的偶像团体SNH48,以及国家音乐产业基地都有密切合作。胡彦斌还希望能在音乐谷打造全国最好的录音棚,目前正帮助他在音乐谷区域内的三角地艺术园扩大空间规模。

 

日后,音乐谷将会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将不符合文创产业业态的企业调整到其他商务楼,将更多空间腾出来,形成更有影响力和规模效应的音乐文创产业链。

 

如何与居民区有机共存


半层书店

原生态的生活气息,是上海音乐谷中很吸引人的一面。和其他创意产业园区比,音乐谷居民数量特别多,老厂房也多。徜徉其中,不经意间就走到了石库门房子边,遇上摇着蒲扇乘凉的阿姨爷叔。

 

这里的石库门建筑群,中西合璧,融合了中国传统深宅大院与欧式联排住宅,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人文内涵。与新天地、田子坊不同,这里的石库门不是孤立的街坊。嘉兴路、哈尔滨路留有多个石库门里弄,曾经拥有的菜场、酱园、浴室、剧院、中药铺、警署、老虎灶、混堂、鞋匠、饮食店、染坊、酒楼、杂货店等仍有许多遗留痕迹。

 

为留住历史文脉,虹口区对音乐谷区域内的建筑以修旧如旧、还历史原貌为原则,保护了一大批老建筑。然而,毕竟有一些石库门房子由于历史久远、设施陈旧,居民的生活条件堪忧,这样的环境还是和周围的艺术氛围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位于逼仄的虹口老城厢里的星梦剧院,是中国本土大型女子偶像团体“SNH48”的专属剧场,年轻偶像艺人们定期上演活力四射的“剧场公演”,成为年轻人的新聚点。可不远处,老石库门房子上的晾衣架上晒着各种花色的被子、衣服,让面对面的两幢石库门房子几乎成了拉手楼。

 

在三角地艺术空间,一群设计师将原先此处的公共澡堂改造成为交界艺术空间,刚举办的“女朋友的市集”别具特色。不过记者去采访时,发现楼上的空调一直在滴水,设计师颇无奈:“楼上就是居民的家,沟通了几次,没让我们上去修。”

 

对此,上海社科院信息所知识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兴全认为,文创园区如何与居民区有机共存是很多地方都会遇到的共性问题,在处理上尺度的拿捏非常重要。他建议,可先对居民的房屋租金进行评估,从而顺势而为,对房屋外立面进行修缮,或可保留部分原住民,将部分房屋租借出去,吸引一些文创企业入驻,从而形成相关的产业集群和商业区。

 

如何聚拢更多人气

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

在上海音乐谷,由老厂房集体“变身”而来的8个项目——国家音乐产业基地、1933老场坊、1913老洋行、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1930鑫鑫创意园、星梦剧院、三角地艺术园、音乐谷游客接待中心,已分别拥有自己的功能特色。


目前最具人气的地方,当属由上海工部局屠宰场变身而来的1933老场坊。这里已融入了国际美食购物、戏剧音乐演出、主题狂欢派对、公益跳蚤市集、时尚发布等多种新元素,不久前,《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刚刚在此取景。


2011年,1933老场坊与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联手合作,成立了上海话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旨在打造“苏州河北创意左岸”——1933文化左岸之戏剧演出品牌。随着1933空中剧院和1933微剧场的先后打造,1933老场坊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建筑中的戏剧新天地”。 每年约200场优秀话剧演出上演于“空中剧院”和“微剧场”,并不定期举办戏剧讲座、表演普及工作坊等戏剧领域的教育和交流活动。


另一个人气聚集地,则是半岛湾时尚文化创意产业园。其中,半层书店、彼此的茶、天真蓝照相馆等文化品牌,已经在年轻人中建立起稳定的消费群体,影响力覆盖到全上海乃至其他城市。


半层书店的两位创始人介绍,她们看中的,正是音乐谷俗中见雅、雅不避俗、闹中取静的环境,以及自然、人文、历史、市井、创意等多种资源的汇集。“希望这个书店能构建一个‘日常生活美学的微小样本’,影响一部分人,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之余有一个栖息的地方。”


在“彼此的茶”运营总监张子骅看来,各类艺术商铺的入驻,会使园区业态更加多样化,商铺之间也需要紧密互动,以便聚拢更多的人气。


不过,对于音乐谷目前人气还不足的问题,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很正常:“毕竟整体开发只有5年,尚属起步阶段。而且,与田子坊的商铺林立不同,音乐谷内主要的业态以办公为主,其中文创企业入驻率达到九成以上。”


李萍告诉记者,未来的音乐谷,将会有更多的开放空间呈现,营造出更多演出场所,期望成为一个能让老百姓走一走,并坐下来慢慢欣赏音乐艺术之地。

 

(图片来源:周楠 摄影  图片编辑:朱瓅  编辑邮箱:jfshquxian@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