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小中国城”华人聚居区至今零感染,如何做到?
上观新闻
2020-04-07 16:56:34

近日,在欧洲疫情震中意大利,位于佛罗伦萨约15公里的工业城市普拉托以新冠肺炎低感染率而引来世界媒体聚焦。截至北京时间4月7日0时,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32547例,其中普拉托累计确诊病例为342例,占全市三分之一人口的华人社区“零感染”。媒体将普拉托的“奇迹”归功于华人社区及早启动居家隔离等一系列措施,称赞华人带来抗疫新标准。

3月28日,法国《巴黎人报》以标题《新冠肺炎疫情:意大利被称作“小中国城”的普拉托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对普拉托华人区堪称教科书级的抗疫案例进行了报道。报道指出,普拉托的中国人有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并且遵守规则,比如从疫区回来的华人都自觉遵守华人社区的规定,自我隔离两周。

△法国《巴黎人报》报道

华人从2月初中国春节结束起就采取严格的自我防疫措施,减少非必要的外出,比意大利政府颁布相关防疫法令还要早。该报道还举例华人采取的具体防疫措施,比如华人到外面买东西时都戴口罩,许多意大利人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有近30%至40%的人开始模仿华人戴口罩。一些意大利人还模仿华人做好办公场所的防疫。报道指出,普拉托新冠病毒低感染率要感谢庞大的华人社区带来的抗疫新标准。

△英国路透社报道

4月1日,英国路透社发表题为《从零到英雄:意大利华人帮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称在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风暴中,普拉托庞大的华人社区无一人感染,成为防疫典范。该报道指出,早在两个月前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暴发时,华人居民总是成为一些人的攻击目标,因为有人担心他们会传播病毒,而现在他们被当局作为防疫典范。

报道引用普拉托所在大区卫生局官员的话说,意大利人最初担心普拉托的华人会成为疫情防控的隐患,事实恰恰相反,他们做得比我们好多了,在普拉托的华人居民中至今没有一例感染病例。他们知道疫情的严重性,并对外呼吁要待在家里。华人将普拉托的新冠肺炎感染率降低到意大利平均水平的一半即62例/10万居民,而意大利全国平均值为115例。

△意大利《国家报》报道

同一天,意大利《国家报》也发表题为《普拉托市长:普拉托的新冠肺炎低感染率归功于华人的自律》的报道。普拉托市市长毕弗尼在脸书上做了一次直播,谈论本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紧急情况,他说:“普拉托新冠肺炎感染人数少的原因是什么? 依我看,是因为中国公民在疫情发生后立即严格地待在家里不出门,并且现在仍然待在家里,他们的自律行为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好运。”

普拉托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是继巴黎和伦敦之后的欧洲第三大华人社区,开车到佛罗伦萨只需15分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浙江温州人首先集聚式迁徙到这里开工厂特别是服装公司,在普拉托的服装公司中有5000多家是华人公司。另外还有酒店、餐馆、超市、小吃店等约有100家。在全市不到20万人口中,华人约有6万人,约占全市人口三分之一,其中温州人约有4万人,其余来自福建和中国其他省份,所以普拉托有一个温州话城市名“白蓝塘”。

2月初,普拉托市长曾经公开表示要是普拉托出现第一例确诊病例,就马上封城。“他是说给华人听的。后来确诊的病例都是意大利人,他就表扬华人防控措施做得好。”一位在普拉托的华人说,当时华人都很担心,要是华人成为首例确诊病例,那么就可能成为一些当地人的攻击对象。

“刚开始最紧张的是华人,意大利人说这只是感冒,还跑来跑去,我们真的很害怕。”中意青年商会执行会长蒋毅说,3月7日,他从佛罗伦萨开车到普拉托的工厂办事,路上看到很多人戴口罩,但都是华人,“虽然五天前,意大利通过法令在街上可以戴口罩了,但意大利人很少戴口罩,不过他们改变了生活方式,少去超市,看戏的人也少了。”

意大利是欧洲第一个停飞中国航班的国家。“春节过后,托斯卡纳大区总共有300多户华人家庭从中国回来,总人数1300人左右,大家都很自觉居家自我隔离。”

后来,托斯卡纳大区颁布法令,要求所有从中国回来的人都必须到当地卫生局备案,否则处以罚款。华人都很自觉到卫生局登记备案,还签署了健康监测计划,卫生局远程监测健康状况。正是从那时起,政府开始意识到中国人的自律是多么与众不同。

在意大利疫情暴发后,华人社团还捐赠了口罩、防护服、手套等一批医疗物资,支持当地医院、警察、救护车司机等一线抗疫人员。(文丨沈卫红)

原标题:华人战“疫”:欧洲第三大华人聚集区至今“零感染” 外媒称华人带来抗疫新标准

栏目主编:秦红 本文作者:央视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中国网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