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你听说过康乐酒家和在那里的三次文化聚会吗?
分享至:
 (9)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读史老张 2017-01-25 07:45
摘要:在上海老字号餐馆中,“康乐酒家”久负盛名。康乐酒家(又名“康乐酒楼”),位于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456号,创办于1942年12月4日。据档案记载,康乐酒家内有“大小礼堂五座,全部座位1200只”,鼎盛时期有员工171人, 是一家以粤菜为主的高档餐馆。

上世纪40年代,到康乐酒家吃饭,是很风光体面的事情。不过,康乐的特色,不仅仅在于“吃”,而是它的“文艺范儿”:康乐一开张,就是文化人聚会的场所。当年,上海不少文化活动,几乎都与康乐酒家有关。其中,有三次文化聚会,值得一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聚会本身一石数惊,不同凡响;聚会以后,又七绕八弯,于无声处剧情反转……

 

 

1944年8月26日下午,《杂志》月刊在康乐酒家举办“集评茶会”,座谈张爱玲小说集《传奇》。参加者除《杂志》的鲁风、吴江枫外,还有炎樱、陶亢德、章实斋、钱公侠、谭正璧和苏青等人,笔名“谷正櫆”的青年作家沈寂也出席了茶会。这一天,作为茶会主角的张爱玲心情不错,她涂着口红,穿着橙黄色绸底上装和蓝色长裙,戴着淡黄色的玳瑁眼镜,脸上洋溢着微笑。

 

会上,大家几乎异口同声地称赞《传奇》,苏青对张爱玲的评价最高,她称读张爱玲的小说“像听凄幽的音乐,即使片段也会感动起来”,又称张爱玲的比喻“聪明而巧妙”,“如一幅图画,对于颜色的渲染,就连最好的图画也赶不上,也许人间本无此颜色,而张女士真可以说是一个‘仙才’了……”

 

茶会本可以在一片赞美声中结束,唯有年方二十的沈寂却说,小说《金锁记》好是好,但其中的主人公曹七巧有点“变态心理”;《倾城之恋》是写香港打仗了,“还去谈恋爱,也是变态,不符合事实。”这一说,让张爱玲收敛了笑容。原来,不久前傅雷以“迅雨”的笔名在《万象》杂志上发表文章,也批评《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心理变态”。今天“谷先生”却与傅雷“串通一气”,张爱玲非常反感。

 

这一次聚会故事的主角之一沈寂先生去年谢世

 

走出康乐酒家以后,吴江枫对沈寂说,你和张爱玲这样关系紧张不大好,“你们俩是我们《杂志》挑大梁的,你们不能这样的。”沈寂表示要到张爱玲家去消除误会,吴江枫同意了。

 

几天后,沈寂跟随吴江枫来到赫德路爱丁顿公寓(今常德路常德公寓)。张爱玲一开门,吴江枫即说明了来意,据沈寂回忆,“张爱玲毫无表情,不置可否。”吴江枫对张爱玲解释说:“谷正櫆的发言与傅雷无关……”正谈话间,有一个男子从张爱玲房间里走出来,他“一身纺绸衫裤,折扇轻摇,飘逸潇洒”,吴江枫认识他,互相寒暄了几句。离开爱丁顿公寓后,沈寂问吴江枫,那男子是谁?吴江枫说:“他是胡兰成。”

 

那时,胡兰成的“汉奸”成色,路人皆知。沈寂本来去张爱玲家,是为了化解隔阂的,没想到,从张家出来,隔阂反而加深了。后来沈寂遇见《万象》主编柯灵,对他说:“张爱玲与胡兰成搞在一起,不好。”

 

 

1946年3月23日,中国歌舞剧社在康乐酒家举行招待会,介绍音乐剧《孟姜女》排演情况。夏衍、葛一虹、宋之的、于伶、叶以群、赵丹、吴祖光、丁聪、周信芳、吴仞之、毛羽和顾仲彝等文化界人士出席了招待会。

 

原静安寺路(现南京西路)上电车上下客照片,康乐酒家的原样照片遗憾地未能找到

由康乐酒家发出的结婚喜宴请柬

 

中国歌舞剧社是中共地下党员姜椿芳、江闻道等策划组建的艺术团体,成立于1944年初,由袁励康担任社长。剧社一成立,就排演了音乐剧《孟姜女》。该剧由酷爱中国音乐的俄籍犹太裔作曲家阿龙·阿甫夏洛穆夫创作,姜椿芳(化名“贺一青”)编剧,是中国第一部音乐剧。1945年11月,《孟姜女》在上海兰心大戏院试验演出多场。演出期间,国民党特务不断前来骚扰,称剧中“反暴政”细节是影射国民党政权,要求交代剧社背后的共产党背景。1946年2月,在无奈之下,袁励康到中国福利基金会办事处(南苏州路175号)拜见宋庆龄,希望她能出面支持剧社,帮助摆脱特务们的干扰破坏。几天后,宋庆龄秘书廖梦醒通知袁励康,孙夫人将亲自主持3月27、28日《孟姜女》的演出,所得票款将作为“文化福利基金”用来救济贫困文艺界人士。

 

康乐酒家的招待会,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召开的。招待会由姜椿芳主持,他请大家对《孟姜女》提出意见。周信芳首先发言,他特别赞赏第五幕造长城一段:“第五幕是全剧最成功最伟大最紧张的一幕,能使十六个民夫的动作、声音和音乐融合一片,这在中国舞台上真是艰巨的工作。全场音乐、身段、姿势、协奏合唱处处联系,这是七个月无数心血方合成这个统一整齐的伟大场面。”对于最后一幕,他含蓄地说:“最有刺激的是后面灯光反照出来的群众的拳头,向暴君高高举起,全剧终了尚有余味。”与会其他人士也纷纷肯定该剧的探索和成就。

 

3月27日,宋庆龄来到兰心大戏院,亲自主持了《孟姜女》的演出。人们意外地发现,和她一起前来的,还有宋美龄、孔祥熙等人。演出取得空前成功,宋氏姐妹手拉手观剧的消息传出后,国民党特务的寻衅滋扰从此烟消云散。

 

《孟姜女》演出以后,驻沪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非常喜欢,盛邀剧社赴美演出。宋美龄、孔祥熙等有意促成此事,但又不能容忍剧社的左翼背景,要求对剧社进行改组,并删改剧中反暴政细节。对此,进步文艺人士非常不满,坚决抵制。据姜椿芳回忆,袁励康甚至想把《孟姜女》总谱“偷”出来,“让孔祥熙他们搞不成”。后来,剧社被国民党励志社强行改组。1947年,励志社版《孟姜女》在南京演出,蒋介石、宋美龄与美国特使马歇尔夫妇一起出席观看。不过,由于国共内战,《孟姜女》赴美演出终未成行。

 

周信芳

 

1949年1月,美国洛杉矶中国音乐协会威拉德·科夫人写信给宋庆龄,称该协会决定重排《孟姜女》,希望宋庆龄同意将她的名字列入演出赞助者名单。不久,宋庆龄写了回信,婉言拒绝了邀请:“我遗憾地告知你,我无法与你们一起做这件事……”

 

从支持《孟姜女》演出,到谢绝成为演出赞助者——在是非面前,宋庆龄有自己独特的立场和底线。

 

 

1951年2月4日,上海市文化局在康乐酒家举办敬老活动,向19个剧种老艺人致敬,同时举行庆贺周信芳演艺生涯50周年纪念会。对于纪念会,周恩来总理亲自发来题词:“庆贺周信芳先生演剧五十年的成就。”

 

那天,康乐酒家张灯结彩,一片喜气洋洋。各界代表致祝贺词后,文化局代表向周信芳及全体老艺人赠送纪念品。突然,梅兰芳出现在康乐酒家——他正巧从北京回到上海,刚下火车就直接赶来。大厅里顿时一片欢腾,梅兰芳走上主席台,向老艺人们抱拳祝贺,并与周信芳互致问候。两位从小一起同台表演而且是同庚的老战友,热烈拥抱,异口同声说道:“实在太高兴了!实在太高兴了!”

 

当天的报纸上,刊登了党政领导、文艺界人士祝贺周信芳演剧50年的纪念题词和文章。其中,潘汉年的《卓然一代宗范——周信芳演剧艺术的伟大成就》一文,刊登在《解放日报》第二版上。潘汉年的文章很短,不到150字,但对周信芳50年演剧艺术予以高度概括:

 

    五十年的长期奋斗,为中国人民戏曲艺术的改造而努力。孜孜不倦,锲而不舍,旁征博引,苦练潜行。积累了丰富深邃的宝贵经验。

    铸炼得独特精湛的高度技术,达到了一举手一投足,每一个外形动作都能恰当地描抒出内心情绪。

    创造了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京剧典型,卓然成为一代宗范。

    这是周信芳先生在演剧艺术上的伟大成就。

 

纪念会后,上海市戏曲改进协会收集了不少文字和照片,其中包括周恩来、郭沫若、茅盾、洪深、欧阳予倩等的贺词和文章,准备印行《周信芳先生演剧五十年纪念文集》。时任市文化局负责人的于伶拿着刊有《卓然一代宗范》的《解放日报》去找潘汉年,问他:“此文将被收入文集,您还有什么需要补充或做个别字句修改吗?”

 

潘汉年

 

哪里想到,潘汉年严肃地摇头道:“不改!……不要收它。”然后,他用手指指着文章中“创造了有血有肉有生命的京剧典型,卓然成为一代宗范”这句话,说:华东局某领导“当面批评了:什么京剧典型?一代宗范?一些唱戏的和一些文化人合着唱唱和和;什么京派、海派,这派、那派,尽会闹‘宗派主义’!而你(指潘汉年),身为党政领导人,也跟着起哄!”

 

对艺术大师发自内心的真诚祝贺,被斥之为“宗派主义”!最终,潘汉年的文章,未被收入纪念文集……

 

1956年8月,康乐酒家被改造成为“上海美术展览馆”,正式变身为“文艺单位”——从此,这幢老建筑更有“文艺范儿”了。然而,直到1986年它被拆除重建,这里大起大落、乾坤逆转的故事,就再也不曾听说过。


本文组稿、编辑:伍斌  题图为后来在康乐酒家基础上改造的“上海美术展览馆”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