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特级教师开课啦|理性的数学有感性的美,数学特级教师带你一起感受数学美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18-04-28 13:25
摘要: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最大天赋,学习兴趣最重要。

数学是让不少同学头疼的一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又怎样服务于生活?数学会产生美感吗?27日晚的2018“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上,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数学特级教师恽敏霞,与大众分享有用的数学知识、有趣的数学故事,学会欣赏数学之美。

 

27日晚,讲座现场座无虚席,不少学生、老师、家长前来聆听。闵行区实验小学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带着两个女儿,从莘庄赶来现场听讲座;市三女中6位数学老师早早来到现场,听完讲座后,孙佳琰老师感到,讲座从艺术、音乐、物理、建筑各方面感受到数学“接地气”的美,很认同恽老师说的“信、知、行、化”,作为教师,首先让学生也相信数学是有用的、好玩的,才能在学科上有兴趣。

 

在2015、2016、2017年成功举办19场“特级教师开课啦”公益讲座基础上,今年,上海市教委、解放日报、上海图书馆再次联手推出8场公益讲座,讲座由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联谊会和上海教育新闻宣传中心承办。

 

闵行区教育局局长、数学特级教师恽敏霞,分享如何欣赏数学之美。

 

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数学有许多“梗”?做数学题有3类情况:有解、无解、百思不得其解。在绝大多数人看来,数学是非常理性、复杂、难以理解,甚至枯燥无味。那么,数学到底有什么用?学数学对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恽敏霞说,数学不是自然科学,它是思维科学,也称之为“形式科学”。数学不单单使人精密,同样也使人深刻、聪慧。特别是学数学的孩子,在专业选择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被各行各业看好,就是因为有一个良好的思维结构和发展基础。本科读数学的学生到了研究生阶段,有比较宽广的专业选择,可以转计算机、金融、哲学等。

 

作为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数学提供了观察世界的一般观念和方法,千百年来,数学在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认识自我的实践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使得数学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从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无线电波的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打开,到图像压缩、信息加密、CT扫描、谷歌大海捞针、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人类历史上每一项重大事件的背后,都看得见数学的身影。”在恽敏霞看来,数学是有用的,不仅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数学是科学之母,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向其他领域的渗透越来越紧密。

 

学生认真聆听讲座。

 

如何欣赏数学之美

 

 

美是非常感性、非常个性的东西,但是,许多孩子看到数学就害怕,如何欣赏数学之美?恽敏霞说,对于数学之美,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感受,数学主要有“形式之美”“思维之美”“应用之美”。有的人用“抽象的符号、繁难的计算、枯燥的推理、浩瀚的题海、重复的训练、八股化的考试”来描述数学,但数学从本质上,更应该概括为“简洁的语言、精巧的构造、严谨的结构、代数的优雅、几何的神韵、清澈的理性。”恽敏霞认为,学好数学有5个层级,从感性到理性,从悟性到灵性,最后发展为个性。

 

虽然数学是理性的学科,但感性的体验也必不可少。数学学习的抽象思维,要逐步形成从具象到形象再到抽象。数学的形象思维,激励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数学中的几何思维、类几何思维、数感、数学观念的直觉等,都是数学的形象思维。而想象是数学猜测的一个重要来源,数学想象是数学思维中的基本要素。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见,数学想象在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中何等重要。

 

“数学和艺术也是相通的,数学与音乐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数学文化提升人们对美的享受,数学美是人的审美对象的一部分。”恽敏霞说,从古代起,数学和音乐就紧密联系。很多人去听过音乐会,好的音乐厅建筑结构必须符合数学中的原理。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兴趣就是天赋

 

 

不少家长关心:小学4年级学生到底需要学奥数吗?几岁适合参加数学竞赛?在恽敏霞看来,孩子年龄非常小,其实并不适合参加数学竞赛。等孩子长大以后,有些数学问题完全可以靠一个公式或定理就能解决。虽然以后学的数学内容会越来越抽象,但解题的方法也越来越多。

 

“至于几岁学奥数,这不能一概而论。”恽敏霞说,如果孩子对奥数感兴趣,可以鼓励尝试学习;但如果对学习奥数没有成功感,甚至因为不喜欢奥数强行学习,反而会“灭”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那就得不偿失了。兴趣是学好数学的最大天赋,学习兴趣最重要。

 

恽敏霞一家三口,都和数学“打交道”。她本人学的是数学系,先生虽然大学读自动控制,但教了11年高等数学,女儿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文理学院数学专业。如何培养出名校数学系的女儿?这也是讲座现场家长最为关心和好奇的。在她看来,其实并没有特别的方法。她借用了“皮格玛利翁效应”,与家长共勉。“皮格马利翁效应”指的是,你期望什么,你就会得到什么,你得到的不是你想要的,而是你期待的。“比如对一个孩子,他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作为家长就必须善于把你的期待变成一种鼓励。”

 

教育不能拔苗助长。“俗话说,幼儿养性,童年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教育要抓住适合的关键期。”恽敏霞说。

栏目主编:徐瑞哲 文字编辑:徐瑞哲 题图来源:李立基 摄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