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逆周期反危机与改革走深走实——习近平总书记如何给防范经济风险“开药方”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鞠立新 2019-01-26 06:41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挑战,频频派发“大礼包”;化危为机,将逆周期反危机措施制度化,切实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最近,防化风险、减税降费和改革走深走实迅速成为“网红”高频热词,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挑战,频频派发“大礼包”;化危为机,将逆周期反危机措施制度化,切实推动改革走深走实。同时,着眼经济和企业的健康发展,援企稳岗,切实帮助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减负卸压。

 

未雨绸缪、习近平总书记频频给企业派发“大礼包”,着力防化风险、减税降费和改革走深走实

 

最近一段时期,从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元旦新年贺词,到今年1月21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亲自部署稳增长、防风险的大政方针,对企业频频发送“大礼包”,明确提出了防范化解风险、减税降费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引起了全社会热烈反响,赢得了企业界特别是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普遍点赞。

 

在去年11月1日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大减税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实质性降低企业负担。推进增值税等实质性减税,增强企业获得感。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稳定缴费方式,确保企业社保缴费实际负担有实质性下降。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显著降低企业成本。大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完善政策执行方式,加强政策协调性,细化、量化政策措施,提高政府部门履职水平,在安监、环保等领域微观执法过程中避免简单化,执行政策不搞“一刀切”。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保护企业家人身和财产安全。

 

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为今年经济工作定基调明方向,进一步明确了一个重大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国际政治经济风雷激荡、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严峻环境,明确要求:“要善于化危为机、转危为安”,强调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面系统性地制定了逆周期反危机的宏观性、结构性和社会三大领域基本政策,提出了“巩固、增强、提升、畅通”的八字方针和今年经济工作的七个重点。

 

今年经济工作的另一个大政方针也迅速成为高频词,即“改革走深走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推动改革和优化完善营商环境,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推动相关改革走深走实。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兼顾当前和根本长远,既针对性地提出了逆周期反危机的政策措施,着力防范化解经济及其其他领域风险,又着眼于根本和长远,大力推动改革深化。

 

援企稳岗、切实帮助企业减负卸压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去年GDP增长率达到6.6%,在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中居首位。但是,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在推进经济改革过程中也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变中有忧。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既要保持战略定力,又要增强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精准研判,妥善应对经济领域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要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把握好节奏和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加大援企稳岗力度,落实好就业优先政策。

 

勿庸讳言,曾经一段时间中,我国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元气” 不同程度受到一些伤害:国际政治经济风雷激荡加剧了不确定性,世界经济运行持续下滑,国际市场预期堪忧,特别美国挑起了中美贸易摩擦;国内市场经营成本包括用工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以及生态环境成本等不断攀升;同时,还受到一些不良舆论的负面影响,什么“私营经济退场论”、“消灭私有制论”和“新公私合营论”等奇谈怪论不期而遇,使一些民营企业家和外资企业疑虑增加;再加上一些政策措施执行上不同程度存在的简单粗暴和一刀切现象:包括在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产业园区的“腾笼换鸟”、银行金融机构逾期贷款处理、城市外来人口控制、违章建筑的清理拆除、税费征管、社保缴费等。

 

化危为机、深化经济改革,将反危机防风险措施制度化

 

税费改革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也攸关就业民生和政府运行,在中外历史上一再成为热点和重点,形成了屡屡减降、又屡屡上升的怪圈,即所谓“黄宗羲定律”。习近平总书记未雨绸缪,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下好先手棋,既着力于当前的防风险反危机,又着眼于制度性经济改革,把逆周期反危机措施同改革统筹推进。

 

第一、着眼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六种思维”能力,做好“六个稳”,采取一系列援企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一再强调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各级政府要实质性地减少和降低税费,要让企业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确保减税降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

 

切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逆周期反危机的减税降费包括三大类型:一是要求在面上普遍对企业实行实质性的减税降费,也就是实行减税降费的“普惠制”,让企业真正卸下过重的税费负担,轻装上阵。二是实行临时的“大口径特惠政策措施”,即一些特定税费税率的临时针对性减少和降低措施,包括短期降低部分税种税率、减免部分税收,也降低企业缴纳的社保比率、部分社保金额短期内缓缴、或由政府代缴,还包括银行贷款还贷宽限、部分贷款临时挂息和停息、不准简单抽贷停贷等。三是针对小微企业的更特殊“小口径紧急特惠政策措施”,对小微企业和一部分特殊困难企业在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信贷政策、环保整改等方面进一步实施的特殊宽松处置和帮助措施。

 

第二、贯彻稳中求进的总方针,统筹各类经济政策。统筹兼顾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金融信贷政策、税收政策、外贸政策、劳动用工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环境治理保护政策等各种政策措施,把宏观性、结构性和社会性三类政策和深化经济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宏观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及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构性政策强化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向改革要动力,深化国资国企、财税金融、土地、市场准入、社会管理等领域改革,强化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社会政策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确保群众基本生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第三、化危为机,以增强微观主体活力为重点,深化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推动改革走深走实。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作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原则,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改组成立一批国资投资公司,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大力营造法治化制度环境,支持、帮助和保护民营企业。在政府职能改革上,不仅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实现政府、市场和企业各就各位、政府不越位、不空位。

 

第四、统筹逆周期反危机政策和深化经济改革开放的大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大力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推动过剩行业加快出清,释放沉淀资源,降低各类营商成本,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力度;增强微观主体活力,充分发挥企业家主观能动性,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科技创新培育竞争新优势,发展高能级大能量的产业集群;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金融体系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形成国内市场和生产主体、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金融和实体经济的良性循环。做好“六个稳”和逆周期反危机的各类政策,稳妥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方案,加强市场心理分析,做好各类政策出台对金融市场影响的评估,引导好市场预期;加强市场监测和监管的协调,千方百计增强企业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妥善处理“僵尸企业”处置的一系列疑难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


作者为上海市委党校发展研究院原院长、教授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