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门诊,带研究生……陈芳源委员总能从医务工作中挖出优秀提案
上观新闻
2020-01-18 06:34:00

在农工党上海市委专职副主委这个身份之外,陈芳源是一位在仁济医院从医35年的血液科主任医师,是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教书育人的教授、博导。如今的她,每周依旧会拿出固定时间在仁济医院东院看门诊,带研究生。在她看来,一线工作是一个个鲜活的“触角”,能帮助她更好地了解医疗体系中待解决的问题。

医者仁心,35年不变

每周六的上午,陈芳源都在仁济医院血液内科看门诊,门诊结束后,再到血液内科病房转一圈,与病人聊几句,给他们鼓鼓劲。这里的病人大多得了“大病”,急性白血病或淋巴瘤,而陈医生一直围绕这个领域做病例分析和临床研究,是血液内科处理这些疑难病症的“定海神针”。难得的是,这个常人眼中的大专家,和人交流却没有架子。于病人而言,她爽朗的言语和她的专业性一样“治愈”——来这里看病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5年存活率超过5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治愈率达90%左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后,95%能达到治愈。

自从1985年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后,陈芳源进入仁济医院内科工作。在血液内科工作的30多年间,她带领团队从临床、染色体、基因分析、骨髓细胞形态学研究等多方面入手,如庖丁解牛般剖析白血病的发病机理,诊治了众多血液疑难、危重患者。

参政议政,工作成为“源头活水”

在医院血液内科工作,陈芳源经常感受到上海用血紧张。上海作为区域内医疗水平最好的城市,承担了长三角区域内许多危重疑难病例诊治和高难度手术,这些病人在上海看病,需要消耗不少血液资源。她在对上海市19家统计用血量最大的医疗机构调查后发现,异地就医用血量确实很大。

以2015年为例,持外省市身份证且病史登记的联系地址为外省市的患者用血,占所有病人的54%。“虽然目前长三角区域内在有突发事件时能实现跨省市调配支援,但由于上海市承担了大量外省市病人医疗临床用血的任务,临床用血需求远高于本地同期无偿献血的增长速度。”陈芳源忍不住想:既然异地就诊病人用血量大是事实,上海能否在长三角区域形成常态化的区域性、季节性的血液调度?

异地就诊医保结算不通畅,也是困扰异地就诊病人的普遍问题。虽然长三角区域目前可以进行异地看病医保结算,但手续并不通畅。陈医生在调研中了解到,外省市患者来上海就医,首先要先去当地医院就诊,开出转诊证明并办理异地就医备案登记;其次,有些地区需要患者先返回当地医保局拿报销所需各项材料文件,再到上海就诊医院找医生和有关部门签字盖章,诊疗结束后需把所有住院或门诊费用证明协同出院小结及医疗项目诊治清单盖章,然后再回当地医保局申请报销。病人一般要在出院后两个月才能完成报销。有些肿瘤疾病患者,需要反复住院,每次都要走这么复杂的流程,无疑会给病人及其家属造成很多困扰。

工作中听到、看到的难点,成了陈芳源委员参政议政的“源头活水”。这些年,《关于对120急救人员实施职业化培养的建议》、《国产好药为啥进不了医保目录》、《成立医保专项基金用于肿瘤靶向药物报销》等提案都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采纳,2018年针对异地就诊提出的《关于长三角医疗卫生一体化的六大建议》,也获得了优秀提案奖。

力推“长三角医疗一体化”

在陈芳源看来,长三角的医疗一体化,有需求,也有基础。

根据上海市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的数据,2015、2016、2017年上海门急诊人次分别达到了6981万人、7367万人、7656万人,其中非医保病人分别为3668万人(52.5%)、3734万人(50.7%)、3835万人(50.1%)。这三年上海市总住院人次分别达到了181万人、203万人、221万人,其中非医保病人分别为111万人(61.3%)、118万人(58.1%)、126万人(57.0%)。无论门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其中非医保病人数占比均大于50%。

这些非医保病人中有多少来自江苏、浙江和安徽的病人呢?课题组调研了中山医院、仁济医院和新华医院这三所沪上知名医院近三年门急诊、住院和手术病人数据。从临床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数据都居高不下,其中2017年这三所医院来自苏浙皖的门急诊、住院、手术病人占了非医保门急诊、住院和手术病人的34.3%,、63.3%和61.1%,且有逐年递增的趋势。课题组还调研了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和新华医院儿科这三家顶尖儿童医院,数据显示,来自苏浙皖的儿科住院病人数也逐年增高,2017年总数达到了40791人,手术病人达到24276人,占了这三所医院非医保住院病人和手术病人的48%和49.7%。

“数据反映了长三角区域的公众对于上海医疗水平的信任,尤其是一些中小城市,身处经济较发达地区,其医疗水平相比全国同级别中西部城市来说较好,各临床专业的主要检查和治疗在这类城市的主要医院都能够常规开展,但如病情比较复杂或者需要多科室协同诊治,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陈芳源指出,儿科专业医生更为匮乏,当地大多都局限在常见病的诊治上,如遇上病情复杂的先天性疾病或肿瘤性疾病等,基本就要转至上海、南京或杭州等大城市进一步诊治。

“长期以来,长三角区域的各个医院、科室之间也成立了一些民间联盟,大家在合作的过程中,都希望上海能就某一疾病的诊治牵头制定一个指南,针对如何检查、诊断、治疗以及随访等建立起一个标准,供各地的医院参照。这样,只要不是疑难病症,当地医院就可以解决,如遇到问题也能随时视频联系专家,在第一时间得到诊治建议。”按照陈芳源的说法,类似的做法以前是小范围在操作,未来可以在各个科室推广,形成专科联盟。在专科联盟中,可以进行专科医生的培养、远程医疗指导、疑难病人会诊和定向转诊以及多中心的临床医疗研究,真正实现长三角医疗一体化。

栏目主编:张骏 本文作者:谢飞君 文字编辑:张骏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邵竞