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市场解码 > 文章详情
解决中心城区的“开门七件事”,除了为“社区直供”点赞,更要探索市场化的长效机制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卫群 2018-01-31 13:13
摘要:静安区的社区直供服务越干越欢,自2007年从原静安起步以来,如今已在各社区遍地开花,14个社区(街镇)直供网点增加到近百个。它就好比商业“乌兰牧骑”,全年5000余次的进社区服务,直接受益居民达170余万人次/年。

昨天一早,地处静安区商业钻石地段的丰盛里商业广场,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场“2018静安迎春社区直供暖心市集”。以区属国有商业集团为主的20余家企业,推出10大品类近300余种年货,实行低于市场价20%左右的优惠幅度销售。同时,“暖心市集”还推出小家电修理、修伞修鞋、织补、剪衣裁衣、钟表维修等公益便民服务,服务当天只收取配件成本费。

短短三四个小时下来,“暖心市集”销售额达到五六万元,5000余人次居民光顾,他们说:“我们不用东奔西跑走很多远路,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价廉物美的商品,为居民特别是年纪大的老人带来了便利。”

 

静安南京西路沿线商场楼宇、专卖店集聚,但经营“开门七件事”的超市、菜市场等却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关得关、搬得搬,特别是对那些在老弄堂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年居民,“金三角”“金五星”的奢侈品大牌不属于他们,他们关心的是青菜的价格不能太高,买早点、修鞋修伞要有地方……近年来,静安区紧盯这一民生难点、痛点,针对便民商业设施覆盖薄弱的社区,推出“社区直供”服务,区商务委为此还专门成立社区直供联盟,区属国有商业集团充当骨干力量,并由区商联会来牵头。社区直供服务有组织保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享有一定的财政补贴(以奖代补),“拆二建一”以后,这一模式还拓展到了原闸北。

 

长效机制一:不断创新商业新业态新模式,补上便民商业设施不足的短板

 

有政府“托底”,静安区的社区直供服务越干越欢。自2007年从原静安起步以来,如今已在各社区遍地开花,14个社区(街镇)直供网点增加到近百个。它就好比商业“乌兰牧骑”,全年5000余次的进社区服务,直接受益居民达170余万人次/年。

 

但与此同时,也有老百姓要问,“开门七件事”的需求是天天需要、24小时需要的,社区直供再方便,即便全年5000多场,每个直供网点摊下来也不过一周一场,摊到每个街道,一天也轮不上一场;二是社区直供的商品价格确实优惠,但由于受到场地限制,品种和数量毕竟还十分有限,无法满足一站式购齐的需求;另外就是社区直供享受了一定的财政补贴,才得以一年接着一年办下去。在全市各大中心城区中,静安区级财政收入水平名列前茅,说白了,有钱,可全市其他地方存在的便民服务“盲区”又该怎么办?

记者在走访一些社区、商业企业和业内专家时了解道,除了“社区直供”这种方式之外,满足中心城区的“开门七件事”,至少还可以有以下几个渠道:

 

一是加快发展近年来兴起的智慧微菜场“互联网+菜篮子”新业态新模式,解决中心城区新建标准化菜市场选址难的短板。

 

今年,市政府已经把“新建500家智慧微菜场”作为市府实事项目,智慧微菜场有着占地面积小,建设灵活,农产品与基地直接对接、质优价平全程可追溯等特点,对中心城区那些标准化菜市场覆盖不到位的社区,可以做到拾遗补缺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智慧微菜场总数尽管已经达到近2000个,但与上海特大型城市的人口总数相比,还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据本市几家智慧微菜场运营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反映,他们在布点时遇到“城郊相对容易,中心城区难;新建小区相对容易,老小区难;社区内部相对容易,沿街难”的问题,而卖菜是一项本大利薄、靠天吃饭风险大的行业,只有规模上去了,菜价才能做到更低,物流供应链也能更加流畅……令人可喜的是,静安区今年也已将智慧微菜场纳入区府实事项目,希望到年底,他们能探索出一条老弄堂、老小区加快发展智慧微菜场的新路,给全市其他中心城区以样板。

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平台经济,让社区老人从互联网的“难民”变成“新移民”。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足不出户“买买买”,已经是申城年轻消费者的日常。但是对那些身处“信息鸿沟”中的老年人来说,用电脑、用智能手机还不会、不习惯,见不到实体的菜市场、水果摊、修鞋修伞铺就着急。为此,有业内人士建议那些从事“互联网+”生活服务业的企业不妨本着公益第一、赢利第二的理念,组织志愿者,利用老年大学、社区讲堂进行授课,先教会“小老人”,再让“小老人”帮“老老人”,并且通过一些价格杠杆,让网上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低于实体门店,从而让老年居民乐于学习,从会用网到爱用网,从互联网的“难民”变成“新移民”;同时,“互联网+”生活服务业企业要开发出更加简单的产品,帮助老年人进行网购,如极简登录,简化从海量商品中挑选的难度,把民生商品放在首页显著位置;和子女账号绑定形成亲情账号,可随时和子女分享;支付更加便捷,存在支付困难时可由子女代付等。

 

三是盘活现有的商业资源,并通过政策引导,进行“开门七件事”的叠加。

 

众所周知,中心城区尽管大型超市进不去,菜市场又被拔了点,但这里标准超市、便利店、烟酒专卖等小门店资源还是很丰富。如今,这些实体零售终端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正面临转型,社区居民对“开门七件事”的需求,正是企业商机所在。他们为何不能用开放的心态,与其他企业展开合作,开辟诸如目录购、代购、网订店取、维修代收等服务,企业增加了商品的经营范围,还能起到导流顾客、增加回头客等作用,顾客方面则实现了就近消费。

 

长效机制二:对标发达国家的集市管理经验,把“社区直供”服务升级为“钟点集市”

 

事实上,静安区的社区直供服务在政策顶层设计时,有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还有社区直供联盟这样的专门组织机构,在业态搭配上也有合理设计,这已经与发达国家的“钟点集市”管理模式有类似之处。不少市民在国外旅游时,经常可以看到那些钟点集市,早8点之前或者双休日期间,集市热闹非凡,而在不准设摊的时段里,市场干干净净,地面上看不到一片菜皮……静安区的社区直供服务,要做大做强,并逐步淡化“政府之手”,不妨对标国外钟点集市的市场化长效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向全市其他中心城区可复制、可推广。

 

例如纽约曼哈顿的钟点集市,一位有着常年国外生活经验的人士告诉记者,在纽约消费局的公告栏、政府网站和报刊杂志上,每年度街头集市的时间表与地点均有明示。美国的小商贩或农民要上曼哈顿的街头集市摆摊,先向街头集市组织填表申请,价格根据摊位大小、所在位置、月份季节而有所不同,提前一个月登记有10%-20%的价格优惠。另外,根据规定,类同商品在一个街头集市中只能有两个摊位,以防止商品单调、降低市场吸引力。

 

此外,摊位申请人在登记时要出示身份证与报税卡, 约10天左右,会收到集市组织公司的批准信与摊位编号。申请人持批准信到纽约消费局领取临时(30天)摆摊许可证。出售食品的摊位申请人,还要到卫生局领取临时卫生许可证。摊位深度统一为10英尺, 宽度10-20英尺不等。由于每个摊位可销售三种产品,因此,两三个小贩合租一个摊位,成本便可大大降低。

 

在国外,这样的集市一到双休日,还成了游客了解民俗风情、接地气的好去处,“洋庙会”甚至还被写进了旅游手册。而如今,在上海一些中心城区,奢侈品大牌越来越多,“烟火气”却越来越少,不仅社区居民的“开门七件事”发生困难,游客们也抱怨没啥可逛……

 

繁华的大都市不该有小商小贩?国务院对此已经明确说“不”。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指出,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销售农副产品、日常生活用品,或者个人利用自己的技能从事依法无须取得许可的便民劳务活动,不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当然,包容小摊小贩并不代表这些人可以违规经营。该办法明确指出:“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场所和时间”从事相应活动才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言外之意是,这些商贩在从事经营活动时应爱护市容市貌、不得有占道经营、随意摆放等行为。当然,更不得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乃至有毒有害食品,否则不仅可能被取缔,更有可能被处罚,被整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有识之士认为,目前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某些短板,背后原因是实行了“倒洗澡水把孩子也一起倒掉”的粗放式管理。国务院的新规,国外钟点集市的一些好办法,值得静安区的社区直供服务通过学习调研,进一步完善,更值得尚未推出社区直供服务的其他便民商业覆盖薄弱地区学习。这样一来,低收入群体有了谋生之路,社区居民有了购买平价商品的去处,中心城区还会多一些有“烟火气”的旅游景点。

 

题图来源:“2018静安迎春社区直供暖心市集”现场

题图来源:新民晚报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