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后如何防疫、体育课是否增加、心理教育怎样开展……北大教授马军如此解读
上观新闻
2020-04-10 07:01:00

对青少年而言,他们正在进行一场特殊的考试———在疫情中,他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学习方式的转变、坚持对规则的遵守、应对各种压力来袭。

面对这样的挑战,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要如何因时而动,才能更好地守护学生健康成长?

面对这一问题,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马军回答:活生生的现实场景,恰恰就是能够让青少年主动而独立成长的良好时机,让“应对疫情”成为青少年面对广阔生活“具体而微”的教材。

最好的教育往往来自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危机同时也是一个教育契机。



马军,生于1961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所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及其影响因素、成年期疾病早期预防、学生疾病预防及学校卫生管理等。

「防控机制必须是长效的」

上观新闻:如今,“什么时候开学”成了牵动人心的大事。近日,多地相继公布开学时间,让很多家长既期待,又担心。与复工复产持续加速相比,学校开学是否需要更加谨慎?

马军:当然。对青少年自身来说,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免疫系统也尚未完全成熟,很容易受到病毒的侵害;从环境上讲,教室或宿舍都相对封闭,并且人口密度大,一直是公共卫生事件的高发场所。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时间点正好是学生放寒假的时候,从某种程度上避免了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传播,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延迟开学以及许多国家以关闭学校作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主要措施之一。

目前,国内疫情逐渐得到有效控制,许多学校处于“停课不停学”的状态,也有些地区、有些学校和年级准备开学或者已经开学,此阶段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愈发重要。

上观新闻:开学之后,学校应该做好哪些防疫工作?

马军:要坚持对关键信息的掌握。学校作为牵头人,要做好家校联防、教医联控的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在师生、员工和家长的配合下,及时掌握在校人员的动态,做好学生健康信息排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早处置。还要严格管控校门,严禁无关人员入内,将危险拒之门外,宿舍严管楼门屋门,防止内部交叉感染。

建议每个学校都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责任分工到人,加强组织保障;制订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以及相关晨午检、消毒等制度,加强制度保障。

上观新闻:教育部曾表示,开学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二是社会、家长都认为,或者绝大多数同意现在开学是安全的。三是开学以后必要的防控物资和条件都是到位的。

马军:前两条大家都很容易理解,但很多人不知道学校的物资储备也很重要。学校一般需要一定量的个人防护用品,比如一次性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一次性橡胶手套等;晨午检物品,包括测温枪、水银体温计等;消毒用品和消毒器械,含氯消毒剂、次氯酸、75%乙醇、紫外线消毒灯、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等。这需要教育主管部门为学校提供便利条件,并寻求和医疗卫生生产厂家的合作,尽最大可能满足学校的需求。

还有一条很重要———要加强师生员工的健康教育。做好师生新冠肺炎防控技能的培训工作,如手卫生习惯培养、咳嗽礼仪、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运动技能和营养知识等。

鉴于目前许多学校还在通过网络上课,还要提高学生的视力保护技能,并开展安全教育等。此外,还要加强对食堂工作人员和清洁人员的技能培训。这些问题,都是学校管理必须面临的。

「心灵成长的重要契机」

上观新闻:疫情的出现,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在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方面容易出现哪些问题?

马军:这次疫情,既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也是重大的社会应激事件。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可能是他们生命中遇到的第一次危机,并且会随着疫情的发展面对不同的压力,出现各种负面情绪或心理问题。

疫情刚开始时,由于对疾病认识不清,各种信息满天飞,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

紧接着,形势发生了变化。学校不能如期开学,青少年也可能适应不了网上教学的方式,适应不了没有面对面交往的生活,会出现对学业和未来的担忧与迷茫,而毕业班的学生还会面临中考、高考、考研、就业等各项压力;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有些学校开学或者准备开学,又或者开学日期不确定,这些压力可能导致青少年出现能否适应未来学业的担忧,与家人、老师等关系的紧张,引发失眠、易被激怒等负面情绪。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一次难得的师生心灵成长和推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发展的契机。我们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方面的支持,通过线上和线下等措施,在学生中牢固树立“健康第一”、“我的健康我做主”的理念;根据疫情发展、教学安排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工作,包括提供调整认知、情绪疏导、行为管理、心理放松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自我调节能力,增强心理素质。

上观新闻:由于各地延迟开学,只能通过网络为学生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和心理咨询,这对传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哪些挑战?

马军: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以前的心理疏导都是面对面开展的,并且平时如果一个学生情绪不对,可以通过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反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但现在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我们只能通过网络来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动态,这就对心理咨询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要了解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掌握青少年的语言,还要灵活多样。

疫情期间,家长与学生朝夕相处,因此,充分动员家长的参与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做到家校配合也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上观新闻:在未来的学校教育中,应该如何加强学生的心理防护和心理教育?

马军:在这次疫情中,很多人真正意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也要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我总结下来,一是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全过程;并且针对各地疫情控制、学校逐步复课等情况,统筹考虑心理疏导的内容和方式。二是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平时侧重于预防,面向全体师生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让他们能够掌握心理健康的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针对少数出现心理困扰的师生给予及时帮助和干预,对出现严重心理问题的师生立即转介。三是加强专业队伍的建设,造就一批师资过硬、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师。越是到疫情后期,心理疏导、心理干预、心理重建会显得尤为重要,需要专职教师更多地投入,更专业地开展工作。

「强健的岂止是身体」

上观新闻:随着对疫情的重视,很多人也开始逐渐认识到了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生活中的运动逐渐减少,难免导致免疫力下降。当前,运动不足已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马军:运动不足正导致全球超重和肥胖人口不断增加,并且已被确认是导致死亡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目前有23%以上的成年人和80%以上的青少年运动不足。近些年来,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十分普遍,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儿童、青少年运动不足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各界以及学校和学生家长的广泛重视。

上观新闻:如何判断“运动不足”?

马军:通常认为,一个成年人每周应至少参加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或60分钟的高强度的体育活动,儿童和青少年应每天参加不少于60分钟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少于这个指标就叫作运动不足。

上观新闻:如何区分中等强度运动和高强度运动?

马军:简单地说,中等强度运动是指运动时使心率和呼吸加快,但能顺畅讲话的运动;高等强度运动会使心率和呼吸变得较快,讲完整的一句话较为困难。

对于儿童、青少年而言,每天参加1小时以上的中高等强度运动不但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而且对于他们的骨骼、肌肉、心理发育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能有效地改善儿童、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对于成年人来说,每天30分钟的运动量也是应该达到的。

上观新闻:但根据调查,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中能做到每天一小时体育运动的还不足25%,而有40%的学生竟然达不到平均每天半小时的锻炼时间。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什么这么难?

马军:学校关于学生体育活动的制度、学生课余作业负担、父母的锻炼情况、父母对子女锻炼的支持度等均影响学生的运动。儿童、青少年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对于运动不足也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学校的作用是很大的。有这样一项研究发现,如果学校要求的体育教育增加10%,学生每周的高等强度运动就会增加28%。所以,学校就更应该采用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改善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不足的现状。

上观新闻:如果体育被“降格”,锻炼被淡化,学生体质不佳只是表层忧虑,更深层次的社会性忧思在于,它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马军:是的。从国际上来看,已经有许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甚至立法来改善国民身体活动不足的问题,而且已起到了较好的效果。比如,在美国,涉及增加和改革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教育的立法有22项。加拿大政府为促进儿童、青少年参加体育锻炼,推出了一项免税政策。如果父母为16岁以下的青少年注册体育或健康计划,就可以抵免部分税收。在巴西,政府免费提供运动设施、设备以及人力资源等,以此促进、指导国民参加体育锻炼。

根据我国的情况,我的建议是,在社区、学校内,尽可能提供较多的活动场地、增设体育运动器材,为学生创建友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将身体锻炼基础知识纳入学生培训教材,开展能够被广为接受的体育锻炼活动等。

当然,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制定的体育锻炼项目要考虑学生的个体特征及身体发育水平,如性别、爱好、需求、困难等因素,有针对性地给予鼓励。同时还要让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如减少西式快餐和碳酸饮料的摄入,保持足够的睡眠,避免儿童卧室放置电视,减少观看电视和其他电子设备的时间。总之,运动不足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推行更多行之有效的促进儿童、青少年参加身体活动的政策、措施刻不容缓。

上观新闻:课堂被移到网上,很多家长担心孩子们的视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马军:近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到2050年,近视将对全世界50亿人造成负面影响,高度近视在亚太地区国家中将增加24%的疾病负担。而且目前,近视在小学高年级和初中阶段进展迅速,视力不良有低龄化趋势。

为什么中小学生很容易近视?首先,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父母和家族中有高度近视患者的儿童,是高发重点人群。其次,用眼时间过长、睡眠时间不足、用眼姿势不良也都会引起近视的发生。

学生学业负担繁重、电子产品使用过度、户外活动时间过少等因素持续存在,部分教师、家长还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的思维误区,让学生近视的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解决。

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从学校入手。学校作为主要的学习场所,要减轻学业负担、为学生传授视力保护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保健服务。尤其要培养学生“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习惯。这个概念的树立不仅在近视防控方面意义重大,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旦成为一种习惯,学生也将终身受益匪浅。

上观新闻:能否增加教育中体育课的比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马军:加强体育教育,是一种趋势。我简单介绍我国近年来的一些举措,大家就能有所了解。2017年,国务院明确了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将学校体育全面纳入学校的整体评价体系中;2018年,教育部等八部门要求学校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学生和初中生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要求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开展好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发展校园足球,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

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重视在加强,对体育项目的考察占比也在逐渐扩大。拥抱体育、热爱锻炼本是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体育不只是个体的梦想,更与强国梦、中国梦紧密相连。如果热爱体育真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强健的岂止是身体?

「分数高低不是唯一标准」

上观新闻: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不可否认的是,此次疫情给教育提供了许多鲜活的素材,如何把这些素材转化为教育资源?

马军: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医护工作者的逆向而行,建筑工人的夜以继日,一线工作者的坚守岗位,还有普普通通的我们的支持和配合。

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应该意识到,这些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在儿童、青少年中宣传这些正能量,教育部门也要利用多种方式让孩子们了解这些英雄,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生命观和道德观。这也是当下教育的方向———回归原点,敬畏生命,关爱生命。

上观新闻:不少人认为,现在的孩子有些脆弱,遇到一点点小挫折,就想着放弃生命;现在的孩子似乎有些暴力,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校园欺凌现象时有发生;现在的孩子似乎有些无情,远离大自然,少了一份对生灵万物的敬畏之心……因此,生命教育迫在眉睫。

马军:生命是宇宙间的奇迹,是大自然给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生命来之不易,儿童、青少年应该对生命产生敬畏感。生命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为手段,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教育活动;因此,生命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生存,更要引导学生理解生活、思考生命的意义,去追求幸福生活,成为幸福生活的缔造者。它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因此,无论家庭还是学校,都要以此次疫情为契机,重新考虑教育的意义,把生命教育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学校办学理念中,培养青少年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懂得担当,收获成长。

上观新闻:作为家长,从这次疫情里,我们该教给孩子哪些真正重要的东西?

马军:很重要的是提高孩子的自护意识。今后,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技能,如正确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挡住口鼻,一旦有呼吸道症状要戴口罩等,这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应对压力,调节情绪等生活技能;培养孩子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也明确指出,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能力。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家长和教师需要尊重每一个孩子,对孩子既要关爱,更要满足孩子的独立与个性需求。分数高低不是衡量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关注孩子不同方面的发展,鼓励、支持孩子的兴趣,客观地对待孩子的成功与失败。

热爱生命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个人良好综合素质的一种集中体现,需要良好的心态、乐观的情绪、豁达的心境和坚强的性格作铺垫。而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氛围直接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和孩子一起“终身学习”,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完善自我,才能真正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造就孩子的健全人格。

栏目主编:龚丹韵 本文作者:王一 文字编辑: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