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防控发布 | 上海人最怕死?专家:传染病面前,怕死才可能最快切断疾病传播
上观新闻
2020-02-17 15:06:06

目前在线咨询的市民朋友中,比较突出的话题有哪些?专家有何意见或建议?刚刚结束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谢斌介绍,通过整理分析迄今线上咨询的信息,发现市民朋友比较关心的话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 焦虑郁闷情绪、睡眠困难等问题,及其带来的躯体反应如心慌、胃口差等;

2. 家庭、亲子关系问题,如跟长辈或者子女相处的问题、家庭矛盾等;

3. 工作、学习压力问题,如出门上班怕被传染、工作强度过大等。

据介绍,市卫生部门将对这些问题汇总后进一步加以聚焦,组织各方专家“会诊”,提出更精准、更有效的心理社会疏导和干预措施。

谢斌说,从目前疫情来看,对上海市民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信心,要对上海已经采取的各项防控措施有信心,疫情每天的走势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另外,也要对上海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有信心。

他还提到,网上说“上海人最怕死“,但在谢斌看来,在传染病面前,如果人人都怕死的话,才有可能最快地切断疾病的传播。如果有一部分人不怕死,胆大,整天在外面到处乱窜,这样的话可能大家都完了。

谢斌还介绍了几点原则,目标是提高自身的“心理掌控度”,从而降低焦虑等负面情绪。

一是学会“抱团取暖”:在亲朋好友微信群中尽量多一些支持和鼓励,交流情绪体验并分享成功经验,分散对引发负面情绪问题的过度关注。

二是多关心家中的特殊人群:比如老人、孩子、孕产妇、慢性疾病者等。在做好个人和家庭成员身体防护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心理防护”。

三是增加单调生活中的“仪式感”:比如每天定时起床,化个妆,与小伙伴相约打打卡,形成工作契约,在墙上贴日程表和工作进度表,在心理上先行过渡到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等状态。

四是学会用长期目标来指导短期变化:因为疫情关系,很多短期计划无法实施,但换个角度看,这不过就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只要长期目标不变,可以适当调整短期的计划,以更好地适应当前的挑战,完成长远目标。

栏目主编:顾泳 本文作者:黄海华 文字编辑:彭德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