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伴公汀 > 文章详情
张江将启动龙东路快速化改建,科学中心如何构建创新“放大器”
分享至:
 (1)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志彦 2017-03-08 07:19
摘要:顾逸东代表看来,科学中心仅仅有科学设施这一“骨架”还不够,在大科学装置四周构建四通发达、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包括一系列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让科学装置的成果尽快落地,这才是科学中心的“血肉”,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一环。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王志彦

 

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光源二期、超强超短激光、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试验装置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在张江紧锣密鼓地建设中。上海还在积极跟踪中央的部署,主动对接,争取让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方案尽快在张江落地。

 

大科学装置是张江科学中心的支柱,但在中国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高级顾问顾逸东代表看来,科学中心仅仅有科学设施这一“骨架”还不够,在大科学装置四周构建四通发达、充满活力的创新网络,包括一系列研发和转化功能型平台,让科学装置的成果尽快落地,这才是科学中心的“血肉”,是上海建设全球科创中心的重要一环。

 

“大科学装置是一座科研高地,代表国家在最前沿的科学领域进行基础性、原创性研究。但不管科学装置有多么高大上,究其根本,它们还是科研工具。我们除了建设这些硬件设施外,还要考虑如何好好利用这些装置,如何围绕特定产业进行布局,并与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对接,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转化。”顾逸东说,大科学装置不能“曲高和寡”,要让不同领域的科研人员、科技企业一起参与进来,使创新网络成为国家科学中心的放大器和倍增器。

 

顾逸东以空间技术为例,“前不久,俄罗斯利用空间站技术,发现了可以有效抗癌的蛋白质晶体,这一新发现就是由地面研发人员提出,最终在太空中实现科学验证,最后回到地面,由相关制药企业投入到产业开发中去。这种天地联动的模式,使得太空科学装置与地面不同学科的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开创了融合创新之路。”顾逸东说,国家之所以将科学中心放到上海,是因为上海科研力量雄厚,科技基础好,科创企业众多,张江科学中心应该发挥这样的优势,在交叉创新中,取得1+1大于2的效果。

 

科学中心的创新网络要想顺畅流动起来,各类科研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必须坚持高端定位、开放共享,而不能变成某个单位的“后花园”。“传统科研单位都有各自的条线和行业属性,在张江科学中心内,要想办法进行体制机制改革,打破‘围墙’,让人员、资金、项目流动起来,在交叉互动中,激发创新的火花。”顾逸东同时建议,张江除了集聚一批有影响力的科研人员外,还要有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人,后者要拥有对外组织协同能力,从而使平台走出科研大院,在对应的产业链上”开花结果“。

 

【场外连线】

 

记者从浦东新区获悉,伴随着张江国家实验室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示,日后的张江科学城,在全力推进国家大科学设施落地的同时,将构筑“一心一核、多圈多点、森林围绕”的空间格局。

 

张江高科技园区管理委主任杨烨表示,“十三五”期间,张江将适当提升公共绿地比例,提升地区环境品质,打造低碳环保的生态型科学城。未来,张江将推进川杨河两岸、主题公园、未来公园等一批大型绿地建设和景观提升项目建设,配套建设多样性的文体休闲设施,营造宜人的开放空间和生活环境。目前,绿色低碳出行方式正在张江推行,张江还将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车分时租赁系统,根据规划,将在园区建设约400个充电桩停车位设施。

 

“交通滞后”曾是张江的一个痛。根据科学城规划,将重点加强张江核心园南北片区的交通联系。相关轨交线路建成后,张江核心园轨交线路里程在现有基础上增加32%,覆盖范围提升26%。张江将启动龙东路快速化改建工程,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联系,启动S3高速公路工程,提供出省通道,加强与上海市南部城区及浙江北部区域的联系。

 

此外,结合地区发展和道路建设,张江还将加密慢行交通,包括提升慢行交通在道路断面中的比重,构建园区内部非机动车系统,提高非机动车接驳公共交通站点的便捷性,提升次支路网密度等。

 

题图来源:百度百科 图片编辑:周寅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