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高仿!在4D场景隧道中模拟“未来医院”,灾难急救首当其冲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8-12-14 17:00
摘要:医学模拟教学始于中国的基础解剖模型。早在公元1736年,蒙古族医生觉罗伊桑阿利用袋子装笔管,模拟骨关节进行整骨教学, 开创了人体解剖学的基础局部模型先河。

“大巴正行进至上海某隧道,由于司机操作不当,车辆与另外一辆大巴发生碰撞,巨大的撞击声伴随着惨叫声,还没回过神来,其中一辆车又起火了……”这不是拍电影,而是发生医学院里的一个综合性高仿真情景。在“时空隧道”般的幕墙式四维投影中,“警察”、“消防员”、“医护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面对众多“伤患”,如何高效处置这一局面,正是众多医护人员需要提前学习、时常演练的。

 

日前,一批来自欧美国家和地区,以及我国台湾等地的医学专家来沪参加中国医学模拟教学联盟大会,并加入这样一个针对灾难医学的实践教学工作坊。他们见识了位于上海健康医学院俗称“未来医院”的实践教学中心,在其六大功能区域中,灾难急救、社区全科、手术室、ICU等已完成一期建设。

 

 

走完完整急救流程,“过五关斩六将”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世纪全球有约350万人死于自然灾害,约2亿人死于人为造成的灾难。灾难可怕,比灾难更可怕的是对灾难毫无准备,因此急救和灾难医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至今也有约半个世纪。今年,我国还专门成立了国家应急管理部。

在新中心的高仿状态下、场景切换中,不论是心肺复苏和AED使用,还是标准化的灾难生命支持,一个院前到院内的完整急救流程顺利走完:灾难4D场景隧道——检伤分类——现场急救——紧急转运——急诊手术——重症监护,各人“过五关斩六将”,无缝衔接一一闯关。

 

现实中,灾难发生时的医疗救助,既包括专业医疗人员快速检伤分类和及时医疗转运,也包括普通民众自救互救等。为此,上海健康医学院实践教学中心将医疗、护理、康复相关学科进行整合,按不同层次形成树状机构的急救培训网,即先培养核心师资,再培养医学生,最后向民众宣教。对无医学背景者,开设急救体验科普课程;对医学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急救类通识课程;对医学类高年级学生及住院医生,开展专业急救课程。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个以“未来医院”为模板建设的实践教学中心,分区实现灾难急救功能、社区全科/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功能、居家康复功能、生命起源/母婴照护功能、手术室功能,以及重症监护室ICU功能。在模拟医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这里也有望成为上海市医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器、医务工作者职业生涯专业发展平台,以及沪上覆盖人群最广、最具特色的医学科普体验中心。

 

目前,我国不少临床医学院以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都筹建或拟筹建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或医学模拟中心,但尚缺乏统一有效的标准。为此,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委会、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委会成立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专家组,制定出我国医学模拟中心建设标准的专家共识。今年,上海健康医学院实践教学中心推动欧洲模拟医学联盟(SESAM)国际模拟医学教育认证工作,正式进入认证程序。

 

 

 

魔镜魔镜,先自我解剖、从自身下刀

 

其实,许多人或许不知,“仿真”的医学模拟教学始于中国的基础解剖模型。早在公元1736年,蒙古族医生觉罗伊桑阿利用袋子装笔管,模拟骨关节进行整骨教学, 开创了人体解剖学的基础局部模型先河。模拟医学发展至今,通过人工智能(AI)手段,可以全息定量化地还原现实,在虚拟空间里医生、医学生直接透视人体的细致解剖结构,极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不可否认,模拟无法替代真实。学医术的最好学习对象当然是真实的人体或病人,但当前医学生往往不能如愿接触到想要的病例。来自中国台湾急重症模拟医学会的理事兼学术教育委员会主任杨志伟坦陈,如今患者出于种种考虑,并不愿意被当做“小白鼠”。在业内人士看来,患者对临床实践教学的配合程度明显下降, 使得实习医生进行有创性操作的困难程度变大。

 

“医学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与教学资源的短缺之间矛盾日益加重。”欧洲模拟医学协会候任主席Marc Lazarovici对中国医者直言,大量医学生能否接触到足够多的病人,这个问题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比如,查房中,医学生跟在主治医师身边,最终能否直接触及病人、进而进行实操,或者说,每个医学生都能直接触及,都打着问号?

知彼先知己,Lazarovici主席提供了一个医学生“先自我解剖,从自身下刀”的思路,并向同行们展示了高度吸睛、增强现实的“魔镜系统”。不论师生,站在与试衣镜同样视野的“魔镜”之前,就可以在电脑屏幕上透视自己的全身。而且,这种透视是“运动”,随着你的举手投足,全身上下的器官组织都在实时活动状态中,并可根据你的需要透视不同“剖面”,比如骨骼层、肌肉层、神经层等……

 

当前,类似VR、AR的虚拟培训系统兴起,代表着高端模拟技术的发展方向。系统可以通过智能互动软件创造虚拟的病人病情及其环境,操作者则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视觉眼镜,发现并触及手术中的真实场景。特别的是,通过作用于电子硬件载体上的“力反馈”技术,可以真实感受自己在医疗操作过程中的各种触觉信息。“模拟教学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真实和更符合医学伦理的方式,可以填补临床机会不足的短板,以及模拟医学自身的短板。”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上海健康医学院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