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此消彼长,“留学—海归”人流拐点之后,高成本镀金的“投资回报率”必然走低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18-01-08 19:55
摘要:这样的焦虑,过去并不明显,而今却挺普遍,其原因正是“留学—海归”的天平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

在英国十大名校中读了文科硕士,期望5000元月薪实际打了七折;澳洲留学六年花了200多万,结果回国第一份工作底薪仅2000元——这类关于留学投资回报的事情,最近常有耳闻。

 

从付出成本和收入水平的反差看,其中的天壤之别可能来自极端个案,却也折射出一种社会焦虑:高成本镀金回来,这层“金”还赚得回来吗?

 

其实,这样的焦虑,过去并不明显,而今却挺普遍,其原因正是“留学—海归”的天平发生了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一方面,中国发展速度和质量越来越高,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国发展;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也在提升,本土人才的竞争力也越发强劲。

 

此消彼长,放在如此大环境、大背景下看,留学焦虑就“宜解不宜结”了。

 

权威数据说活。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透露,从全国留学人员“出入”情况看,2016年度统计出的出国留学人员超过54万人,同比增加3.97%;同期,留学回国人员超过43万人,同比增加5.72%——后者增幅比前者更高。这两三年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与留学回国人员数量分别保持在50万和40万以上,趋于稳态。

 

同样,留学“一出一进”正趋向新的平衡,这种“出入口”之间的人流拐点在最近一两年已经露出端倪。从上海看,按照市教委国际交流处数据,2016年不完全统计发现,国家和地方公派出国留学人员与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增幅有增有减,而留学回国人员则呈持续增长之势,且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海归人员比例正在增加。仅在上海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今年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的受理量就超过1万人。

 

可见,在自己国家发展力的吸引之下,海归正越来越多,也不再是稀缺资源,以往对于海归“以稀为贵”的应聘观和招聘观于是改变了。同时,大批海归也并非处于同一根“质量标准线”上,个体之间差异甚大,由此也带来了海归之间的竞争加剧,具体到个人拿多拿少,还是取决于人才市场选择。

 

另一方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海归尤其是海归毕业人才,正面临与国内名校毕业生的同场激烈竞技。中国高校总体实力进步,自然也带动毕业生培养质量进步。在2017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中,中国内地共有45所大学入围世界500强,中国港澳台地区则有12所大学上榜,合计数量继续增加,占比11.4%。清华大学首次进入世界前50,北京大学位列世界百强。

 

而细分至52个学科领域的“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中国大陆共有162所高校至少有一次登上各科排行榜,甚至已在7个工科为主的学科上位列世界第一。在某种意义上,中国名校与世界名校的整体差距正在减小,输出人才的整体差距也在减小。

 

长远来看,我国“双一流”建设方案的“三步走”节点既定——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根据各大名校近日出台的具体方案,沪上一流高校已明确对标2030年的排名,比如:学校整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主干学科位列世界三十强,若干学科方向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显然,这些蓝图如期实现之时,出自“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毕业人才与海归毕业人才相比,不仅是“同一起跑线”,甚至有一定先机和优势。

 

当然,并不是说,国家高等教育发达了,留学与海归市场的景气就一定与之形成反比。比如,欧美教育发达国家的学子也绝非只在本国求学深造,而是同样遍及世界,但海外与本土的人才流向是对等的,人才价值与人才价值观也是基本一致的。

 

如以此为基准,投以发展和进步的眼光,抱以理性和自信的心态,中国人就不会扭曲甚至异化地看待留学归国的所谓“投资回报率”走低。相反,如还是持有不合时宜、不识时务的“镀金”思维,那么海外留学高企的物质成本将越来越难在短期内收回。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