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法治 > 说法 > 文章详情
我的交通大整治|这位善管闻名的全国特级优秀民警,为何主动“违反”各类交通法规?
分享至:
 (11)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王闲乐 2017-05-19 06:30
摘要:“从事交警工作几十年,我知道管住行为难,转变思维更难。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唐立宏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上海的街头“警不在,法也在”。

编者按

 

在今天举行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有三名上海一线交警分别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和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

 

在去年开始的上海交通大整治中,他们用自己的汗水默默为上海交通秩序的改善做着贡献。上海交通大整治已持续一年多,他们感受到怎样的变化?对于上海交通的未来,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期许?我们再次走进这三位英模,听听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 记者 简工博 王闲乐

 

“你到底是坏人还是警察啊?”

 

乘地铁上班的静安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唐立宏,被站在旁边的一名女乘客“盯”了良久,终于确认他就是地铁屏幕上正在播放的交通安全系列微电影里那名骑着无牌电动车送女儿的“违法者”。片末,他一身警服,郑重提醒大家“遵守交通法规”。

 

他当然是警察,而且是今年全国特级优秀民警之一。

 

过去这一年多上海开展了这一场轰轰烈烈的交通大整治,唐立宏和所有交警一样全情投入,严管重罚,他明显感觉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大幅下降。

 

从交警到“交通违法者”再到交警,唐立宏一开始有点不适应被人认出来。不过现在他很坦然,他希望这样的“形象反差”能给更多的市民留下印象:如果说上海交通大整治改变了许多人交通出行的行为,他更希望通过自己演绎的“违法者”形象,能潜移默化地转变一些人脑海里漠视交通法规的思维。

 

“从事交警工作几十年,我知道管住行为难,转变思维更难。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唐立宏最大的心愿,就是有一天,上海的街头“警不在,法也在”。

 

大整治管住了行为,但更长远的是转变思维

 

“唐老师,上海交通大整治好结束了吗?”作为一名交警,唐立宏不时会被身边人问到这个问题。

 

“每次听到有人这样问,我就知道交通大整治还任重道远——这说明人的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变过来。”在唐立宏看来,过去一年的交通大整治,让人们的交通行为变得“规矩”,但交通大整治根本目的是要让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也进入法治的轨道:“习惯成自然的过程很漫长,除了持续不断地严管重罚,也需要细水长流、潜移默化地影响。”

 

这就是唐立宏愿意在工作之余参与这套交通安全系列微电影演出的原因。“通过一个个我们身边的小故事,更容易让交通违法的危害和自觉守法的意识牢牢地‘浸入’人们的脑海里。”

 

一开始,导演认为“唐老师执法经验丰富,又是上海‘平安英雄’”,自然要“本色出演”执法者这一正面形象。导演还把唐立宏视作“顾问”,请他参与剧本和电影制作的细节推敲。

 

没想到唐立宏跟当“顾问”和站在马路上管交通一样顶真:剧本修改一谈就是一晚上,拍摄现场一个建议要重复七八遍。

 

比如“违法鸣号”一章,原本设定的剧情是违法者因前车不走,轻轻地按了两下喇叭。“在我的执法生涯里,大多数违法者不会这样做。”唐立宏跟导演解释:“市区按喇叭,大多数人是带着情绪的,喇叭声音是发泄他们内心的不满。”

 

按照唐立宏的要求,导演不仅改了剧本,最后光录音就重复了七八次,直到几声尖立刺耳的声音被收进录音通,唐立宏才点头称是。他跟导演和工作人员说:“违法鸣号绝大多数是这样的声音,你们说该不该严管?”

 

面试演员时,“反派”角色来了三拨,其中不乏表演非常专业的演员。但是导演反复斟酌,还是找唐立宏出山:“专业演员好像找不到你那种真实感。”

 

对此他倒不奇怪:在他二十多年一线交警的生涯里,跟太多违法者打过交道,对违法的深层原因有着深刻洞悉:“违法者一个表情一个神态背后,其实都有丰富的内心活动。”

 

“比如违法骑车被拦下来,当事人一撇嘴坚持不认罚,背后有他的恼怒、担忧甚至是委屈。”他愿意将自己现实中观察和积累的样本呈现在屏幕上,让观众以第三方的视角来审视交通违法的荒诞和危害。

 

不过,他还是坚持影片最后自己一定要穿回制服讲清交通违法的利害关系:“我是个警察啊!”

 

交通大整治进入深水区,必须动一动“奶酪”

 

上海交通大整治一年多,唐立宏感受到变化很明显:“过去大多数人被拦下就问‘凭什么罚我’,如今大多数人一看交警手势主动配合,‘对不起,我不该!’”

 

不过,有些变化唐立宏并不那么喜欢。

 

“我给你们每人5元钱,让我先插个队把罚单交了。”一次路口执勤,唐立宏拦下三辆违法电动车,正在处理时,一名快递员举着20元要求“插队”,凑到唐立宏面前自己把自己的违法行为乃至违法代码都说得清清楚楚:“票就不开了,赶紧处理完我赶着送货。”

 

闻听此言,唐立宏眉头一皱,让这名快递员在后面“等着”,处罚完别的违法者后再到他跟前:“车上装东西,宽不能超过车把手,高度不能超过你的肩膀,重量不能超过20公斤。我今天不罚你,你把货卸了,符合国家规定就可以走了。”

 

对方顿时傻了眼。唐立宏这才正色道:“我罚你款是为那点钱吗?你这样不仅对别人危险,对自己更危险,出了事还怎么送货?”

 

这不是唐立宏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为此他走访了附近的快递点,结果“气得不轻”:快递点要求员工计时送件,时间越短、超载越多就赚得越多,所以快递员不在乎被罚,只在乎时间。

 

交通大整治后,快递点还想出一套不成文的“处罚办法”:谁因交通违法被罚款,谁连续一周每天就额外多送一车货——这样违法者每周反而多赚数百元,快递点得以更快运送货物——一举两得。

 

“这样不是变相鼓励交通违法吗?”唐立宏找到快递点负责人:“如果你们这样规定,我今后天天到你们门口整治,发现超载电动车就扣车消除违法。”

 

这下快递点慌了,反复和交警部门协商,重新出台正式处罚规定:快递员因交通违法被交警处罚,企业将对其再次处罚。

 

交通大整治的持续深入,欲改变一些违法“顽疾”,必然要触动一些人的利益。在唐立宏看来,这也是必须经过的一关:“交通大整治就像跑马拉松,到达一个临界点会觉得真的太困难了,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就会看到不一样的天地。”

 

交警离开了路口,就是鱼离开了水

 

出生于1959年11月的唐立宏,还有30个月就要退休。可他每天还是会坚持到马路站岗:“交警离了路口,那就是鱼儿离了水。”

 

尽管已经58岁,唐立宏在路口一招一式十分标准,甚至有“粉丝”带着行将入伍的孙女来路口看他:“要跟这个警察一样有力道。”

 

仅今年以来,他就带了9名新警,还兼任静安交管辅警的教官之一。

 

训练徒弟指挥手势,出手笔直,挥手利落,有年轻人不理解:“手势只要看得懂就行,有必要那么标准吗?”

 

但是唐立宏不同意:“当警察要有警察的样子。”他要求徒弟们跟他一样跑马拉松:“当好交警,一要熟悉法律法规,二要体能能够胜任。”

 

带徒弟处理交通违法,用这批“90后”新警的说法是“老唐6666得不行!(即做得很好)”可让他们上阵,有些人又直言“底气不足”。

 

“底气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唐立宏鼓励徒弟们多跟违法者接触:“多点经历对工作是好事。只要投入认真地工作,底气一定会累积起来。”

 

这些年带教的新警,有人来了却走了,有人走了又回来了。唐立宏跟徒弟们说:唯有热爱是持久的动力。“你站在这个路口,整个路口都在你的指挥下,如果路口守法有序,你就是路口的卡拉扬!这是多大的成就感?”

 

每次出勤前,唐立宏都会习惯性地在警容镜前停留一会儿,正正帽子,整整衣领。半路出家,在交警岗位一干又是20余年,他看着镜中的自己——

 

“我还是原来的我。”

 

题图来源: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