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记忆】除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当年虹口还有家第一医院
上观新闻
2020-03-29 13:12:00

虹口区武进路上有家著名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但很少有人知道20世纪中后期,同心路上还有家虹口区第一医院,当年虹口区北部地区的“小毛头”,大都出生在这家医院,这其中就包括我。过去,居住在那一带的居民有个头痛脑热,也都在这家医院看病诊疗。这也是因为当年国家实行公费医疗制度,凡是在虹口北部地区工作的职工,公费医疗的定点医院便是虹口区第一医院。那时,虹口区居民口中常说,“南有中心医院(现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北有虹口区第一医院(现拆除,原址建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

同心路上的虹口区第一医院,原是个花园住宅。据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说,此处原为郊区,有一大户人家看上这里离淞沪铁路天通庵路站比较近,故在此建造了住宅,20世纪50年代成了公立医院院址。医院当时分布在同心路(近西江湾路)两侧,北面紧贴着当时同心路小学的是医院的总部(内含急诊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及住院部和办公区)。同心路南面有一排沿街平房,是医院的儿科、检验科、药房等,看完病,患者就到平房去取药。虽要过条马路,但同心路是条很窄的小马路,加上当时也没有公交车经过,车辆不多,走几步就能到药房。

记忆中,当时虹口区北部地区的居民去虹口区第一医院看病,只有一部公交97路可达。到了晚上,公交车停驶了,挂急诊看病就不得不去找三轮车夫。很长一段时间,晩上三轮车往往扮演了出租车的角色(当时没有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必选交通工具。当年我的住家附近有条小马路叫东体育会路,此路靠近东江湾路口,有个模范村菜场,白天路两旁是菜场,到了晩上则成了三轮车的集散点。许多三轮车夫借着昏暗的灯光,聚集在这里等候着顾客。有一天深夜,我发热,需上虹口区第一医院急诊。由于人虚弱到实在无法走,母亲便去住家附近模范村的三轮车站点叫三轮车。不一会,三轮车就到家门口,坐进车里,拉上挡风布,三轮车夫一阵狂骑,15分钟不到,便到了医院。各种检查做下来,幸好没什么大事,只是感冒发炎,需要打青霉素针。

打青霉素针,需要事先做皮试。在医院长廊(前后通风)等待结果的15分钟里,外面风呼呼地叫,走廊里人冷得索索发抖。这走廊的一头是医院的产科,长凳上坐着一排男同胞,身上披着毯子,看样子是在等妻子生孩子。

突然间,产科方向传来了女人的尖叫,几位男士像百米冲刺似的,将产科门团团围住,耳朵贴得紧紧的,一位男士说好像不像是自己的妻子,另一位说吃不准……不一会,护士们开门出来了,“某某某”,喊着产妇的名字,一个男的立马站起来,毕恭毕敬地听着,“女儿,三千四百克”,说完往黑板上一写便走了。这位男士便似乎完成了一件大事,也去忙开了。此时,长凳上只剩下一位男同胞还在等。只见产科门又开,剩下的男同胞披着毯子冲了过去,出来的护士见了这位男同胞,吓了一大跳——原来护士是出来办事的,并不是喊产妇名字的。

后来我看资料,才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成功研制了硅橡胶胎头吸引器并投入生产,这一新技术对难产孕妇转位助娩具有良好的疗效。硅橡胶胎头吸引器,由半球形硅胶件和金属牵引柄组成,应用于难产孕妇牵引助产。据1980年8月7日的《解放日报》报道,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在虹口区第一医院等医疗单位临床200余例横位难产孕妇转位助娩,均未发生颅内外损伤事故,疗效良好。选择在虹口区第一医院作为新产品临床助娩,足见当时该医院妇产科在上海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同样在1980年,虹口区第一医院还首次成功抢救了一位肝破裂病人,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一天,上海外国语学校学生小黄被送到虹口区第一医院时,神志模糊,血压已降到“0”。急诊外科值班医生诊断是内出血,必须立即进行手术。一场抢救病人的战斗在手术室展开了。外科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判断,病人肝脾破裂的可能性很大。尽管医院从未做过肝破裂手术,但是医生认真仔细地选择了最有利于手术的部位,打开腹腔,找到了二处肝破裂,分别长达六厘米和十厘米。经过外科医生细心地缝合,止血,输血,手术顺利地完成,开创了该院抢救肝破裂病人的先例。

如今,对于一些20世纪50年代后出生的人来说,虹口区第一医院曾经留给过他们许多的回忆。现在经常有人对中青年说,你是在同心路虹口第一医院生的, 而那些曾经出生在虹口区第一医院的人,每每经过同心路,都会在医院的原址地看上一眼,回忆着大人们曾经跟他们讲述过的故事。

20世纪90年代初,虹口区第一医院搬迁至曲阳地区,和当时的曲阳地段医院合并成曲阳医院。同心路原址上建造了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时光匆匆,当年在虹口区第一医院出生的“小毛头”,现在也都进入了中老年行列,虹口区第一医院也已经不存在了,唯一留在他们心中的,就是他们曾经出生在这里的记忆……

栏目主编:沈轶伦 本文作者:龙钢 文字编辑:沈轶伦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