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19世纪末的上海和江南什么样?一个英国人展开三次游历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9-05-18 20:47
摘要:上海地方志最新系列成果面世

“2019上海地方志论坛”17日在友谊会堂举行,论坛发布了“上海市方志馆建设与发展报告”,一系列上海地方志最新成果也与公众见面。

二轮修志工作是当前上海地方志工作的重中之重,论坛上透露,截至今年4月底,二轮修志已累计出版志书49部,占总数220部的22%;进入市级评议的志书71部,占总数的32%。“上海市方志馆建设与发展”报告则指出,作为地方志事业发展新生力量和重要阵地的上海市方志馆包括市级方志馆、区级方志馆、村镇街道史馆(室),近来来建设和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但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硬件设施不齐全、馆藏资源不丰富、人才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和挑战。上海通志馆是全国历史最悠久的地方志馆之一,迄今已有86年历史,是首轮修志成果收集最齐全的地方志馆之一,也是为数不多的以“通志馆”命名的地方志馆。正在建设中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将成为上海通志馆的“新家”,通过上海社联国际学术中心和上海通志馆的馆中馆设置,搭建信息智慧平台,形成资源集聚和辐射效应,协同创新,助力城市智库建设。


近年来,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通志馆通过保护性、普及性和研究性开发利用,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地情普及、地情研究和方志研究四大系列成果。地方志开发利用的五本最新成果《上海源》《苏州河》《五月黎明》《中国假日行》《变迁与更新的印象》在论坛上发布。

《上海源》《苏州河》为地情普及系列丛书,《上海源》主要解析上海历史渊源,重点回答“为什么叫上海 ”“上海从哪儿来”及“上海如何形成”问题;《苏州河》主要解析苏州河前世今生,重点回答“为什么叫苏州河” “苏州河与上海的关系”,讲述苏州河的故事。该系列还将出版《黄浦江》《老城厢》和《古名镇》。

《五月黎明——纪念上海解放70周年》是地情普及系列“上海滩丛书”之五,书中内容皆是上海解放亲历者的回忆,包括追忆70年前上海如何被解放接管、再现迎接上海城市新生的艰难历程等。该系列今年还将出版《丰碑无名——上海隐蔽战线斗争纪实》《海派之源——江南文化在上海》《城市之根——上海老城厢忆往》。


《中国假日行》为文献整理系列“上海地方志外文文献丛书”之四,再现外国人眼中的江南——1890年上海及周边,一个英国旅行家的感受和三次游览的记录。作者威廉·R.葛骆(William R. Kahler),英国人,1859年来到中国,成年后入中国海关工作,后在上海创办并主编戒酒会刊物《戒酒新闻纸》,《中国假日行》一书即由《戒酒新闻纸》社出版。《中国假日行》是葛骆1895年2月在上海所写,分为三个部分,记载了作者工作闲暇时的三次出游。第一次是从上海到杭州,最后至宁波返回;第二次是从上海到溧阳,途经苏州、江阴、无锡、宜兴、常州等地;第三次是从九江到芜湖。涉及的地域范围较多,讨论的问题也十分丰富,既有对榨油、铸钱、织布等中国传统工艺的细致描述,又有对当时物价和民众生活等的记录,还不乏对中国民间传说的记载,是了解当时上海及其周边地区情况的第一手资料。该系列今年还将出版《在上海长大——一位德侨的上海记忆》《东方漫记——回忆老上海》《烟雨摩登——近代日、韩游记中的上海与江南》。

《变迁与更新的印象》为“方志上海微故事丛书”之二,由“方志上海”微信公众号中14篇可读性强的精华小故事组成,不仅介绍了上海市民身边标志性的建筑和地块,更呈现了70年上海城市的发展细节演变,贴近市民日常生活。书中篇目包括“河道与街道,上海曾经也是‘东方威尼斯’”“曹家渡简史,记忆中的沪西岁月”“旧影叙话,老城隍庙的人间烟火”“田林新村从何而来?记忆中家园的模样”“西郊公园——上海人记忆中的疯狂动物城”“难忘旅程,从十六铺溯江而上是一种什么体验”等,短小精悍,趣味盎然。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