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纵深 | 埋头苦干,洋山港桥吊司机的日常
分享至:
 (8)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一 2016-07-02 13:11
摘要:洋山深水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被许多东西感动着。

蒋工圣和张彦,一对师徒,两代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亲历着洋山港从藉藉无名的小渔村,到全球最大的现代化国际集装箱大港的发展进程; 也手挽着手一同在共产党人高远的精神航道中前行。
   


这群人吃饭,真有意思。
   

“把这盘豆腐摆整齐吧,歪了看着不习惯,像是船槽有偏差。”
   

“对,要是油罐箱,这可就危险了。”
   

你能猜到他们是谁吗?对,吊集装箱的桥吊司机。
   

吃着饭,依旧三句话不离本行,这让你看不清他们生活和工作的分界,但看得清快乐和工作的交融。
   

你更看不清的是他们的脸庞,因为他们总是坐在40多米高的桥吊驾驶舱里,总是处于忙碌的工作常态中。
   

但他们是快乐的,这种快乐不猛烈,却一直都在。他们和众多建设者一起,将洋山深水港从一个藉藉无名、灯火稀疏的小渔村,变成了巨轮云集、岸吊林立的集装箱大港。面朝大海、报效祖国,他们的脊梁坚挺,胸襟辽阔。

 

【起航】
   

一个冷冰冰的钢制大箱子,上面有很多的焊缝和铆钉,底部铺着木板,其中一端有两扇巨大的门———标准的集装箱非常像一只铁罐头盒。
   

其实,它的价值不在于是什么,而在于怎样使用。在集装箱出现之前,美国的食品、法国的成衣绝对不会遍地开花。而在集装箱出现之后,货运变得如此便宜,以至于某件产品产自东半球运至纽约销售,远比其在纽约近郊生产来得划算。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洋山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日益繁忙。
   

11年前,当时的上海振东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工圣率领盛东公司32人的筹备组成员,准备乘坐轮船奔赴小洋山岛时,景色与当今全然不同。
   

那天早上浓雾漫漫,大家一路上忧心忡忡,担心渡船不能开航,直到到了芦潮港渡船码头,立即云开雾散。“真是个好兆头呀!”蒋工圣脱口而出,32位精兵强将个个群情激昂。
   

然而,“开拓者”所带来的兴奋感,很快被近乎残酷的现实扫荡一空。32个人挤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没有饮用水,也没有电……时间一久,也有个别员工开始闹情绪。
   

问蒋工圣当时想没想过离开,他说,我就认准了一条:我是党员,要服从组织安排,这里很需要人,我必须留下。为了两个月后就要正式成立的盛东公司,蒋工圣把平均年龄32岁的员工们分成了5组,开始了开创之旅:每天召开例会,通报、安排工作,了解洋山一期码头建设进度,现场实地勘查……
   

早年工作中打下的过硬基础、天性中的不拘一格、禀赋中的奇思妙想,再加上神圣的使命感,让蒋工圣带领盛东公司渐渐成长。办公桌上的生产方案越堆越高,码头的堆场、道口、泊位一个个成形,桥吊机械一台台上岛,管理队伍越来越壮大。
   

今天再回头看,我们可以用很多个“第一”来概括开拓者的成绩:在蒋工圣的带领下,洋山深水港第一个月就“刚满月便成人”,完成了17.4万标准箱;开港第一年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23.5箱,远远超过了预期;第一次研发出集装箱边卸边装的创新技术,目前正在全球推广。
   

但就是创造了那么多“第一”的功臣,在采访中频频地把目光停在员工张彦身上:“这样的年轻人才是洋山深水港的希望,你该多和他聊聊。”
   

蒋工圣提到的张彦,是盛东公司一名普通的桥吊司机。说他普通,但他又不普通,“年轻有为”已经成为了他身上的重要标签。这个1983年出生的小伙子已经成为洋山深水港建设的排头兵。

 

【扬帆】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驾驶集装箱桥吊速度最快的人,在同行眼中,这些都是张彦响当当的“品牌”。但在张彦的心中最重的“金字招牌”就是“共产党员”。
   

“出名”之后,张彦想得最多的是,怎样与时俱进,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党员,最重要的是有责任心,要专注。”
   

跟着张彦上班,是一种新鲜的体验,但如果日复一日,你会发现,他的工作内容不仅强度很大,而且枯燥单一。
   

张彦的桥吊驾驶室距离地面有43米,相当于15到16层楼那么高。操作室一共5平方米见方,一整天的时间就要在这“小盒子”里“蜗居”。因为要透过脚下的玻璃观察下方的作业环境,所以整个工作过程中,桥吊司机都要始终保持身体向前倾斜60度。
   

船舶在港的时间成本是以分钟来计算的,港口也是一年365天全天候作业。如果赶上紧急任务,张彦往往在上面一坐就是12个小时。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还伴随着高要求———从驾驶室看去,集装箱装卸的误差不能超过半个拳头。
   

12个小时,张彦竟不觉得累,对他而言,这成了一种本分、一种自觉,他专注于此,也因此而忘了累。
   

张彦已经在盛东公司工作了7年,一共装卸过多少个箱子,盛东公司党群室工作人员柯伟罡给出了答案———49万个集装箱。这是什么概念?如果将他装卸的箱子一个个垒起来,总高度达约147万米,相当于3495个金茂大厦,或166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张彦性缓气和,天生就有一副好脾气。不过,在装卸集装箱的非常时刻,在每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节点,哪怕是最善于控制情感的人,感情的洪流也会喷泻而出。张彦笑说:“有时候,成功了就高兴得想掉眼泪。”
   

很多盛东人都记得他成功的泪水。2011年6月16日,灯光通明的洋山二期码头,829号桥吊下,着一身橙色工装的张彦和他的搭档谢誌钦走进了桥吊驾驶室。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张彦仅用4.17小时就完成了820箱的装船作业,平均下来,每小时装载196.64箱,创造了新的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
   

你能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么?中控室里一片欢呼,蒋工圣喜不自禁,谢誌钦紧紧握住张彦的双手,张彦热泪盈眶……
   

流泪,是因为对这份事业倾注了太多的热爱。当日日夜夜的心血凝成那一刻,又怎能不牵动每一根神经?

【危机】
   

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讲求敬业、奉献的党员精神会否远去?蒋工圣说,“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奉献精神,中国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才会有成就大事业的决心和面对危机的坚定。”
   

在开辟新天地、成就大事业的决心面前,曾经的磨砺都变成了珍藏。
   

2011年6月21日,一艘危机四伏、随时可能爆炸的集装箱货船慢慢靠上了盛东9号泊位码头。这艘船名为“智利国航瑞马”,船体严重受损,舱盖板上集装箱严重倾斜、开裂、变形,3个危险品箱和进入船舱的海水发生反应,正“嗞嗞”地释放着易燃气体。
   

在靠泊的“智利国航瑞马”轮上,歪七斜八的集装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冒着白色的易燃有毒气体,像一条随时会袭击人的毒蛇。
   

戴上防毒口罩,套上橡胶手套,蒋工圣带着10多名抢险队员一个接着一个登船。
   

40分钟后,藏在箱群里的危险品找到了;100分钟后,危险品被安全卸到直提外卡车上;5个小时后,“智利国航瑞马”轮在夜色中安全离开了洋山深水港码头驶向锚地。
   

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年都要在码头上演。
   

台风是集装码头的最大敌人,每每遇到台风,这里就会呈现和平日截然不同的场面:红色的大型机械,锚定的锚定,禁固的禁固,捆扎的捆扎;34台桥吊平日作业时前伸的巨大臂膀,此时抱着双肩巍然屹立,平时不停忙碌跑动的100台轮胎吊,一个一个像被点了穴位。
   

“安全是最重要的。”蒋工圣说。
   

张彦每年装卸七八万个集装箱,没有发生一起货运质量事故。问起他的秘诀,他说靠的是细心和沟通。
   

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惊险的时刻。有一次,一艘外籍货轮进港,当时大风呼呼地刮着。虽然在可操作范围内,但给吊装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张彦在作业中,当一个集装箱起吊后,准备从左边进入堆场时,风突然又大了起来。
   

“信号员,请你看看,现在风大,我感觉从右边进去,开档会大一些。”43米高处的驾驶室内,张彦与下面的信号员通话。
   

“明白,我再看看。”信号员走过去,因为风大,集装箱晃动明显,果然,从右边进去开档较大。
   

观察完毕,信号员与张彦通话:“司机师傅,你的建议正确,采纳。”
   

张彦的细心无时不在:“如果是油罐箱,里面装的是液体,容易晃动,装卸速度要放慢;如果是特种箱,尤其需要和地面配合好;如果是冷冻箱,一定要注意电源是否已经拔掉了。”

【传递】
   

和盛东公司的员工聊天,你会发现他们积极进取,不轻言放弃,认同自身对于社会的价值,并且都能说出一箩筐“从蒋工圣、张彦他们身上就能看出共产党员好在哪里”。
   

蒋工圣自谦:“从根本上说,我是为大家服务的。”从到洋山深水港的第一天起,蒋工圣就秉持着这样的信念:一名优秀的党员必须要担负起对企业的责任和对国家的责任。在这项前赴后继、如同“接力长跑”的事业中,一定要传好“接力棒”。
   

他对员工们要求很严格:经常开设技术培训班,组织技术人员集体学习;有时,拿来国外的技术资料让大家分头“消化”,还突击检查;2009年,一家轮船公司向盛东咨询费率问题,市场营销部经理一时没说清楚,损失了一笔订单,他严厉批评,并让市场营销部把所有费率倒背如流;他还最看不惯偷懒行为,一旦发现,不管你是小年轻还是老资格,一律批评处罚。
   

确实有些人叫苦不迭,然而,经过淬炼的员工们最后都对他心存感佩———因为他没有私心,只怕年轻人成长不起来、超不过他;因为他充满人情味,员工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他都鼓励赞扬,而他们一遇到麻烦事,他都忙着张罗。

 

“人生是给予,不是索取。”这是蒋工圣的追求,如今也成了张彦的信条。
   

稳、准、活、细、慢、轻,这是集装箱桥吊操作“七要领”,也是《张彦操作法》第一章第一节的标题。
   

你几乎可以从每个盛东人的口袋里翻到这本书,这是张彦从2009年就开始做的事———总结先进的操作法、桥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桥吊事故案例等。
   

除了口袋书,2011年张彦劳模办公室也正式成立,开设劳模课堂,传技带徒,把操作技能经验传递给每一位司机。
   

张彦想做的只是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因为码头作业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人都很重要”。

 

对话


光荣与梦想
   

上海观察: 2010年, 蒋工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五年后,张彦也获得了同样的荣誉,两位又是师徒,有怎样的精神在其中传递?
   

蒋工圣:你少说了一点,我们还都是中共党员。我是1984年入党的,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我们当时入党很难,我是新长征突击手,又是基层的团干部,算是先进人物,才有入党的机会。
   

党员就要有先进性,关键的时刻你要挺身而出。洋山深水港刚刚筹备的时候,其实我可以不接这个重活的,2005年,我的女儿正在高考。但是我想我是党员,二话没说,服从上级、服从组织安排。
   

2005年,我们也开始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7月份,党员先进性教育大会召开,我是党支部书记,要做报告。但我右脚骨折了,打了石膏,按医生嘱咐,不能多动,我还是拄着双拐来了。有的同事很吃惊,但对我来说,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我们工程技术部的管杰,在监督安装桥吊时,正好台风来了,上去就下不来了,当时他身上就带着水、方便面和先进性教育的材料。台风走了,他下来,同时带下来好几份先进性教育的心得。
   

张彦:我是2009年入党的,如今党龄7年,也还算年轻党员。其实我今天取得了一些成绩,还都要归功于公司的平台和前辈们给我的精神力量。
   

刚刚进港的时候,我是同期学徒上手最慢、第一次考核中成绩最差的一个。当时我感觉可能是天资不够,只能拼了。
   

当时有时一天都没有机会操作机器,我就在桥吊师傅身边坐12个小时,看他操作,然后自己在旁边模拟,晚上到家会把一天的体会全记录下来,下一次操作时再尝试验证,这样的习惯我现在还保持着。
   

学徒阶段结束时,我就从最后一名变成了第一名。我觉得这全是应该做的。
   

上海观察:洋山深水港盛东码头的快速发展,意味着什么?
   

蒋工圣:从大的方面来说,洋山深水港的发展,就是适应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因为国家经济发展了以后,我们整个贸易才会增加,贸易增加了之后,就需要我们港口加快通过的能力,否则就会影响我们国家的发展。
   

另外,我们速度上去了,那么整个船公司在上海港也会受益。我们通常说一万标准箱的船在码头上多靠一个小时,它的成本就要多几万美元,洋山保税港区的整个装卸效率在世界上应该说是最高的,我们就能在最大程度上节省成本,获得经济效益。
   

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曾考察过洋山深水港,他说:“如果这个地球上还有人怀疑中国人的能力,那就请到洋山深水港来看看吧!”
   

上海观察:投身洋山深水港建设多年,回头看看,你们觉得自己实现了怎样的人生价值?
   

蒋工圣:我在洋山深水港11年了,这11年非常值得。毕竟自己的付出能够换来现在的成果,特别是我们公司这个团队。我们有很多的员工都是从当时开港的时候跟我一起上的岛,到现在都还坚持在岛上,一起创业,一起付出,为我们整个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辛勤地劳作,一路走来,非常珍贵,也充满感激。
   

张彦:洋山深水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被许多东西感动着。绵长的码头岸线、靠泊离泊的班轮、列队成排的桥吊、奔波其中的集卡车、夜间抢船的繁忙,还有现场劳作的师傅们。我七次打破纪录,但是这绝不属于我自己,而是属于所有盛东人,因为这里的人们都拥有光荣与梦想。

(编辑邮箱有:gongdy034@jfdaily.com)

本文图片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