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话媒堂 > 文章详情
视知CEO马昌博:打一百次鸡血,不如赢一次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璐 冯万艺 2018-11-18 06:58
摘要:爱定性不爱定量,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数字,而是恐惧数字。说白了,就是害怕数字带来的赤裸裸冷冰冰的逻辑和结果,害怕被数字“打脸”。

不相信“创业神话”

 

曾经在《南方周末》报社当过6年时政记者马昌博,创业后做过壹读传媒CEO,现为视知传媒创始人兼CEO。近期在刺猬公社举办的“跨越山河大海”讲台上,马昌博感慨,媒体人和创业者这两类人有个共同点——都需要“讲故事”。不同的是前者更多地复制故事,而后者要用行动去实现它。

 

“有时候我不大喜欢一些媒体对创业者的演绎。”马昌博坦言。比如说,“仅用5分钟搞定投资人”这样的概括,他就会在心里打一个问号。“我相信这5分钟的背后,一定有不被人所知的艰辛。”他说。做了那么多年的时政报道,见过那么多起起落落,黑暗也好,光明也好,他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包括商业模式。”

 

所以,那些“看起来很美”的创业神话,马昌博一概不信。因为他自己就是在不断遭遇危机、时刻处于焦虑之中的状态。他在现场和大家分享了几个“老板的尴尬时刻”。有一次他忍痛把员工裁到只剩三分之一,一位非常优秀的员工走到他面前,告诉他自己连信用卡的最低还款额都已经还不起了。当他看到那条还款短信的时候,唏嘘“当时我恨不得立刻消失”。还有一次为了一个数目不大的订单,他在客户的办公室门外等了一下午,更尴尬的是前一位访客出来喊了他一句:“马老师,你在这里干嘛?”原来是他当年培训过的一名政府官员。他由此感慨:一个好的创业者,必须要有十足的“韧性”,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从渺茫中寻找机会。

 

只生产“高质量的平均分”

 

在马昌博眼里,自己的视知传媒只做“知识解释”这一件事情,这跟他当年在报社做记者编辑,实际上没什么差别。在持续的服务过程中,他希望视知担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内容生产者,还是一个内容生产平台。每月生产200条以上短视频、每月点击量超过10亿、单支视频全网播放量平均超过800万、团队规模超过130人……他“不谦虚”地表示,目前在知识短视频业内“我们确实是第一的存在”。

然而对这样一个通常被成为“内容公司”的团队,马昌博却有自己独特的认知:

 

“一个内容公司,你最终跟人PK的不是内容,而是公司。”

 

这又牵涉到媒体人转型为创业者的一个变化——做的产品不同了。很多时候,媒体人要做的是一个创意产品,而创业者需要打造的是公司,是一个系统。

 

所以,当别人评价视知作为一家知识解释公司、背后的团队都是一群“有创意”的人时,马昌博就会纠正:“没错,但它不是我们的核心能力。我们的核心能力,是怎样把这样一些人组织起来。”对一家好的公司来说,管理的核心不是如何生产出好的内容,而是如何大规模、持续性、低成本、工业化地生产内容。

 

如果为了好内容投入太大,一定不能工业化,那么这个产品就是不合格的。“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高手从来都是稀缺的。而标准化的东西,大部分人都能做”。他能确保新同事入职后,公司三个月就能把新人训练成一个内容解释的熟手,至于高手,“只能是天生”。因此他表示,公司“只生产高质量的平均分”。

 

 

不在意“一个人的高手”

 

如马昌博所言,内容创业已经不再像公众号时代那样可以依靠单打独斗、个人勇武了,它需要大规模的集体作战。而时下流行的短视频,从一开始就是高度工业化的——一个团队人越多,工业化组织越高,平均成本越低。

 

在这种情况下,创业者需要建立一套系统进行管理,而这对于媒体人出身的创业者尤其不容易。“前媒体人”的身份对他而言,是经验,也有束缚。他深知媒体人骨子里特别独立、自主,习惯孤胆侠客,不习惯军队作战。此前和一个投资人聊,对方提到一个观点:很多人只是一个人的高手,但军队从来不在意一个兵到底能把武功练多高。这让马昌博深受触动,领悟到系统化的团队管理对于一家公司有多么重要。

 

不是不喜欢数字,

而是怕被数字“打脸”

 

思维方式上,也需要一个大转变。

 

马昌博说自己过去经常运用文字或图像思维,那时他喜欢“故事”和“场景”。而创业之后,则需要更多运用数字思维。后来他分析,爱定性不爱定量,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不喜欢数字,而是恐惧数字。说白了,就是害怕数字带来的赤裸裸冷冰冰的逻辑和结果,害怕被数字“打脸”。

 

他以自己在壹读传媒的经验为例。当时壹读被认为新媒体转型的标杆,面对互联网的冲击,一方面他们的短视频在高歌猛进时,另一方面杂志却面临巨大亏损。身处困境之中,他们一度并不能够正确面对数字,“这就是恐惧数字带来的悲痛结果”。最终他们选择了全面收缩纸质杂志。

 

 

情怀和价值观,

没法掩盖不足

 

马昌博回顾,做媒体的时候需要充满激情,但创业后却不能老是“热泪盈眶”。“我如果脸上挂了一分忧愁,我的同事就会把它放大成十分。说老大都这样,这公司还能干点什么。”作为老板,你的任何神色任何举动,都会被员工看在眼里,甚至被无限放大,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先稳定好军心。他直言,对过去的自己来说,面子很重要;而对于现在的他而言,赢更重要——“给员工们打一百次鸡血,不如赢一次。”

 

要“赢”,执行变得至关重要。马昌博的经验是,在创业公司里,决策可以讨论,执行不容置疑。在讨论的时候,CEO和一线员工可以平等地坐下来,各自发挥观点。但是,如果一个决策定下来了,就不允许在过程中再被质疑。对此他认为,一个管理者不要用情怀和价值观去掩盖具体事务上的无力感和不擅长 。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