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演出行业没有因疫情按下暂停键,位于黄浦江畔的上海1862时尚艺术中心理应在4月17日晚迎来法国卡斯特剧团的《神奇理论》,并由此拉开2020演出季的序幕。
《神奇理论》暂时看不成了,原定的开幕季发布仍然如期举行,只是从线下搬到了线上。2020演出季定名为“世界的约定”,包含近40台,逾80场演出。剧目体量与2019年持平,只是几乎全被压缩在半年的演出周期里。
“如今我们看到的演出季菜单经过了数十次的节目调整和取舍。”1862时尚艺术中心总经理李艳说。作为一家自负盈亏、100%自办演出且以国外戏剧项目为主的中小型剧场,1862时尚艺术中心在疫情中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但李艳相信,灵活经营、危中寻机,终可帮助剧场渡过难关。漫长的中场休息后,观众会更加期待下半场催场铃的响起。
90%以上为国内首演的国际剧目
2020演出季由“新视像感官剧场”和“剧焦荷兰”两大主打板块以及“亲密成长剧场”“贝多芬2020”“1862LIVE牧春秋禾”及“香港艺术周”四大卫星板块组成,节目形式多样、涵盖了戏剧、舞蹈、音乐、文学、影像、装置……这些剧目除了有来自大众熟知的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东京戏剧节外,还有更多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戏剧节、奥地利维也纳戏剧节、比利时安特卫普戏剧节等国际艺术节的剧目,90%以上为国内首演的国际剧目。
这里有澳大利亚时装影像音乐剧《穿PRADA的俄罗斯女魔头》、法国装置影像音乐剧场《纸电影欲望都市》、为6-18个月宝宝打造的荷兰婴儿启智微剧场《小鬼当家》、普京点赞的俄罗斯百变形体剧《魔法师的白手套》、全球首部由听障舞者领衔的交响舞蹈剧场作品《第九交响曲》……年末,剧场还将上演首部跨国委约定制剧目——日本“樱缘座”的和风舞秀《辉夜姬物语》。该剧将日本传统和舞与现代爵士相结合,呈现东方与西方的碰撞。
1862时尚艺术中心节目负责人包含说:“以策演国际艺术节剧目的标准去筛选演出季的每一个展演单元,已经成为1862的一大特色,这也要求我们将目光放到更广阔的世界戏剧舞台。”
国际疫情形势发展未知,演出季中的一些演出可能还会出现延期或取消的情况,但李艳表示,剧场会尽力争取它们在明年或其他合适时间回归,不负与观众的约定。
引进和委约国际剧目的同时,1862时尚艺术中心还持续挖掘本土演艺新势力。沪上网红古琴社“自得琴社”将为剧场舞台度身定制江畔跨年音乐秀《天真·自得3.0》。这支以80后、90后琴家组成的小型乐团,凭借大胆创新的琴曲改编、堪比古画的复原造型在B站、YouTube等中外平台上收割了百万粉丝,视频累计播放量近千万。他们将以古琴为媒介,带领观众穿越时空。
启动艺术教育、销售衍生产品
作为一家只有800个座位的中小型剧场,开幕两年来,1862时尚艺术中心找准定位,以“艺术+商业+公益”的运营模式,既坚持了艺术追求,又实现了自负盈亏。2018年,1862时尚艺术中心上演52台共100场演出及公益活动,上座近7成,举办商业活动近40场,营收超2000万元。2019年上演80台106场演出及公益活动,平均上座率超80%,90%以上项目微盈利,全年营收超2800万元,利润超500万元。
然而2020年,疫情给全球演出行业投下阴影。剧场关闭、演出暂停,意味着剧场要在持续几个月的零收入状态下,支付人力资源成本、场地维护成本并担负因演出延期或取消而产生的损失。在冲击面前,自负盈亏的1862时尚艺术中心无疑难上加难。
好在,一直存在的市场压力让1862时尚艺术中心保持着危机意识和求变意识。面对尚不明朗的市场恢复期,剧场没有陷入停滞,所有岗位忙碌而有序。即便剧场近期并不接待观众,保洁人员每天需要完成2次全面消毒。剧场舞台、地板、设备的保养翻新工作,也趁这段时间循序渐进地展开。
与此同时,面对冲击,1862也迅速调整收入结构,积极做出自救的准备:演出优中择优,全力以赴卖出每一张票;提前商业布局,充分使用每一天的档期,与商业合作伙伴深入活动之外的票务、赞助合作;启动艺术教育,推出英国皇家舞蹈学院旗舰中心的市场推广工作,扩大剧场受众面,增加合作收入;推出咖啡店多功能运营方案,除了日常咖啡餐点销售,大幅度增加小型商业活动,创造多元收入;衍生品设计销售启动上线,增加剧场副产品营收。
对于剧场的运营前景,李艳表达了乐观态度:“疫情带来了冲击,文化企业虽有其特殊性,但也须经受市场变化带来的巨大影响。我们要做的是任何时候都有危机意识,但永远怀抱信念,提高经营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这段被暂停的时间,让我们对剧场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清醒的思考和更强大的信念。”
图片来源:1862时尚艺术中心授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