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内 > 港澳台 > 文章详情
台湾因他而有相声:再见,中国人吴兆南
分享至:
 (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赵毅 2018-10-16 06:00
摘要:“这个人从前说相声,但现在说不了了”——这是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但,台湾相声活着。

这一年的每个深夜,我都反复听陕西演员苗阜、王声的相声入睡。偶尔也会听台湾演员吴兆南、魏龙豪的相声。

 

14日,吴兆南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朋友告诉我这个消息后,我觉得有点难过,站起来走了好一会。

平心而论,听了苗阜王声、岳云鹏孙越的相声,再听他们俩的相声,或者其他台湾演员如郎祖筠(女,吴兆南弟子)的相声,总觉得无论是做派还是腔调都差口气。但,转念一想,他们在孤岛之上,能把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坚持传承至今,端的不易。

 

1926年,吴兆南出生在“京兆地方”——袁世凯及北洋政府时期的北平。因为崇拜章太炎,自号“宗炎”。他曾经学京戏,他爹虽不让,但当爹的工作都很忙,管不住儿子。因此,我们在他的经典相声中,仍能看到爹管不住儿子的正面结果:唱念做打仍然在行,比如《黄鹤楼》。

 

1949年“大江大海”时,他去了台湾。但他赖以谋生的不是唱戏,更不是说相声,而是卖烤肉。也许是怀念故土,他想给自己的摊位取名“北京烤肉”,但那个年代,说“北京”像是“匪谍用语”,说“北平”呢,还是不合适,于是取名“蒙古烤肉”。

 

兜兜转转,1952年,吴兆南回到了曲艺本行,专心说起了相声。他的搭档是魏龙豪和陈逸安。三个人回忆着故土,回忆着剧本,说不定也回忆着梦中的老北京。就这样,一点一点,带着京腔京味儿,台湾从此有了相声!

在舞台上,他们尽情地陶醉在相声中,绽放着自己,把旧京风情、人物掌故、山川风物……说得活灵活现,好像自己仍然在“京兆地方”,走在胡同和天桥,吃着冰糖葫芦,看着风华绝代。在他们眼里,所在皆是大中国,连他们的口音,也保持着京腔。

 

但身处台北,街市繁华,年轻人早就有了新鲜物事去赏玩,哪里顾得上老头子们在台上絮叨?

 

搭档陈逸安没了,魏龙豪没了。只剩下他一人,他说,我如一叶孤舟、失弓之箭。悲凉。

1982年,侯宝林终于接纳他为弟子。在这之前,侯先生顾虑拜师是“四旧”,担心被“破四旧”举报,没敢收他。而后来,吴兆南又有了自己的弟子。从师爷到徒孙的一传一带之间,传统段子得以保留,得以在台北光大。       

2011年,吴兆南获得“人间国宝”的称号。吴兆南想到亡妻,哭了出来。第二天赶到墓园,向她报告喜讯:年轻时说相声是为了活着,尔后活着是为了说相声。

 

现在,他也没了。“这个人从前说相声,但现在说不了了”——这是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

 

但,他带给台湾的相声,将一直活着。

栏目主编:洪俊杰 文字编辑:曹飞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资料照片) 图片编辑:项建英
题图:2009年6月6日,台湾传统艺术类金曲奖颁奖典礼上,相声大师吴兆南获得特别贡献奖。
内文图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