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郦波:从共鸣到共识, “诗词热”不会褪
分享至:
 (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施晨露 2017-12-10 17:03
摘要:诗词是中国人全民的财富,也是全民参与创造的过程。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可能是中国人背得最熟的古诗之一。然而你背的可能并非李白当初写出的原始版本。12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带着“品诗词与人生”系列新书《人生自有境界》《诗酒趁年华》来到思南读书会,和读者聊聊“今天我们为什么读诗”,他举出《静夜思》的例子说明,诗词是中国人全民的财富,也是全民参与创造的过程。

 

“我们最常读的《静夜思》绝对不是李白的《静夜思》,李白的原作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有学者考证,《静夜思》的版本有50多种。到今天大家熟悉的样子,其实诗词创作是一个全民参与的过程,看月光多了一个动词,汉语是一种分析性的语言,它是讲虚词的,动词省略才能体现出这种境界,所以看就被忽略掉了。全民在参与过程中把李白的诗给改了。”再说大家都熟悉的《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但其实,张继写《枫桥夜泊》的时候并没有枫桥,“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枫”当时是封建的“封”,马上封侯的“封”,后来才改成了“枫”,而这首诗最早也不叫《枫桥夜泊》,而是叫《夜泊松江》,因为这首诗当地才改称枫桥。“这说明什么?中国诗歌是全民参与的结果。换句话说,我们都是李白,李白就是我们。”

 

大众熟悉郦波,多是从电视荧屏上,他是《百家讲坛》主讲人,也是《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文化嘉宾。由《中国诗词大会》掀起的诗词热、传统文化热绵延至今,郦波坦言,经常被问到“诗词热”还能热多久?“在我看来,热多久、接下来热什么都没有太大关系,只要热过了,作为一个文化的引子在社会上引发了共鸣、共识,对文化创意、民族自信,起到一种积极的推进作用,它的历史使命就达成了。为什么大家喜欢看《中国诗词大会》?一个家庭经常是老中青三代一起看,就是因为诗词唤起了你的记忆,触碰了情感的共鸣。大家小时候都背过《静夜思》,诗词总是在你的记忆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为现实的匆忙或是文化的断层被埋没了,当这种强烈的共鸣被唤起,进而上升到共识层面,就形成了今天的热流,我相信这种共鸣趋势一旦形成了,就不会改变了。而我们所做的都是为这把火加几把柴的事情。”

 

延续“郦波品诗词与人生”系列第一本《人生自有境界》的特点,《诗酒趁年华》精选出18首诗词名作,进行解读,包括陶渊明《饮酒(其五)》、欧阳修《生查子·元夕》、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杜牧《清明》、于谦《石灰吟》等。在郦波的讲述中,18首诗词,几乎每一首都成了一个立体的“人”——有自己的故事、风格和态度。比如《饮酒(其五)》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却又坚守内心的“猛志固常在”的陶渊明;《生查子·元夕》是能够记录下“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之深情的欧阳修;《江畔独步寻花(其六)》是“留连戏蝶时时舞”“可爱深红爱浅红”的充满人情、鲜活自在的杜甫;《夏日绝句》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英姿飒爽的李清照。

在郦波看来,人生就像一棵树,人生之初,将文化的种子、诗词的种子埋在心里,就像将树木的种子埋在土里一样。文化的涵养、诗词的教育,尤其不能急功近利。但对“小孩子读不懂诗词中包含的人生韵味,不该过早开始学诗”的说法,他并不认同。“经典最大的作用是揉进你的血脉里、骨子里,随着人生的成长,你碰到的人和事,经典都可以不停地反哺、给你滋养。什么叫海纳百川?小时候理解不了,七八岁时父母带你到海边,你就知道了,这样的理解是不是比较浅薄?并不是。等到长大以后创业时,遇到种种坎坷,甚至被人骗,那个时候再说海纳百川,就是尽头吗?未必。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诗词可以给人最大的依赖是什么?我觉得是人生的支柱,经典的诗词是人类的文明,是我们民族文化最精炼的总结。”

 

内文图片由出版方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