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最帅“90后”环卫工是这样一股清流:脏累工作之余还有“诗与远方”
分享至:
 (3)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17-08-07 07:55
摘要:人物档案 韩一鸣,上海欣园环卫公司机动清运班班长,带领团队负责豫园、老西门街道等老城厢地区垃圾清运与机械清洁工作,在历年重大环卫保障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获得过2014年“工人先锋号”劳动竞赛先进个人、上海市优秀共青团员。


“原来他这么年轻!”第一次采访韩一鸣时,不少记者私下这样议论。

韩一鸣(图左)和班组成员在夏日高温的中午,清扫三牌楼路垃圾压缩收集站地面。

 

韩一鸣,上海欣园环卫公司机动清运班班长,因去年一则《环卫工翻遍5吨垃圾,游客手机失而复得》的报道成了“网红”,不少网友称他为“最帅”上海环卫工。这个“最帅”环卫工,竟然是个“90后”,而且真的很帅:硬朗的五官、时髦的莫西干头,即便身穿不太打扮人的“环保蓝”工作服,也透出一股英气。
 

别看小韩年纪不大,但在环卫一线已经干了4年多,不怕脏、不怕累,吃得起苦还沉得下心;他带领着队员都是自己“叔叔辈”的机动清运班,“守卫”着清理任务最重、居民期盼最多的黄浦老城厢一方的清洁,漂亮地完成一项项重要任务;他认为“工作分性质,不分层次”,工作中肯用脑、肯用心,巧妙化解矛盾,为提升转型的环卫行业注入一股清流。
 


帮游客找手机,毫不犹豫跳进垃圾堆
 

采访韩一鸣,话题很自然地从他如何帮助游客在垃圾堆中找到手机聊起。
 

去年8月,一位北京游客在豫园吃小笼包时,不慎将手机遗落在桌上。手机里存有重要资料,游客追回心切。通过定位追踪,游客发现手机在豫园附近的“三牌楼环卫垃圾中转站”附近。
 

这里正是清运班工作地之一,小韩的办公室就在一墙之隔。中转站本就是垃圾收集过来、集中等待运输的地方,游客的手机此时已在数吨垃圾之中。
 

“垃圾都被压缩打包成一个个5吨重的‘垃圾包’,游客的手机又开了静音,要想找到手机,只能将‘垃圾包’全部倒出来,靠人力一件件扒开来找。”清运班队员王向钢说。
 

这天正是37度的高温天,“垃圾包”才打开,伴着热气散发出来刺鼻的臭气,熏得人不敢喘大气。小韩却毫不犹豫地第一个跳进垃圾堆中,拿着钩子一个个垃圾仔细翻;王向钢等队友在他的带领下也跳进了垃圾堆中一起寻找。
 

他们不间断地找了3个多小时,这部手机终于“重见天日”。游客非常感动,在网上发了一封感谢信,网友纷纷为小韩他们点赞。
 

大热天跳进臭气熏天、污水横流的垃圾堆里,一站就是几个小时,可不是环卫工经常遇到的情况。王向钢说得实在,当时站在成堆的垃圾面前,“自己还在犹豫跳不跳,班长小韩已经带头跳了,自己也就没啥好说的了”。
 

要做好环卫工作,肯定要吃得起苦。小韩的师傅、干了40多年的“老环卫”唐阿荣说,小韩身上“有着环卫工的老传统——不怕脏、不怕累,吃得起苦”。
 

如今的环卫工作运作机械化程度相对高,像小韩所在的机动清运班,主要通过操作洒水车、冲洗车、扫路车、垃圾清运车等进行环境清扫与清洁,工作环境与条件与唐阿荣当年相比有了很大改善。但新时代有新要求,脏活、累活还是一大堆。


欣园环卫公司负责豫园、老西门街道一带的环卫工作。这里是上海老城厢,居民居住密集、道路狭窄,垃圾日产量大,环卫任务重、清扫难度高。


以垃圾清运为例,在商品房集中的小区,垃圾箱房设施齐备,垃圾清运车直接开到垃圾箱房门口,拉上垃圾桶就走人。但在老城厢,小弄堂上百条,垃圾清运车基本都开不进去,只能停在弄堂口,靠人力将垃圾箱一个个拉出弄堂、运上车。

 

大半个人高的垃圾箱桶,装满垃圾后要100多斤,遇到下雨天,垃圾内带水,重量要超过200斤。环卫工小伙子经常要将垃圾箱桶拖行一二十米,再人力运上车。 100多个垃圾清运点、近500个箱桶,垃圾清运车每天至少出车三到四趟,等于每个环卫工每天光拖行垃圾箱桶就要100多次。
 

活累、活脏,收入还不高,因此近年来环卫行业的人员流动性较高、人员结构年龄也偏大。欣园环卫公司员工有近600人,35岁以下员工仅占10%,“90后”更是凤毛麟角。1993年出生的上海籍小伙——小韩一头扎入环卫这行,一干就是4年多,还越干越起劲。
 


主动化解矛盾,与投诉专业户成熟人
 

对这份苦,韩一鸣看得很淡,说没有那么苦。原来,小伙子的背后有着远超同龄人的丰富成长经历:


6岁,开始练杂技,一练10年;14岁,与队员们一起荣获了意大利共和国总统奖并获中宣部嘉奖令;16岁,从上海杂技团毕业,已是国家三级演员。2011年,进入欣园环卫公司;同年,在单位推荐下应征入伍,参与过“神舟九号”“神舟十号”“嫦娥三号”等重大保障任务;北京曾遭遇百年一遇的暴雨,与战友们奋不顾身冲在抢险第一线。服役两年期间,他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三次嘉奖、荣立过个人三等功一次,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身体上的苦累,这个经过磨练的小伙子能够承受,但心理上的苦累,小韩却是经过了一段适应。
 

老城厢内,居民生活空间狭小、民生期盼多,有时遇到一点点生活小事,由于居民不理解、不支持,就可能引发矛盾:

垃圾箱桶家家都需要,但都不愿意摆到自己家门口,有住在垃圾桶附近的居民为此迁怒于环卫工,经常找各种理由投诉;垃圾中转站正常上班是5点,有时遇到有特殊环卫任务,工作时间提早,隆隆地机器一开,立刻有附近居民冲上门大吵。

最初,遇到这些投诉与争吵,小韩会觉得有点委屈,但他懂得换位思考,觉得“环卫工作是服务性行业,有了问题就多解释、多替对方着想,讲道理的人还是多的”。
 

几个“投诉专业户”的电话,他保存在手机里面,跨前一步主动与他们沟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对投诉垃圾桶离自己家窗口太近的,将垃圾箱桶搬离这户家10米远;对抱怨中转站早上工作太吵的,遇到需要提早工作的时候,前一天就打个招呼、说些好话;为减少垃圾异味,清运垃圾箱桶时,与其他班组配合做到当场清理干净,不产生二次污染。
 

看到小韩的这份真诚与努力,大部分居民最终都表现出理解。不少经常投诉的阿姨爷叔还与小韩成了熟人,说“看到这个热心、嘴甜的小伙子,心里就高兴”。
 


凡事冲在前面,换来叔叔辈队员认可
 

2012年,韩一鸣经历职业转型,被任命为机动清运班班长,手下有27台环卫车辆、59名环卫队员。面对着大都是自己“叔叔辈”的队员,小韩用实际行动换来队员们的认可。


在机动清运班,队员们每天都要与车辆打交道,环卫作业质量固然重要,安全生产更重要。小韩将在部队中磨练的意志与遵章守纪的作风结合到环卫工作中,推出了驾驶员“岗前三分钟安全教育”措施,“发明”了“钥匙上墙”等管理方式;若有驾驶员收到违章处罚单,他毫不留情地复印好上墙公示,提醒所有人,安全放在首位。在他的严格管理下,2012年以来,机动清运班获得了1次全国“安康杯”优秀班组称号,2015年获得行业协会颁发的“交通安全资信等级评估”一星级企业。
 

这个班长凡事还冲在前面、冲在一线,与队员共甘苦。每天,队员们出车时,他一定按时到位,挨个嘱咐“注意安全”;酷暑,队员们出车辛苦,他骑着电动摩托,一路追去,送上冰冻饮料。


寿宁路,上海有名的小龙虾夜排挡一条街。不久前,班组接到重要任务——对寿宁路环境进行集中清洁。带着几名队员,小韩在寿宁路现场彻夜蹲点,排摸夜间垃圾产生情况。队员杨超杰记得,班长和大家一起从晚6点到早6点在寿宁路来回观察、及时清运,一刻不停,一早蹲点结束,班长自己还掏钱为饥肠辘辘的队员买了早点和矿泉水。连续三天彻夜蹲点,小韩他们总结出寿宁路垃圾产生特点:夜排档垃圾产生高峰有三波,晚上10点、12点与凌晨3点。根据这些时间点,小韩进行了人手调配,圆满地完成了环境集中清洁任务。


小韩的办公室就在三牌楼垃圾中转站的隔壁。外间有环卫队员的休息室与更衣室,里面就是小韩的“诗与远方”。面积不大,但亮点不少:茶几上摊着古琴,墙上挂着吉他,办公桌旁放着文学书,墙边小桌子上摆了一缸热带小鱼,还有一个在发烧友中相当“普及”的哈曼卡顿的品牌音响,从这些细节能看出生活中的小韩是个文艺青年。


小韩说,环卫工作上班时间长,中转站早上5点一开门自己就到岗,晚上9、10点钟回家,有时候忙得晚了,就在沙发上睡一觉,所以办公室就是自己半个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布置。如今,队员们也时常受到艺术熏陶,到他办公室开会,就用他的音响听一段班得瑞的轻音乐。

 

题图来源:海沙尔摄影  图片编辑:周寅杰

文字编辑:栾吟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