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流量研究所 > 文章详情
人工智能与创业 | 他14岁上大学,23岁博士毕业,现在想改变早教市场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7-06-27 17:25
摘要:将人工智能应用在儿童早教市场,或许能避免培养新一代“低头族”。

“拟脑机器人,是一个典型理工男想出来的词;如果是营销人的话,就直接说教育机器人了。”吴义坚有着理工男的坦率,也有着理工男的不善包装——在这次面对记者之前,他和他的创业团队几乎没有公开露面过,却在“人工智能+早教”领域默默耕耘数年,推出的小8、小白等早教机器人颇受业界好评。

 

其实,吴义坚是那种“别人家”的孩子:他14岁上大学,23岁博士毕业,先后在科大讯飞、微软、盛大创新院等知名企业和机构从事语音技术和产品研发,拥有15年多的人工智能研发经验,在国际会议期刊上发表过近50篇论文。

 

但是,他还有个更重要的身份——一个年轻的爸爸。这个身份促使吴义坚离开知名企业,以“人工智能+早教”为方向,走上了创业道路,成为上海元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

 

吴义坚

 

“早教市场前景广阔,现在每年故事机的销量就达到6000万台。”吴义坚说,儿童智能硬件越来越受欢迎,但很多产品并没有那么“智能”,这就使得孩子们更喜欢家长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从小就有“低头族”的发展趋势。

 

吴义坚的想法是利用人工智能设计出陪伴孩子的亲密伙伴,可以和孩子交流、给孩子讲故事,也能教育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告别“低头族”。

 

从外观造型看,机器人比较容易受到孩子欢迎。元趣推出过放在桌上的机器人小白,新近又推出了可以握在手上的小8。“就像大人们会随身携带手机一样,既然要陪伴孩子,那也得让孩子能够随身携带。”吴义坚坦言,对他这个理工男来说,技术难不倒他,但设计一个孩子喜欢的机器人造型还是花了不少功夫,最后请了美国工业界设计大师凯瑞姆·瑞席才完成:小8外形像数字8,全身没有棱角,ABS食品级材质的烤瓷机身通过了欧洲标准的耐摔测试,让孩子随身携带成为可能。

 

圆润无棱角的小8

 

而小8、小白等模拟人类的“脑子”则100%来自吴义坚领衔的技术团队。他说,机器人与孩子们交流,首先要能“理解”孩子。在人工智能领域,包括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已经积累了相当的技术经验,语音识别、语义理解上成果累累。但是,早教是个细分市场,孩子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成人不一样,此前涉足的企业并不多,当成人语言识别率高达90%时,儿童的识别率只有60%。

 

两者之间的差异成为元趣的机会,也是他们的挑战。缺乏现成的数据库,元趣用“笨办法”积累,再保持快速迭代更新的效率。从推出第一款拟脑早教机器人小白开始,他们为机器人设计了自我学习功能,即用户在使用中,机器人也在不断学习,变得更越来越懂得小主人。同时,这些早教机器人的大脑设在云端,后台新收集开发的内容被不断加入到云端,又赋予到机器人的头脑中。如今,小8、小白等机器人对孩子语言识别率已经超过90%,堪称行业第一。

 

另一个难点在于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识别孩子的指令。吴义坚说,伴随语音识别方面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让机器替代速记员、同声翻译员已经成为可能;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需要用一个专门的麦克风将讲话人的声音输给机器,这是为了让机器明白到底要记录或翻译哪个声音。还有些企业设计的人机交互产品虽然用语音操控,但有个“唤醒”的过程,比如苹果用户在召唤语音助手Siri时,要先说一句“Hi,Siri”。可在孩子使用机器人的时候,设置专门的麦克风或者设计唤醒语句显得不那么自然。

 

“我和A说几句话,又和旁边的B说几句话,再和A说话,需要每次都叫B的名字吗?不需要。而且我和A说话时,B也不太会插嘴,这是因为B能理解我和A讲话的内容。如果B是机器人,会怎么样?”吴义坚用常见的生活场景举例说明“及时响应”和“不插嘴”意味着机器人“智商”的高低,而背后是要求人工智能能正确进行响应。这个细节,推动他们团队进一步优化自身技术,最终诞生了行业唯一的纯语音交互产品。

 

不过谦虚的吴义坚特别补充说:“虽然我们是行业第一,但并不意味着完美。我们的机器人可以做到80%、90%的场合不插嘴,但还有10%到20%的概率会插嘴,这就督促我们不断完善。”

 

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孩子的好伙伴

 

有了核心技术,吴义坚还在探索怎样让机器人更好地承担“寓教于乐”的责任。在产品演示时,记者看到小8是个很有原则的机器人:孩子说话不礼貌时,它会主动纠正孩子;当孩子表现出赖床等生活习惯时,它又会主动提醒(可参看文首视频)。吴义坚说,很多功能都是在一边设计一边优化的。从第一台试产机诞生后,他的女儿就成为首个用户,他也在观察女儿与机器人的互动过程,不断推出新的功能。

 

如今,小8、小白等机器人已经拥有很多防近视、防沉迷的设计。反馈数据也显示,孩子们在使用这些机器人时,约50%的使用时间在玩,包括听儿歌、故事、唱歌等,30%左右的时间在学习,包括算术、英语、古诗词、百科问答等,剩下的时间在与机器人对话。“机器人不是取代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而是辅助。但我们希望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与其让孩子盯着看电视、玩平板电脑,不如和拟脑机器人互动。”吴义坚说,这是他的创业初衷,也是一直努力的方向。


栏目主编:任翀  本文图片、视频:元趣提供  题图编辑:雍凯

栏目邮箱:sh_chuangke@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