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上海参事包起帆:他送走了十六铺码头最后一班船
分享至:
 (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海燕 2018-11-08 07:16
摘要:我们的确是赶上了好时代,我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而成长的。

申城智囊与改革开放40周年⑥

上海参事包起帆:他送走了十六铺码头最后一班船

 

文/王海燕

 

“我很难相信一个人在28年前获得了金奖,28年后他还会持续有发明。”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闭幕酒会上,评委会主席对来自中国的包起帆竖起大拇指。

 

1990年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39岁的包起帆首次获金奖;28年后,他再次前往日内瓦,又一举获得3枚金奖,这也是他的第36块金奖。

 

这股永不倦怠的创新激情与创造力发轫于哪里? 包起帆将之归结为“机遇”。

 

“我走过的路,是一条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普通工人命运变迁的路。改革开放为我们带来了发展的好机遇,搭建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港口界的老前辈、中国工程院院士梁应辰先生在外高桥五期码头上,深情地对我说:‘小包,你们真是好福气,这么大的码头一年半就建成了,你们真是逢上了好时机。像我这样干了一辈子的建港,想当初能干上一个、两个万吨级码头就非常了不得了。”

 

“我们的确是赶上了好时代,我就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前进步伐而成长的。”包起帆感慨地说。

 

 

这40年来,包起帆从一名初二文化程度的老三届成为一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一名普普通通的码头装卸工成为一名全国劳动模范。他屡建战功,先后3次获得国家发明奖,3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4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6次获得日内瓦、巴黎、匹兹堡等国际发明展览会的金奖。

 

而伴着他的成长与蜕变,也正是上海港一步步走向强港的过程。“1968年我到上海港工作时,全港年货物吞吐量才3570万吨,在世界上也没有相应的地位。改革开放后的短短四十年,上海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仅集装箱吞吐量就达4023万标准箱,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上海港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港了!”

 

作为上海港口建设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有太多话要说。

 

木材抓斗解决了码头压货之困

 

上观新闻:当初您进入上海港工作时,是什么样的情景?

 

包起帆:1968年我到上海港工作时,才17岁。那时还没集装箱,全港年货物吞吐量3570万吨。那时“压船压货”现象很严重,每天都有大量的船等着卸货。有个生动的比喻,就是说船到了就要卸货,卸不完就要罚美金。而这笔罚款相当于工人不停地向黄浦江扔100元的钞票,而那时我们的工资只有40元。

 

可以说,当时上海港的落后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上观新闻:在那样的环境下,您是什么样的感受?

 

包起帆:要改变这一状况很难,是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上海港迈上发展的步伐。

 

我最初在上海南浦港务公司机修车间做修理工,专门负责修理码头上的起重机。由于钢丝绳磨损严重,一个月要换3到4根,司机们叫苦不迭。经过反复琢磨,我发明了“变截面起升卷筒”,使起重机钢丝绳的损耗从一个月换3根减少为三个月换1根,码头上20多台起重机改进后,效果都很好。后来日本钢丝绳专家来港区技术交流,认为这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在日本可以申请“专利”。“专利”这个词,当时在中国还是个新鲜事,更没有想到一个普通机修工也能搞发明申请“专利”。

 

一九七八年机修工搞革新

 

上观新闻:压船压货这事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包起帆:作为码头工人,我们当时就想着要多装一点、快卸一点。而木材装卸被工人们称为“木老虎”。那时码头上木材装卸全靠工人下舱、人力捆扎,险象环生、事故不断。从我1968年进港工作到1981年这短短十几年里,码头上死于木材装卸的就有11个职工,轻伤重伤的职工高达546人次之多!

 

人工船舱装卸木材

木材抓斗取代了人力装卸

 

那时我虽然已离开了装卸工岗位,但码头的安全问题逼着我开始研究抓斗。我走上了科技攻关之路。经过将近三年的不懈努力,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在码头上发明了木材抓斗,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木材抓斗装卸工艺系统”。有了木材抓斗,不再需要工人们下船舱用人力去捆扎木材了,上海港此后再也没发生过一起重大伤亡事故,装卸效率也因此提高了2.67倍。当时,中国其他港口木材装卸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9个沿海港口从1981-1983年在木材装卸过程中,死亡14人,重伤64人。交通部得知上海港搞成了木材抓斗,就发文在全国港口大力推广,从根本上保障了装卸工人的安全。

 

在世博园区的白莲泾码头,至今还有一个抓斗在那里,我在那里做了6年装卸工4年修理工呢。

人工搬生铁

 

生铁抓斗取代了人力装卸

 

从人力化迈向机械化的变革

 

上观新闻:上海港的发展历程,您是直接的见证者、亲历者,这是怎样的进程?

 

包起帆:上海港的发展分两个大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新世纪。即从1978年到2000年,这20年间,港口最大的变化就是实现了从人力化到机械化的变革。

 

那时,大量装卸机械设备得到更新,码头工艺改进了,使得效率大大提高。在这个阶段,我从码头工人做到了技革员,四年半工半读后,我拿到了大专文凭,成了助理工程师。

 

晚上在家里研究抓斗模型

 

木材抓斗成功后,我把目光瞄准了“铁老虎”,开发出外倾式齿瓣结构的滑块式单索多瓣抓斗、能像手指一样灵活动作的异步启闭废钢块料抓斗,还设计了半剪式散货抓斗等一系列新颖的装卸工具,实现了装卸工艺流程的变革,使得港口装卸从人力化迈向了机械化。这些成果还在我国铁路、电力、环卫、核能等30多个行业1000余家单位得到广泛应用,并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上观新闻:这些革新都是紧紧围绕着码头装卸生产第一线的薄弱环节搞的,被科技界誉为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

 

包起帆:对,当时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哪里不安全,哪里效率低,哪里成本高,就在哪里动脑筋。

 

上观新闻: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进入了瓶颈,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和同事们研究抓斗

 

包起帆:我们港口也是如此,需要突破创新。那时,我被派到龙吴港务公司去当经理。龙吴港务公司当时是一个相当困难的单位,港口没有活干,有时候码头两三天等不来一艘船,一天就要亏损30多万元。当时一个普遍看法,龙吴公司地处黄浦江上游,船从吴淞口开进来得多花6个小时,地段这么不好,有困难是难免的,亏本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龙吴公司码头现场

你要知道,1996年以前,国内贸件杂货水上运输还依赖散装形式,内贸标准集装箱运输产业仍是空白,很多人认为中国内贸集装箱发展不起来。但是,根据世界港口物流发展的新趋势,内贸集装箱是必然方向。我想,如果这也困难,那也困难,不走新路,那就只有等死,创新了说不定还有活路。

 

于是,我把目光投向内贸集装箱,创造性地提出中国港口内贸标准集装箱水运工艺系统,连续4次到北京寻求支持,8次到南方寻找愿意合作的船公司、货主和码头,解决了设备、工艺、单证、计算机管理系统等方面的技术难题。在交通部和港航单位的支持下,终于在1996年12月15日开辟了中国水运史上第一条内贸标准集装箱航线。

 

首航那天,从厦门到上海,一艘36标箱的“丰顺号”轮只装了4个重箱、6个轻箱,却开启了内贸集装箱的新篇章。很快,内贸集装箱不仅搞活了龙吴码头,还带动了这个产业的大发展。如今,我国内贸集装箱已经遍布全国50多个港口,去年吞吐量达到9218万标箱。

 

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

 

上观新闻:上海港发展的第二阶段有什么特征?

 

包起帆:第二阶段,从2000年到现在,上海港走上了数字化、自动化的新征程。在这期间,上海港跳出了黄浦江,走到外高桥,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后来又走到洋山、走向深海,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上海港老港区搬迁工作会

上观新闻:如何理解从黄浦江拓展到长江?

 

包起帆:原来的上海港主要集聚在黄浦江沿岸一带,而随着航运规模的发展,黄浦江沿岸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2001年我到上海港务局担任副局长,当时上海港提出,黄浦江两岸要实施搬迁计划,搬迁64座码头,实现战略性的转移和开拓。

 

十六铺码头可是老上海的见证,当时我在港务局分管黄浦江两岸开发工作,所以由我来送最后一班船。我清楚地记得那天的情景,十六铺到宁波的船要开了,码头边站着很多市民,带着不舍望着远去的船影,不少人抹着眼泪。后来如你所知,十六铺码头炸掉了。可是不告别过去,哪有现在的辉煌。

 

从南浦大桥到杨浦大桥一共有64座码头,都逐步搬掉,或者转为他用。上海港的码头从黄浦江迁移到外高桥一带,短短十几年间,发展出外高桥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五期、六期……这是战略的转移,也是上海港脱胎换骨的变化。

 

上观新闻:跨入新世纪,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上海港走上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层面,走上了技术创新的道路。

 

包起帆:对,就是港口建设规模和技术创新这两个轮子推动着上海港的发展。我国港口也迈开了从机械化向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变革的步伐。这个阶段,我也是亲历者。我到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担任分管科技、装备和基本建设的副总裁。

 

2001年正值中国集装箱发展方兴未艾,我和外高桥一期的同事们系统地开展了现代集装箱码头智能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建立了集装箱装卸工艺仿真决策系统,显著提高了码头集装箱处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2003年,我主持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集卡快速自动装卸的技术难题。该创新开拓了中国集装箱自动化的先河。2006年,我提出创意并主持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全自动桥式抓斗卸船机、全自动散货装船机和我国首台全自动散货斗轮堆取料机。散货自动化的创新还引起澳大利亚力拓、巴西淡水河谷等国际同行的仿效。

 

在码头基本建设方面,2003年起,我主持了外高桥四、五、六期集装箱码头建设,以现代物流理念规划码头布局,建立新型的集装箱港区功能模块横断面布置模式。

 

2006年,我主持罗泾二期散杂货码头建设,以计算机控制与管理为主要技术手段,创新了物料配送为主线、码头装卸系统与制造业生产系统间跨平台异构信息交互技术,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公共散杂货码头与大型钢铁企业间的无缝隙物流配送新模式;首次实现了在我国港口深水岸线资源紧缺情况下的“一线三用”(一条岸线同时供公共码头、宝钢物料配送和华能电厂灰场共用),建立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港口典范。

 

做国际标准的制定者

 

上观新闻:中国已经是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第一大国,在国际航运界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包起帆:企业界有这么一句话:一流的做标准,二流的做品牌,三流的做产品。其实,国际上各个领域也是如此。以在港口和航运界为例,欧美国家长期掌控着国际标准制定的“游戏规则”,如标准集装箱为什么叫20英尺,而不叫6公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中国已经是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第一大国,集装箱海运量第一大国,集装箱制造量居全世界产量的90%以上,但在这一领域国际标准的制定中却鲜有中国的声音,更难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发明进入国际标准。

 

所以,将自主创新的集装箱RFID管理方案推向世界,并制定相关国际标准,成了我创新的又一目标。

向外国专家介绍电子标签

 

上观新闻:向世界推行由我们发起、主导的国际标准,这个过程顺利吗?

 

包起帆:国际标准化组织集装箱技术委员会拥有一大批资深专家,由于中国首次参与该领域国际标准制定,并不为国际同行接受,首轮新项目提案投票即遭到失败,发达国家几乎都投了反对票。但我们不畏挫折,带领各国专家考察了中国发明应用的现场,向国际专家做了大量细致的沟通和说服工作,经过了第二轮项目提案投票,终获成功。

 

ISO中央秘书处正式发文,国际标准新工作项目的编号为ISO/NP 18186,同时任命我负责领导该标准制定。

 

国际标准制定流程有八个阶段,通常一项国际标准需要经历三至六年的时间,甚至十几年。历经汉堡、巴黎、上海、华盛顿、圣地亚哥共5次会议的交锋和交融,与国外专家开展了百余次的对话和邮件沟通,2011年底,ISO 18186终于在日内瓦ISO中央秘书处正式发布,成为自我国1978年开始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活动以来,在物流、物联网领域首个由中国发起、起草和主导的国际标准。

 

根据规定,国际标准每5年需进行一次系统性回顾评审投票,来评定该标准的价值,并决定其是否存续。2016年,国际标准化组织启动了ISO 18186的投票,在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韩国等国支持下获得通过;被英国、荷兰、丹麦、捷克采纳为国家标准,日本和俄罗斯也计划采纳为国家标准;美国和德国确认该标准得到了实际应用,体现了ISO 18186的价值,展示了中国创新在国际上的生命力。

荣获世界工程组织大奖

 

上观新闻:您现在还在做航运研究吗?

 

包起帆:2011年,我离开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工作岗位,任市政府参事。而我的建言献策依然围绕航运主题展开。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上海日益面临人口快增、土地缺乏、岸线短缺以及洋山港码头超负荷等多重压力。针对这一实际,我组织了国内近百位专家学者,围绕长江口疏浚土综合利用、横沙生态陆域形成、上海深水新港规划建设等关键技术,以前瞻性的视角开展了相关研究。

 

上观新闻:这件事的意义是什么?

 

包起帆:我认为这是为上海的未来拓展空间。很多人认为,上海港的规模到头了,我认为,如果没有历史的眼光,就无法看到上海港的未来。这就像我们当年的码头工人,以为两、三千吨的船就到头了,后来来了1万吨级的船,而现在的船已经到了40万吨的规模。所以,我们不能被既有经验束缚,要敢于创新。

栏目主编:张骏 题图来源:邵竞制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